点心优课于汐化学:高中化学基础题满分知识点全整理

  在所有科目当中,化学拥有需要记忆的元素以及需要理解的方程式,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中化学后,便进入“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阶段。但我们回到最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源于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

  所以,无论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还是平时的期中考、期末考前复习,必须回归教材本身,把握好知识点!尤其化学公式及相关结论。

  同时要加大基础考点的基础训练,让基础知识在题型中吃透。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将所有基础题吃透,高考化学不会低于80分。因此点心优课高中化学于汐老师对整个高中化学基础题进行知识点整理,下面进入干货:

  71.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简介

  (1)烧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传统的陶瓷多是将黏土与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烧制而成。原料及烧制温度是影响陶瓷品种和性能的关键技术。我们见到的许多陶瓷制品,表面光滑、不渗水,而且色彩丰富,非常漂亮,这是由于烧制前在坯体上涂了彩釉的缘故。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了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器、铁器、金器等

  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为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溶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铸造青铜必须解决采矿、熔炼、铜锡铅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炉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3)造纸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目的: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②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目的: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⑤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4)制火药

  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KNO3+S+3C===K2S+N2↑+3CO2↑

  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据测,大约每4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可以产生280升气体,体积可膨胀近万倍。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在爆炸时,固体生成物的微粒分散在气体里,所以产生大量的烟。由于爆炸时有K2S固体产生,往往有很多浓烟冒出,因此得名黑火药。

  (5)酿酒

  《说文解字》上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从禹时算起,酒在中华已有五六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6)染色

  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着色。我国古书早有记载:《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夏禹讲的话:“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意思是要他用五种色彩染制成五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

  《吕氏春秋·贵信》:“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意思是这种绸料特别适于染色,所以用它。

  72.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能溶于水。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

  需要获取电子档可以加关注、在下方进行评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