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赫贤国际学校那些课,一年级童话与侦探课程之旅

  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童话,需要在五彩斑斓的梦里寻找最美的自己。同样,他们也在渴望可以依靠的逻辑与论证,让自己的世界稳定而可靠。

  

  它同时开辟两条路径,想象与推理,浸润与观察。

  在这两条路径通过的地方,有瑰丽的城堡和神秘的森林带来的创造和想象,也有神奇的侦探和奇怪的案件引发的观察和思考。

  出发时,每个孩子都会欢欣雀跃,这是他们最渴望关注的世界。结束时,他们依然享受故事,但行囊之中已经多了一些分析的工具,帮助他们可以走得更远。当然,他们也会因此愿意走得更远。

  

  

  1、童话王国里的秩序

  每个孩子都熟悉那些童话里的故事。

  我们再读,不仅仅关注情节,帮助他们温习早已熟悉的人物,熟悉幸福美满的结局。

  我们要做的事,是让孩子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童话。

  比如研究人物的特点:在经典童话《白雪公主》的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恶毒的王后、古怪的小矮人……在梳理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后,孩子们需要采用给人物颁奖的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白雪公主是天真还是善良?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声音,重要的在文本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我们发现道具的神奇。

  “魔镜魔镜,世界上谁最美丽?”《白雪公主》中,魔镜的神力和恶毒的新王后形象一样,深入人心。紧接着,我们跟随阿拉丁继续出发,在故事的发展中回顾和总结戒神、灯神解决的挑战,讨论道具的神奇之力。原来,道具,不仅可以突显人物的性格,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它还可以像一根鱼线,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另外,我们还要讨论童话里为什么总有一些麻烦出现?

  在《不莱梅的音乐家》的故事里,四只小动物因为厄运而被迫离家,当它们因为不莱梅的音乐梦想而重新振作,在去往不莱梅的路上,却又遇见了强盗,当它们好不容易将强盗赶走,这群强盗竟在半夜又回来了……在一次次的麻烦和解决麻烦的过程中,情节不断推进,孩子们尝到了预测的乐趣,更发现着结构的秘密——一波三折。

  

  在感性的享受、理性的思考之余,我们也重视朗读能力的练习。每一段配音秀,从角色的选择,再到不同场景下语气语调和配乐的考量,孩子们练习的不仅仅是朗读,同时也在丰满对人物的理解,对故事的理解。

  

  2、侦探故事里的奇遇

  每个孩子都拥有好奇,渴望冒险。

  侦探世界里的悬念与疑惑,环环相扣的情节与线索,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儿童。

  悬念和线索不可复制,我们要做的是让求真的勇气、思考的习惯浸润在生活日常。

  比如像侦探一样求真。

  

  面对一头在岸上死亡的鲸鱼,我们可以提出三种假设“被天敌袭击”“被同类袭击”“呼吸受阻”。而要找到真相,则需要观察画面细节,联系科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屁屁侦探孩子们并不陌生,但在教学现场,我们聚焦的不是他们的口头禅,也不是他的爱好特长,而是他面对复杂的人物、场景,仍然冷静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侦探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拨开案件的谜团,从事实出发,走向另一个事实。

  

  我们学习像侦探一样思考。

  《一颗丢失的扣子》选自《青蛙和蟾蜍》,我们跟着青蛙和蟾蜍一起踏上了寻找扣子的旅程。围绕一颗丢失的扣子,孩子们从时间、人物、地点的角度分别提问,针对扣子的细节大胆猜测,并在文本中寻找关键信息进一步论证。严格地说,这不是一篇侦探文本,但青蛙的处变不惊、推理的有据可依仍然带给了孩子思考的空间。

  现实生活中,“一粒遗失的扣子”事件每天都会发生。有一天,面对丢失的眼镜,班级的孩子不再是急躁的蟾蜍。他们说,我们要像青蛙一样冷静。他们沿着路线找,仔细观察,还用假设法推理,最后在沙池边的草地上发现了那副“遗失的眼镜”。思考的种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种在了他们的童年。

  

  3、做儿童的织梦人

  在童话里生长,在侦探世界里思考,感性和理性交织的童年,有了憧憬,也有了滋养。

  在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洛伊丝·劳里的小说《织梦人》中,每当夜幕降临,织梦人会整装待发,进入一座座小房子,通过触摸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书籍、照片等,收集梦的碎片。

  在赫贤,每一名教师也会在赫小贤踏入学校之初就整装待发,此后,赫小贤阅读的书,说过的话,爱玩的游戏等等生活的经验,就成为了梦的碎片。

  这些碎片将被编织成一个个美好的梦境,带给儿童快乐,带给儿童启迪,带给儿童力量,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也因此而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