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一中建了这么多分校,挂出去这么多牌子,师资力量怎么保障?

  最近高新三期中海学仕里开盘,因为有可能划入高新31小(高新一小分校),11初(高新一中分校)的学区,登记十分火爆。能理解每个家长为孩子教育,付出的决心和努力。但我们要冷静想想,这两学校一定和本部一样厉害吗?要知道这两学校是公建公营,和本部的公建民营不一样,师资力量能保证吗?

  挺有意思一个问题,提问的是一个自我备注“人生四旬,房产十载,一个能提供信息价值的房产中介”的知友。

  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题主提问题的描述中,一字一句,自己心里是门清的,我权当补充一下吧。

  更新一下,关于高新区老师到底有没有编制的问题了,首先行政区划转的学校,比如西安市十四中,甘家寨小学,细柳镇中学(长安四中)这些国家教育序列的公办学校,但凡参加省市事业编制公办教师统考取编的,这种是正儿八经吃皇粮的事业编公办教师,人事关系工资关系都是省市人事部门统管,财政部门兜底的。

  像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开发区,很多过去都在偷换概念,说什么老师是开发区事业编之类,

  现在开发区官网的官方通告,明显是正规多了,全员聘用制,所以这一点不该有异议,天朝进编必考的。但凡招聘进来都是合同工,而且不管是开发区还是行政区县,区县级不具备直接录用事业编制人员的资格,他只能招聘临时工,只有省市才能统考列编,所以这真的是常识题。

  我的看法永远都是,要不让老师把钱挣了,要不给老师个铁饭碗,让人图个稳定心安。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待遇,对好老师真正没有吸引力,人总得图一样吧。

  而且今年又是招聘600左右老师,说明去年最少跑了600个老师吧。现在开发区卖地也不容易,都是苦苦支撑,不是真的缺人,轻易也不招的。

  同样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不是真的混不下去,人也不会跑的。

  昨天西安教育局2023年中考及高中录取政策,请自己阅读理解,这是两个板块,第一是谁组织中考,第二是什么户籍学籍的孩子,可以考什么学校。

  如果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请自行拉黑取关。

  吐槽西安市2023年中考与高中招生政策

  挂羊头卖狗肉,这个词老祖先发明那天起,把所有道理都说明白了,高新一中得是羊头,才会有人挂,想蹭名校知名度,他自身肯定不行,才需要拿人家名校的热度给自己贴金,铁一中为啥不挂高新一中的名校加呢,西工大附中为啥不蹭高新一中的热点呢,都说西安中学,89中,85中今非昔比了,就算比不了高新一中的水平,人家作为几十年的老牌名校,也不会去蹭高新一中的名气。

  名校加,假名校,好学校扶持烂学校,不好不坏不用加,真穷真差的才需要扶贫,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所以我一再说,能认定冠个名就是好学校的人,和男的买保时泰,女的买贴牌A货包是一样的,要不然是虚荣心作祟,为了个名头,自己连自己都骗了,要不然真的是认知有问题,孩子上学一辈子的大事,你都不拿你混当几十年的社会常识去思考辨识一下真假吗?

  如果家长连自己都骗,或者认知有问题,龙生龙凤生凤,什么样的家长养大什么样的孩子,虽然不绝对,但是相信遗传学,相信概率学,对于大部分人还是靠谱和保险,这么大的bug,这么低智违反社会常识的问题,还有很多人能去相信,去鼓吹,这种家长,这种生源环境,说明真的都是普通人,就别吹什么高素质人才,高质量家长了。

  众泰虽然贴了保时捷的标,在网友嘴里变成了保时泰,但是人家保时捷卡宴一百多万的车,一百二十年造车历史,才成就了保时捷的品牌,不是贴个标就能一模一样的,而且一分钱一分货,啥社会了,花钱都未必能办成事,何况钱你也没花到位啊,众泰贴了保时捷标,在大家心目中也是个垃圾车,你十万的车,不可能比人家一百多万的车好,这是最起码社会常识和客观规律。

  都是混当几十年的人了,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什么世道了,花多钱办多大的事情,你肚子饿了,身上钱不够,能混口饱饭吃就不容易了,咋了你不掏钱,还想吃山珍海味啊?

  所以先闹清楚,高新一中为什么好,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分校不可能好,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先说原则,好学校就三个要素,生源,师资和管理经验,高新一中本主之所以好,过去生源主力是大规模点考掐尖来的,考试的功能就是筛选,高新一中学校里头是极其严酷的末尾淘汰,也就是你学习成绩不行或者跟不上趟,你直接被劝退了,高新一中并不是进去了就万事大吉了,人家信奉的是社会上弱肉强食原则,是极其冷酷无情的丛林法则,弱者是没有资格和强者为伍,所以都轮不到你影响学校的成绩,在学校发现你学不好的时候,你就被干掉了,而且高新一中绝对不是有教无类的慈善组织,他不会给你多少机会,只要你不行,第一时间踢你出局,你根本没有再努努力的机会。

  一将成名万骨枯,弱的都被消灭了,剩下的都是强,自然看着光鲜亮丽,但是你看不见,就真的代表没有吗?你就能看见水线以上的美丽,你看不见水线以下残酷啊。

  能人永远是凤毛菱角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你都没想想,你进去了以后,能走几个回合?这里说个笑话,唐南中学是个啥,唐南中学过去是高新一中的垃圾堆,过去所有高新一中被淘汰,被劝退的孩子,唐南中学是他们的归宿之一,高新一中的原则永远都是,不会让任何学习不好的孩子影响学校升学率的,所以你以为高新一中95%的升学率是怎么来的,你进了高新一中你就是95%了?你都在社会混当这么多年了,你还能信这个?

  为啥老一辈西安人,特别是但凡在高新一中上过学的人,对唐南中学看法特别偏见呢。

  你没有经过,没有见过,你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凡能吹唐南中学如何如何,不用质疑,他就是刚刚进城没几天,他都没有亲身经历,他都没有西安十二年的小学初中高中上学经历,大家童年经历,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忽悠啥呢。

  1.高新一中为什么生源好,入学的时候几遍筛,上学过程中几遍的考,大部分学习成绩不行的孩子,高二初二前就被学校干掉了,任何东西经过精雕细琢怎么能不好看呢,但是那些被扔掉的边角料呢,这些人心里可不好受啊。

  而且高新一中算是西安最早,开创性,面向全省甚至周边省份,花钱挖好学生的先例了,也就是你只要学习好,学校给你钱,给你配保姆,管吃管住,只有一个前提,你得给学校考出来好成绩,当然了你要是学习成绩退步了,学校会让你提前了解一下,什么叫契约精神,什么叫社会现实,什么叫翻脸不认人,学校的钱不是白拿的,你成绩如果下降了,等着赔违约金吧。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高新一中能跻身五大名校了吧,其他四个都是几十年的老牌重点,都是背靠大树的子弟学校,高新一中凭啥95年建校,不到三十年,名列五大之一,这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多少人拼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说高新一中初中高中上三年,很多孩子变成学习机器了,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一般的,变得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了吧。早点接触社会现实,让自己成熟成长没啥不好,但是作为家长,你一定别想当然了,把学校看简单了。

  当然了此一时彼一时了,现在高新一中彻底改公办了,不像过去公建民营的时代那么敢整敢弄,必定是吃皇粮的,要讲政治守规矩,要知道收敛的,还是要顾忌教育局的,所以就算私底下搞东搞西,也是小范围搞,再也不会像早年那么疯狂了。

  人类快速进步,靠的就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有竞争才有进步,所以当一个地方竞争变缓了,他的生源质量肯定要下降了,米只有反复淘洗,才能没有沙子的。

  高新一中前两年大部分都是摇号上来,小部分是学位升学,现在九成以上都是学位升学,靠摇号基本上是运气好,靠学位升学的,就是拼他爹妈的财力,这两个情况,跟你学习好不好,真的是关系不大了,而且教育局三令五申禁止掐尖考试,虽然私底下还有,但是远远不是过去那种大规模大范围,人人参与人人皆知的考试入学了,都是私底下极其隐蔽,极其小众,极其内卷的,对于少数学习成绩顶级好的孩子小范围的选拔,大部分人连知道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生源供给现状,用高新一中老师的话说,生源质量断崖式下降,也这现在这帮孩子,大部分还是家长花大钱进来的,虽然有钱的家长未必有素质,但是钱本身也是一个筛选手段,如果真的跟过去一样,搞多片,纯摇号,那真的是人人公平,泥沙俱下了,生源质量完全没办法控制了,运气好的人未必学习成绩就好啊。

  做人务必务实,别只说光鲜的时候,光挑漂亮的说,你都未必有机会变成光鲜,或者这个情况未必合适你,还是要结合自己情况,人家好了坏了跟你没关系,人家好了,你也不得利啊。

  2.为什么高新一中师资好,这个道理真的更简单了,真的是因为贵,高新一中的家长们不光得卷,还要掏大把的真金白银了,这世界能卷的人多了,能掏得起钱的也多了,又卷又舍得花钱的人并不多,所以是这帮人成就了高新一中的今天,很多人真的是没见过,高新一中的老师把家长们一个个训的跟孙子一样的场景,没见过各路家长早巴结晚请安,送钱送卡送礼物的事情,而且高新一中学费不便宜,各种名目的各种收费,不少钱呢,你完全可以说他乱收费,高新一中过去,学校装修修缮都要家长公摊呢,这事怕没上过高新一中的人,根本不知道吧,你不想交可以,你学习只要足够好,学校都可以包养你,你要是学习一般化,踏踏实实交钱去吧。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高新一中为啥有钱,能招来最好的老师,因为大把大把的家长,排着队跪着给学校送钱。

  因为高新一中高收费,所以学校有钱,所以老师高工资,有钱才有好老师,一个烂求公办才几个钱学费,没钱咋能招来能行人呢。高新一中起家现在就是西工大附中的校长,起家的骨干教师就是西工大附中老师,人家能放弃吃皇粮的大学事业编,为啥?有舍有得,肯定是因为钱到位了。因为有钱所以高新一中能从全国全省去挖特高级教师,挖教学能手,挖骨干教师,说白了钱到位了,老师也是要吃饭的,这年头一切都是有价位,只要钱到位,要啥有啥。

  不发钱的老板是没有尊严的,高新一中因为工资高奖金高,所以人家可以高KPI,高考核指标一定是正向激励,高激励同样意味着高惩罚,所以人心趋利,钱到位了,自然有人好好干,钱到位,自然学校可以高压老师,驱使老师玩了命干,这年头钱到位,良心都能卖,何况人性呢?

  目标考核的好处,就是不用讲人情,不用讲人性,看结果就行了,反正大部分家长能看到只有光鲜的结果,至于中间多少血泪,多少炮灰,大部分人根本不关心。

  所以高新一中过去引以为傲的师资力量,是靠钱到位,聚来的,现状呢,改公办了,场面上是不让高收费了,虽然吧,私底下还是偷偷在收,但是好歹没谱了,这年头做人咋能没有危机意识呢,看着你楼起,看着你楼塌,真的要到看着你不行,陪你一起玩球吗?真正好老师,大部分都是聪明人,明眼人,形势这么明朗了,未来整体看衰了,就算现在勉强能维持,早晚工资是降定了,所以高新一中的好老师陆陆续续跑了不少了,然后高新一中全西安,大大小小挂了将近二十个名校加,高新一中才几个老师,光这么多名校加,权当高新一中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分校,一个学校平均分三四个,这都几十个了,也不可能再多了,人家几千学生呢,人家正主自己学校不管了,优质师资资源全部支援别人,可能不?

  3.为什么高新一中管理经验丰富,学校是一个非常看重经验的行业,老师是一个非常看重经验的职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人家起家的框架,就是从西工大附中挖了来的,可以说所谓高新一中就是西工大附中的衍生品,高新一中成立于1995年,迄今28年历史,时间是会留下痕迹的,将近三十年的历史,集合全省全市最优质的师资和生源,人家能积累多少宝贵财富,你一个2019年到2023年新建的烂求公办,你才能积累多少经验,而且人家的经验都是花了重金获得的,这些东西是要拿来卖钱的,这年头没钱谁给你好好教呢,谁给你分享呢。

  4.很多家长的误区,认为改公办了,学费就低了,认为改公办了,以后走学区就能上了,可是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高新一中为啥好,第一民办收费高,所以老师工资高。第二民办机制,教育局管的松,所以学校敢补课敢抓学习啊。第三因为生源是选拔过,所以才好啊,因为末尾淘汰,大海淘沙,筛了几遍了。所以现在改公办了,高新一中赖以生存的生源和师资还可能好多久?谁给老师开高工资?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达官显贵,谁给你倾斜资源呢,天上没掉过馅饼吧。

  再给科普一段,很多人知道工铁高好,交大师大不行了,不知道原因,只会人云亦云,交大的兴庆中学是纯公建民营,没有一点私人资本,所以22年被交大重新合并回本部了。

  师大的崇是中学09年才成立的。翱翔是00年,辅轮是95年,属于拿公车跑滴滴,钱入私人兜。所以22年宁了公有资本受损失,也要维持民办的原因,其中原因你真的想不明白吗?

  为啥要民改公整顿呢,有些人玩的太过分了,工铁高好,是因为工铁高胆子过大了,玩了命破坏教育制度,别人都是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是没有他们不敢干,只要能提成绩,提了成绩就能卖钱,所以没有他们不敢干的,相比之下,交大师大胆子小了,还知道敬畏。

  所以很多人根本看不明白,或者看不到,以为怎么样罢了。

  另外前几年西工大交大师大为了空出来学位挣钱,相当一段时间,在编教职工子女,只收老大。老二和孙子辈都不管了,大学在编教职工,为了孙子和老二上学,都要花钱找人呢。你以为子弟少?

  铁一中一直都有学区,但是为了挣钱,除了铁路局职工子女外,你买铁路局家属院也上不了铁一中,孙子辈也上不了,不是人家子弟生源少,只是那几年为了挣钱,点考送钱的孩子多了一点罢了,而且那个时候不叫点考,人家是光明正大的大范围考试选拔,考上了才有资格交钱。

  因为闹得有点过分了,所以开始严管了,大家也发现点考变严了是不是,一切都有原因的。

  高新一中校长2022年自己承认高新一中分校、新校区、名校加单位总共有十一个学校。但是我数的高新一中各类挂羊头卖狗肉学校不止十一个。

  高新二初、高新三初、高新四初、高新六初、高新七初、高新八初、高新十初、高新十一初、高新二高(二高+二初=高新二中)、高新四高(长安四中,原细柳镇中学)、高新六高(鄠邑四中,原秦渡镇中学)、高新一中实验中学、高新第四完全中学、高新第四学校(中介热吹的所谓丈八校区,实际上高新区官方没有这个名字),这些学校有的是高新区管委会出资或者从行政区划转的纯公办学校。

  高新一中南校区,这是原高新一中国际部高中,逸翠园中学是原国际部初中,高新实验小学是原国际部小学,这个是正儿八经高新一中嫡系校区,跟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草台班子性质不一样。

  高新一中沣东中学、这是高新一中和沣东管委会合资,公建民营学校,过去是大家合资挣钱的产物,现在也改公办了。

  以上十六学校是明确挂高新一中分校,新校区,教育联合体等等各路名校加牌子的,而且都是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公办学校,不过有点小不同,你去陕西省事业编制管理局网站上看,所有的行政区公办学校,都标注的是全额拨款单位,所有的开发区学校写的都是举办单位全额拨款,这么区分是有原因的,过去开发区学校都不是国家教育序列的事业编制单位,这几年虽然纳入管理,但是实际上国家财政是不兜底的,学校要靠开发区自己卖地挣钱养活,所以过去开发区卖地卖的红火,有钱才能给开发区学校老师发比较高的工资,所谓开发区教育高新第一,曲江第二,说白了这两家地卖的红火,有钱。地不值钱,卖不了多少钱,自然工资就不行了,没钱就没有好老师,没有钱就没有优质教育资源。比如经开,港务区,浐灞,西咸新区,航天基地等等。

  此外,高新一中和港务区合作,纯公办学校,高新一中陆港中学,高新一中和西咸新区合作,高新一中西咸第一初中。这两是高新区承担的扶贫任务,核心目的助力陆港和西咸新区卖地卖房,这里就一个小问题,高新一中是高新区的高新一中,高新区是开发区,西咸新区和港务区也是开发区,开发区修学校,无非为了吸引人来买房落户,促进土地销售,促进地产销售,拉动开发区GDP和土地财政,所以开发区才费时费力费钱去搞学校,那么高新一中把学校办好,把港务区的房价地价炒起来,大家都去西咸新区和港务区买房买地,高新的软件新城和高新三期的房子谁买?地卖给谁?你会把人家孩子养大,培养好,以后抢你娃饭碗吗?

  所以这里学校,高新区会真的出力吗?高新一中会真的下功夫吗?所以说你信不信这两是好学校?

  所谓港务区和西咸新区五大名校集齐了,几分水分嘛,哪个学校学区没几个村啊,他这个生源结构能靠谱?这不是村校这是什么?优质的开发区教育?别扯淡什么学校修的漂亮,西安2019-2023年新建了几百所学校,改造翻新了几百所学校,特别是很多新建学校,特别是很多村校,人均塑胶跑道,人均室内游泳池,人均多媒体教室,所以了配备好就是好学校了?

  梅贻琦先生那句话咋说的:

  好学校得有好老师啊,好老师要吃饭的,要有钱啊,光有新楼有啥用,没钱没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而且生源结构不是村校是什么?你拼死拼活进城为了让孩子上村校?那你折腾的意义何在?

  港务区房价几个钱嘛,图环境我去浐灞,去曲江买房了,为啥在港务区买房,心里真的没数吗?都是普通人,谁比谁没有高素质多少,悄悄的就对了。

  人家西工大附中,师大附中,交大附中,本单位的子弟学校,基础生源是都是具备大学事业编的教职工,基本上都是博士或者博士后的孩子,人家啥生源质量嘛,人家是单位福利,自己给自己娃投资,哪有不舍得掏钱的,铁一中是铁路局的子弟学校,人家铁路局招聘是什么门槛,人家自己能不舍得给自己孩子投资吗?你先想明白为啥五大名校好,再去思考为啥挂羊头卖狗肉的学校不可能好,你们小区人均双一流博士后呢?你们小区人均大学老师呢?那你跟我说你们小区都是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扎堆买港务区呢?

  还是那话,想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没问题,拿钱来就行了,谁掏钱不重要,得有钱。大家都是一群普通人,谁给你免费提供优质资源呢。

  所以天上掉馅饼,你自己信不信吗?人家拼死拼活,考个双一流的博士后,卷来卷去,才能谋个大学事业编,才能给孩子提供自己单位的福利,你买个房,你就享受优质大学教育资源了。铁路局职工食堂餐标还高,伙食还好,价钱还便宜呢,你咋不去铁路局食堂吃饭呢。

  西安这地方,除了高新一中目前能花钱买学位房升学以外,任何卖房中介,上学中介给你说,四大本部随便上,你直接可以唾他一脸了,有点社会常识行不行,这年头好办的事情都不值钱,值钱的东西都不好办,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运气和权势,你要是能随随便便办,那东西肯定不会好。

  况且这两还是21-22年新建,他俩连一个完整教学活动都没有组织完,这种成立才一两年,没有强力资源投入的学校,能靠谱吗?

  高新一中沣东中学, 过去是公建民营,高学费高工资,咱俩合资做生意,挣钱咱俩分,这跟西咸第一初中,陆港中学这种纯公办,扶贫任务性质的学校,还不一样的,一个烂求公办才几个钱学费,学区内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少达官显贵,开发区几十所学校呢,西咸教育局和陆港教育局,会区别对待吗?

  而且西咸和陆港基础教育办了这么多年,也就是这样了,他们没钱的,他拿什么给这两学校倾斜资源?况且,这年头,没好处的事情,谁用心干呢。

  当然了这是过去,现在高新一中沣东中学也改公办了,过去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办得好,因为学费贵,所以老师工资高,现在不让高收费了,所以老师工资还会高吗?况且沣东中学学区还好几个村子呢,你指望那个家长舍得掏大钱巴结老师?

  然后还有高新一中和汉中市合作的,西安高新一中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实验学校,西安高新教育集团汉中滨江新区实验初中,西安高新教育集团是高新区管委会全资子公司高新控股(参照90后董事长新闻)的全资子公司,然后高新教育集团全资持有高新一中,一小二小三小四小,高新实验,逸翠园中学等等。

  还有过去花了冠名费了,但是办学是纯私人投资的东区中学(过去挂高新一中东校区),唐南中学。因为国家民改公政策,整治冠名乱象,不让民校蹭公办重点学校热点的。

  所谓民改公,国有投资的公建民营学校,都改回公办了,所谓纯民营,掏钱冠名的,都是维持民办了。关于这两,你只要懂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国有资产不能给私人牟利这两条铁律就行了,再说了,亲儿子能跟别人随便姓吗?海水退了,就知道,谁是五大名校的真儿子,谁是狐假虎威乱认爹的假儿子了。

  补充一下,唐南中学这个高新一中第一分校的自称是怎么来的,第一肯定是要花钱,冠名是要收冠名费了,虎皮不让你白扯呢。2015-2016年的时候,西安再搞名校大学区,通俗点,其实就是1.0版本的名校加,现在可以叫2.0版本。

  当然高新一中官定的大学区成员校,有46中,618中,唐南中学等等。

  46中一般学校吧,我记得早年连个省重点市重点都不是,学区有个沙滹沱村,算不得好,也不算太差。

  618中是航空618所的子弟学校,算得上电子城片区公认最好的老牌重点。

  这里专门说唐南中学,很多中介吹得唐南中学是高新一中分校一说,其实可以追溯到这,因为再早以上唐南中学和高新一中是经济合作关系,唐南没办法跟人说自己是高新一中分校,但是自从被高新一中认定为大学区后(其实主要是钱打点到位了)唐南中学瞬间自我升级为分校了,所以大学区和分校其实还是两个概念,谁让人家钱到位呢,所以有的人愣装看不见。

  这是唐南中学到了2020年大建学校,为了各个区位的房地产销售,高新区官方承认的分校牌子出来了。

  比如高新一中实验中学,又名高新一中高中部新校区,当然了人家还是有初中的,主要负责给周边招商入住企业做配套。

  高新十一初,又名高新一中初中部新校区,主要负责卖高新三期的地。

  高新三初,又名高新一中分校,主要负责木塔寨附近的楼盘销售。

  这里要说一句看法,高新第二学校作为一个06年成立的老牌高新公办学校,就是因为学区有几个村子,所以被诸多高新一期居民诟病,那么作为2020年成立的高新三初,同样学区有几个村子,很多中介如何认定他一定比高新第二学校更靠谱呢?高新第二学校管整个高新一期的基础教育差不多17年了,那时候还没有高新三初呢,所以大家基础生源是一样的,如何看待同样的生源,为啥高新第二学校带不动,高新三初就能带的动了?我就想知道这帮中介如此看好高新三初的论点是什么?高新三初生源比第二学校好?高新三初老师比第二学校老师有有经验?高新三初九成以上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老师为主呢。

  高新四初,又名高新一中第一分校,主要负责软件新城二期的土地销售,虽然这也是个新建村校,好歹人家是官定的一分校,和唐南中学那个自封的一分校,肯定不是一个档次。这是高新四初周边很多房子还没有开始卖呢,所以声名不显,等周边房子大规模开卖了,这学校在那帮中介嘴里,会是一个高新十一初2.0版本。

  高新六初,又名高新一中第二分校,这个学校名副其实是,一副大棋,提前布局细柳镇周边土地,这叫未雨绸缪,你以为你比人家精明,其实人家早都憋着算计你了,不服等等看看,过两年高新六初是一个新版的高新十一初3.0,周边房产在这帮中介嘴里,又是一个新的优质学仕里。

  以上这几个都官定的分校,虽然都是工具人,但是好歹有资格把分校牌子挂门口。虽然教育质量上,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但是比唐南中学自称的第一分校,或者中介意淫出来的高新第四学校所谓高新一中丈八校区靠谱多了。

  我截图的出处是高新一中公众号的内容,所以这种学区,你要是认为他和高新一中一个档次,我只能说你看人真准。

  而且你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没,其他行政区的名校加,像西安一中分校(42中),西安三中及分校(90中),89中分校,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等等,你不管他这羊头挂的水分几分,好歹教育局官方通告是有这个官方称谓的。

  但是高新区没有,也就是高新一中实验中学这一个官方发布的名称,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姑且猜一下,行政区学校是国家教育序列事业编制单位,所以吃皇粮要按规矩来,学校名字不能胡叫的。

  高新一中所有权方是西安高新教育集团公司,高新教育集团的母公司是高新控股,高新控股的所有权方是高新区管委会,所以这是一个妥妥的公建公营学校,过去是公建民营,公建说明他的资本来源,公营或者民营只是他的运营模式,严格意义上,公营和公办是两个概念,但是天下是组织的天下,都是吃皇粮的,都要受党纪国法管的。

  只不过人家是公办事业编制,你是合同聘用制罢了。

  剩下的三初,四初,六初,十一初等等是高新区不同的城投公司自建的,实际投资方和所有权方是他们,管委会时至今日账还没结呢,所以从法理上这些也不是正儿八经公办学校,不过这些城投公司,怎么追本溯源还是管委会,所以虽然亲戚是亲戚,账目要分明,大家都是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从企业管理法和法人结构上是两码子事情。

  这里不光是高新区,所有的开发区学校,性质上都是一样的。

  说到这,肯定有的人有点乱,这也就是随口一提,对于工作中不涉及企管的人,没有实际意义,这里只是想说,这帮卖房中介,上学中介,懂法人治理吗?懂所有权关系嘛?懂国有企业管理条例吗?懂公办学校性质吗?

  你都不懂,胡扯五大名校都是民办的,用一句职场通用语,你都没在正规单位待过,别拿你游击队思维,去胡说八道,不管国企私企,正规单位是要讲规矩,讲程序,讲制度的。

  你连这个都没机会懂,你的平台限定了你的站位,视角和层次,就算知道点皮毛,总归不入流,这帮人就是早年没人管的时候,知道点下三路的路数或者小道消息罢了,大部分人还是要走正路的,大部分并不一定合适走小路,所以大部分人还得按规矩来,拜托有的中介,要点脸,再别给人瞎指路了。

  扯远了,以上高新一中或嫡系,或挂羊头,数了二十二个,高新区自己的公办学校十七个。

  高新区管理的公办初高中28个,加上细柳镇中学和秦渡镇中学,高新区代管初高中按30个计算,也就是仅仅高新区代管辖区范围内,多一半的中学,是高新一中名校加,分校,校区,新校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新区人均高新一中分校吧,这种分校规模何其壮观。

  梳理到这,我自己都快写不下去了,这种高新区人均高新一中分校的档次,你们自己觉得他教学质量能靠谱不?高新一中才几个老师,够分不。

  不扯那些假儿子,光扯扯高新区公办中学,这些高新区的亲儿子,都是什么情况。

  这里先说清楚,高中是凭本事考的,你能考上,最起码是水准以上的,所以这里不论高中生源和教学质量,只说初中。所以说高新区学校之前,先挨个把教育局的文件,和官方解释,挨个复习一遍。正确认识,什么叫开发区五区二县部分,什么叫开发区雁塔区部分,二者区别是什么。

  我认为认知水平低不是问题,不认识字才是最害怕的,以下各种文件、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回复和高新区管委会从去年到今年的官方回复,还能看不明白的人,还能跑出来现身说法,什么高新三期纳入城六区学籍的人,我就想问一下,你都没发现,除了抖音小红书等等部分中介在发类似信息外,这么大的事情,牵涉这么多孩子上学的问题,连一个官方回复你都没有看到对吧,而且那些中介说他是根据定向生推测出来的,问题是五区二县也有定向生政策啊,要不然自己亲自读读政策原文吧。

  可能有点为难部分人了,高新区管委会这么精炼的官方回复都看不明白,能看明白政策原文吗?

  ╰U╯?(??? )

  1.高新二中(高新二高+高新二初=高新二中),不管高新二中到底怎么样,他创立于2018年,到现在四年多的时间,需要挂高新一中的羊头,满世界给人说,他是高新一中分校,他地处长安区细柳街办(原细柳镇),学区是创汇社区、付村东、付村西,加上西部大道一众老的新的居民小区,创汇社区曾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居住着10个村的村民安置户、进城务工人员等等,这小区体量规模,人肯定不会太少吧,小区人口构成应该很复杂吧。

  所以了如果谁给你说高新二初教学质量一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敢信,你开心就好,对了,现在兴隆社区是第一大回迁安置小区。

  2.高新三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雁塔区丈八街办,学区对应甘家寨小学(挂高新三小分校),木塔寨小学(挂高新四小分校),居民孩子不提了,其他主要是甘家寨村,木南,木北的孩子,这两小学的档次,属于连甘家寨和木塔寨很多村民自己都看不上的水平,那一片家长有办法花钱上高新一小二小三小去了,再不济去摇民办小学去了,所以了,大家自行判断学区小学的质量,当然了虽然很多人小学不上,初中还是选择上高新三初的,必定挂了高新一中分校的牌子嘛,这年头如果人人都是人间清醒,心里明的跟镜子一样,众泰卖给谁去,智商税这个词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了,高新三初的生源结构就是这样了,靠谱,你自己判断吧。反正现在很多卖房中介,上学中介,自己都不好意思吹高新三初咋样了,博雅班就那两个,那个确实好,但是你也没办法上高新三初,就一定能上博雅班对吧。

  3.高新四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雁塔区鱼化寨街办,学区有西滩村,南湖村,黄沙岭村,那附近名副其实,大片大片的在建工地或者空地,暂时属于连正经居民都没有几个的状态,连稳定生源都没有的学校,谈啥教学质量?

  4.高新六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长安区细柳街办(原细柳镇),学区是长安区细柳镇范围的孩子,我觉得这么理解吧,高新四高(长安四中,原细柳镇中学)是细柳镇的高中,六初是细柳镇的初中之一,因为真正的细柳镇中学改名叫高新十四初中了,当然了你要是有其他解释,也成,你高兴就好。反正高新六初一墙之隔就是府庙君村,等驾坡村,石羊村安置房工地。

  5.高新七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长安区兴隆街办(原兴隆乡),这学校和高新24小一样,是给紫薇生态城和天地源龙湖春江做配套的,就在三星国际社区旁边,离高新三期的国际医学院都是将近十几公里,所以区位位置,那学校对门是黑牛坡村,如果说上面几个学校学区还是城中村或者城郊村的话,这个学校的学区,我这么认为,应该算算是正儿八经农村区位吧,所以学校情况自行联想。

  6.高新八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长安区兴隆街办(原兴隆乡),学区有兴隆鑫苑回迁拆迁户,兴隆廉租房小区,西甘河村,童家寨,南堰村,沣星村,北张村,贺家寨,沣惠村,如果廉租房不算居民小区的话,那么他连一个居民生源都没有。

  7.高新十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雁塔区丈八街办,学区是丈八家园(好几个村的回迁房),丈八一号(还是几个村的回迁房),丈八东村,丈八西村,丈八南村,丈八北村,闸口村,袁旗寨,余家庄,铺尚村,里花水村,东滩村,曹里村,红庙村,陈林村,这几个村了?剩下还有一些居民小区,这种学校算优质的高新一中分校?还是村校?

  8.高新十一初,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长安区兴隆街办(原兴隆乡),学校大楼上挂了一个高新一中新校区的牌子,他的学籍及周边小区的户籍呢,这几年高新区管委会已经三番五次专门说明了,高新三期的学籍户籍按行政区走,如果看不明白官方白纸黑字的描述,愿意相信那帮上学中介和卖房中介的瞎忽悠,无所谓,你开心就好。

  让我说,高新十一初就是金子,他这么多bug怎么解?

  况且他未必是金子吧,高新一中正主的好老师都跑了不少,教学质量都下降了,何况人家高学费高工资,他一个烂求公办,几个钱学费?他还需要挂人家的羊头,人家正主这几年都有点麻烦呢,他能怎么样?

  高新一中自己老师都不够用了,他能给高新十一初分几个人?

  高新十一初2020年新建的时候,就满世界说他高新一中新校区,这都过去三年了,高新一中压根没往这来吧,高新一中老校区重建,人家宁可把孩子分散安置,也压根没往这个新校区来吧。

  这种一开始满嘴跑火车,把你当傻子耍的人,他说啥你还敢信?你咋这么容易轻信别人呢?

  高新一中光初中好几千学生呢,高中也是好几千,什么学校能容纳这么多学生,肯定是没人上的学校,才能空出来大量教室接收这么多学生吧。

  所以了,你品品高新第四完全中学,高新三初为什么能容纳这么多学生呢?很多事情真的经不住人去想呢,越想越害怕了是吧。

  而且人家正主说的很清楚,老校区复建好,人家是要搬回去,所以了,高新十一初,高新一中实验中学,高新三十一小,所谓新校区,是胡弄谁呢?

  现在有的中介都回过味了,这个新校区不对啊,哪有新了三四年的新校区啊,而且越来越多家长也回过味了,说好的高新一中新校区,说好的五大名校,感觉不对啊?

  就这好多家长还一个个咋咋呼呼,我娃上的高新一中一小新校区,我娃上的五大名校,还是那话,你开心就好。

  我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能劝一个劝一个,但是有的人愣着头朝死撞,那也没办法,反应你死不死,光我毛钱事情呢。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正常人认知,分不清好赖人,连阅读理解能力都欠缺,这么多现实摆在前面了,愣装看不见。

  但凡会动动脑子的家长,都会找人问问,说好的高新一中五大名校真的就是这个样子?

  就算有的家长找不到合适人问问,他也会百度搜搜,高新一中啥时候搬家啊?结果高新一中搬到高新四中去了?妈蛋,难道我上当了?

  所以我老说孩子上学一辈子的大事,自己娃,咱走走心,做做功课,找靠谱人问问可好,最不济,你上网搜搜行不行?

  你连自己娃的事情都不当回事,都这么敷衍了事,你是糊弄谁呢?

  他们给你说这是高新一中新校区你就信了,他们给你说长安学籍户籍纳入城六区你就信了,你咋这么信这帮中介说的呢,你都没发现这么大的事情,关系千千万孩子上学的大事,这帮中介都忽悠这么长时间了,为啥网上连个政府公告都没有呢?孩子上学这么大的事情,这么草率的,几个中介把教育局的活都干了?

  你都没发现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连西安话都不会说吗?

  而且这是啥机密文件,你层级不行,看不见是吧,你连上网搜搜的能力都没有吗?你连找几个本地朋友问问的人脉资源都没有吗?你连这样基础的社会辩识能力都没有吗?你连这么初级的判断能力都没有吗?那你是算哪门子高素质人才啊?

  现在连部分中介自己都觉得吹不下去了,他们都开始转变套路了,自己脑补出来,说高新十一初是高新一中南校区,问题高新一中南校区是高新一中国际部啊,还是你但凡上网搜搜都能知道的事情啊,他们没有上网搜搜的能力,你也没有吗?

  说句实话,高新十一初担负着高新三期卖房的重任,所以同比其他几十个名校加,确实分得高新一中老师多点,不过就算他十来个人吧,不能再多了,高新一中正主都不够用了,人家还得顾自己对吧,而且对于一所千八百个学生,几十个新老师的新建学校,这十来个老师有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高新一中正主,引以为傲的优质师资,人家在高新一中上班,是来挣钱来了,不是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你的,所以一个烂求公办几个钱学费,没钱谁给你好好干呢?

  高新十一初周边好多小区连房子都没卖呢,哪有那么多稳定生源呢,早几年统筹了一批三星,华为,中兴的职工子女,作为招商政策福利,人家家长从业水平在这,这帮孩子还算不错,也许今年中考还能拿出来一个不错的成绩,就是买房落户这帮家长,必定嘛,人人都可以买房,这个生源质量就没有十足把握,百分百靠谱吧。

  更何况,这么多bug,有的家长发现不了,有的家长这么容易轻信忽悠,有的家长睁着眼睛愣看不明白,有的家长连自己都骗,这几路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能说生源质量存疑吧。

  补充几句对高新三期的看法,有很多人说高新三期置业的家长,都是高素质人才,都是对孩子学习非常重视的人,我个人不太敢苟同,我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高新十一初三十一小这么多bug都能无视的人,说明现实中容易上头,容易灯下黑啊。优质生源,家长得优秀才行,光重视没用了,家长还需要起码的思考辩识能力。我认识很多所谓优秀或者高素质人才,人家一个共同特点,最起码善于思考,都喜欢辩证的去看待问题。不轻易相信别人忽悠,人家信事实。

  有人拿高新三期比海淀区,我觉得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无论是发展定位,区位特点,发展轨迹,高新三期绝对不是海淀区,海淀区区位定位跟雁塔区一个档次,高新三期也就是燕郊大厂,雄安新区的定位,参考高新二期二十年才发展到现在规模的现实,考虑到过去二十年是天朝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未来的二十年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好过的预期,所以无视风险的人,只能说缺乏思考能力吧。

  有人说高新三期是高新区的未来,高新区要指望高新三期如何如何,我想告诉他们,高新三期还叫高桥北雷,还到处是基本农田的时候,高新二期也是高新区的未来,高新二期有比亚迪,法士特,中科院光机所的时候,西部大道连公交车都没几辆呢,二十年了田园都市的房子从两千多到现在一万多的老破小卖不掉,二十年前高新二期的逸翠园中学也就是今天的高新十一初,人家还是公建民营,高学费高工资呢,人家都不敢说自己是高新一中新校区,人家也只能说学校还行,但是尚且不敢说自己是顶级名校,就这多少逸翠园中学的家长,说自从改公办了,教育质量下降了。

  高新十一初作为一个成立三年不到的公办学校,就变成很多人心里的好学校了。

  对了高新二期长安部分,地都卖的差不多了,房都卖的差不多了,大片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二十年了,高新二期长安部分,也没有解决长安学籍户籍啊。

  过去高新区多牛逼的,气势如虹的时代,都办不了的事情。

  你为什么相信,经济如此下行的当下,在国家政策,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的风口,这事他就能办了?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房价都跌了,燕郊大厂作为北京的环大城市带都跌的一塌糊涂,西安能比北京经济更强劲吗?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亲自主推的开发区,发展了二十年也不过如此,高新区能比陕西省资源更强大吗?

  而且高新一中一小人家好,是因为学费贵,老师工资高,人家最早的骨干,都是重金从西工大附中挖过来的。过去的生源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高新十一初三十一小有这样的条件吗?高新十一初三十一小,九成以上的老师,都是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早几年因为没人上,统筹了一批三星华为的孩子,这个生源还不错,但是学区的孩子就一定靠谱吗?

  这种明显bug,而且是违反人性规律的事情,怎么会有人信呢?

  别说高新三期未来发展如何了,高新三期从18年开始建设,高新十一初三十一小从19年开始建设,四五年了吧,光学校周边的空地都空了四五年了,看那地块现状,就算现在开工建成,有点模样,还得三四年吧,所以我说二十年能发展起来都算理想的了,你买个房子等二十年,你等的住吗?你的资产等的住吗?货币不贬值吗?

  家长们,太理想化了。

  高新四高(长安四中,原细柳镇中学)、高新六高(鄠邑四中,原秦渡镇中学),这两是高中,高中是拼本事考的,能考上都能上,就是两个乡镇高中挂个高新一中牌子就是顶级名校了?那你去镇上彩印店打印个清华大学附小的牌子,贴你们村学校门口多好的,家门口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多有面子的。

  高新一中实验中学,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长安区五星街办(原五星乡),号称高新一中高中部新校区,细节不吐槽,反正你都相信高新十一初是高新一中初中新校区了,你肯定也信这个新校区也是真的,我就多说几句吧,你信不信看自己吧,高新一中实验中学(所以高新一中高中部新校区),九成以上老师是外聘的,相当部分没经验。

  高新第四完全中学,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雁塔区鱼化寨街办,那学校旁边就是老烟庄,周边不是空地就在建工地,别的学校都是有固定学区的,比如管几个村几个小区,他属于周边连稳定学区都没有,所以了,高新一中一个年级1500多人,他才能空出来好多教室,容纳高新一中几千孩子,这个学校都没有稳定生源,怎么去评价教学质量?

  对了就算没有稳定学区生源,还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呢,虽然孩子们没有西安户口,但是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对吧。而且这个学校还挂着高新一中名校加的牌子呢,这是这几年这附近没啥靠谱楼盘销售,所以没人理,万一过几年出现一个跟学仕里一样的盘子,说不准这帮中介给你脑补出来一个高新一中老烟庄校区来呢,反正高新区人均高新一中,反正很多人就吃这套,我给你们提个醒,趁着周边还没有人炒作,抓紧买,提前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高新第四学校,创立于2020年,同期高新区新建的50所学校之一,地处雁塔区丈八街办,初中是高新一中名校加,小学是高新二小名校加。

  所以一帮中介热吹高新第四学校是的所谓高新一中丈八校区,当然了连高新区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个名字,这又是一群神人中介自行脑补的经典案例。

  最神的,如同今年五月份所谓高新十一初纳入城六区学籍一说,在我反复搜索分析,应该是最早还是哪个中介脑补出来的,然后一群中介,口口相传,一群家长跟着传着传着,很多人就上头了。虽然高新区管委会今年三月份,上一次有中介传类似谣言的时候,就已经辟谣过了,咱们就当他是真的,可是这帮中介发的抖音小红书下面,总有那么几个不合群的家长说,我打电话问教育局,教育局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事,我打电话问高新区招生办了,他们说没有这回事,诸如此类拆台打脸的言论,总有几个家长不相信这些言之确凿的大神中介们告诉他们的真理,非得打电话问问教育局,教育局能比上学中介,买房中介靠谱,这帮家长真是的,一点都不听话,唉。没办法说。

  早前一群中介神吹高新四校是高新二小名校加,说高新第四学校校长老师全部是高新二小的,当然了你愿意信,也没办法,后来吹来吹去,发现高新二小名头还是小了,不足以撼动人心,所以部分极具权威性的中介们,继续脑补说高新第四学校其实不是他的真名字,他的真名字是高新一中丈八校区,哈哈,这么大的漏,你们没发现吧,快感谢我吧,上高新第四学校就是上高新一中本部。

  还是那话,你开心就好,我就给你说两个事,第一,高新第四学校学区内有茶张村。第二,不远处,枫林意树带高新一中二小双指标的房子,一个平方都跌了好几千不等,人家的指标可是正儿八经能本部上的,两个指标按当前市场价,六七十万呢,所以人家享受优质高新教育,是花了真金白银的,人家都跌了,你还是上的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学校呢。

  以上这些还是挂着高新一中羊头的,都是优质资源,千瓦抓住,剩下好多还没有高新一中羊头挂呢。

  所谓优质高新教育,指的是高新一中一小二小这种过去公建民营,高学费高工资,拿钱聚好老师,玩了命补课掐尖,末位淘汰筛学生的顶级名校,是多少家长掏了大钱,养出来的好学校,不是挂个羊头就能成为名校的,这好比你们班有几个考上北大清华的好学生,所以你们班个个都是北大清华的学习水平了?

  同理高新一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特别多,但是高新一中不可能个个都是名师,人家好老师来高新一中上班是来挣钱来的,混公办学校的低工资,人家找个行政区公办学校,事业编公办教师身份不香吗?人家在你这个新的掉渣的学校开荒不嫌累吗?

  拿钱聚的资源,钱到位,自然资源到位,钱不到位,人陆陆续续就散,人家好老师一身的手艺,还怕没饭吃?

  所以高新一中这二十多个分校,名校加,师资质量拿什么保障?╰U╯?(??? )拿这帮中介的唾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