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档明显!2023强基入围分数线整体上涨,430+有机会冲985!

  部分高校断档明显!

  2023年各校断档情况也比去年多,传统高考地区和新高考地区都有。小编盘点2023年部分高校强基入围线的典型变化情况,供参考。

  南开大学

  南开2023年分数线真是出乎意料,一反去年上涨趋势,入围分数在湖北、云南、辽宁、天津、四川5省出现大幅下滑,下跌范围在20-70分之间;例如:

  湖北-生物科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40分,对应位次5288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08分,对应位次6096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68分,位次下降46791名,相当于机会扩大8.7倍;

  云南-生物科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87分,对应位次8096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27分,对应位次3689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40分,位次下降4407名;

  辽宁-哲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93分,对应位次1681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21分,对应位次446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8分,位次下降1235名;

  另外,2023年湖北的生物科学专业分数540分,较物理专业低了66分,极可能出现断档情况。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3年新增的草业科学专业在陕西、河南省市报考断档。

  陕西草业科学入围分462分,位次50527;类比理科其他专业对低分562分,位次12288,分差100分,位次差38239。河南草业科学入围分515分,位次123771;类比理科其他专业对低分582分,位次35635,分差67,位次差88126。

  江苏-数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565分,对应位次62692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89分,对应位次20681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4分,位次下降42011名;

  重庆-古文字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540分,对应位次5058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70分,对应位次2624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0分,位次下降2434名;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2023年在新高考地区和传统高考地区都有均有断档情况,其中应用化学专业断档情况最为明显。

  重庆-应用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01分,对应位次4020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88分,对应位次8601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87分,位次下降31606名;

  广西-应用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13分,对应位次29578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65分,对应位次10565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52分,位次下降19013名;

  四川-生物科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76分,对应位次3633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17分,对应位次11175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41分,位次下降25162名;

  辽宁-生物科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77分,对应位次9464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08分,对应位次16997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1分,位次下降7533名;

  中山大学

  在湖北、云南、青海等地存在断档情况,相比2022年,分数线下滑20-90分之间。

  青海-基础医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436分,对应位次239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22分,对应位次872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86分,位次下降1525名;

  湖北-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37分,对应位次54816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95分,对应位次9556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58分,位次下降45260名;

  吉林大学

  吉大2023年在吉林、安徽和山东3个省份都出现了断档情况,断档分数在20-60分之间。例如:

  吉林-物理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44分,对应位次7131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2472分,对应位次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54分,位次下降4659名;

  吉林-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51分,对应位次633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98分,对应位次2472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47分,位次下降3865名;

  安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67分,对应位次87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01分,对应位次15462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4分,位次下降14895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2023年入围分数545分,对应位次26781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92分,对应位次11542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47分,位次下降15239名;

  西北农林2023年整体分数线呈下降趋势,除辽宁外,下降趋势不大。

  中国海洋大学

  福建2023年入围分数线569分,对应位次21562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04分,对应位次7723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5分,位次下降13839名;

  除福建外,2023年分数线整体上涨趋势不大。

  山东大学

  天津、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5省均有断档趋势,文科和理科专业都有。相比去年,降低了20-30分不等。例如:

  黑龙江-生物科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08分,对应位次13916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41分,对应位次7693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3分,位次下降6223名;

  福建-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70分,对应位次21165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94分,对应位次10280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4分,位次下降10885名;

  山大2023年整体分数线上涨趋势不大。

  四川大学

  川大2023年强基分数线在四川、重庆有断档情况,分数线较2022年下降20-40分之间,例如:

  四川-哲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579分,对应位次3517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12分,对应位次873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3分,位次下降2644名;

  重庆-基础医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579分,对应位次11445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04分,对应位次5246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5分,位次下降6199名;

  2023年可能出现断档专业为化学、工程力学专业。

  武汉大学

  武大2023年整体入围分数上涨,但在海南、云南、吉林3省的部分专业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下降范围在20-60分之间。例如:

  海南-基础医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625分,对应位次7616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83分,对应位次2239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58分,位次下降5377名;

  东南大学

  重庆-化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53分,对应位次19023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581分,对应位次10327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8分,位次下降8696名;

  其他各省市整体呈上涨趋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3年哈工大强基分数线断档情况主要出现在云南,主要是其中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专业,断档分20-30分之间。

  云南-应用物理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617分,对应位次3331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44分,对应位次1908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7分,位次下降1423名;

  云南-工程力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631分,对应位次1933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52分,对应位次1324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21分,位次下降609名;

  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2023年强基入围分数线在云南、山西下滑趋势明显,与2022年相比,分数线降低20-40分。例如下滑最多的:

  山西-理科2023强基入围分数590分,对应位次6249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22分,对应位次1057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2分,位次下降5192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文史类专业入围线在云南、黑龙江省集体下滑,与2022年相比入围线普遍降低20-30分之间。例如:

  云南文史类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637分,对应位次190名;2022年入围分数线666分,位次148名;2022年分数下降29分,位次下降42名;

  黑龙江文史类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81分,位次125名;2022年入围分数线603分,位次102名;2022年分数下降22分,位次下降23名。

  中央民族大学

  除部分新高考地区(湖南、江苏)外,其余各省专业分数变动幅度不大,近几年入围分数逐渐稳定。下滑最明显的只有云南的文科分数线:

  云南-历史学专业,2023年入围分数线596分,对应位次1690名,而2022年入围分数631分,对应位次1563名。两年对比,分数线下降35分,位次下降127名;

  2024/2025届考生报考警示!

  毋庸置疑,在当前强基计划报考中,入围分数仍是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之一。而随着强基计划政策成熟,和考生家长规划意识增加,强基计划报考数据也趋于稳定,对低年级来择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强基计划是考生进入名校的纯增量途径

  研究各高校入围分数线发现,很多学校分数线真的不高,而且报名操作很简单。430+能冲击985大学,对同分段没报强基的同学是一种降维打击!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强基无疑是考生进入名校的纯增量途径,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抓住机会报考。

  2.政策动态调整,报考要提前规划

  强基计划实施以来,政策一直在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对于没有准备的家长来说报考非常棘手。

  每年强基报考都会出现很多报高、报低、报空以及捡漏的现象发生,暴露考生家长强基报考中部分问题,如对政策吃不透、定位不准、规划缺失等问题。

  对于成绩优秀、意向强基的高二、高一优秀考生务必引起重视,提前做好生涯规划,并关注研究报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