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幼儿园大班为何少了一个班?
新学期伊始,幼儿园大班为何少了一个班?
不少孩子去了培训机构读学前班
有小学老师调查发现,提前学跟成绩无必然联系
□本报记者 金丹丹
新学期开学,亮亮并没有像上学期一样去幼儿园,而是去了一家培训机构的学前班。
“以前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有家长放着正儿八经的幼儿园不上,非得花大价钱去上学前班。现在轮到自己小孩要读小学了,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纠结。”亮亮妈说,虽说钱也交了,课也开始上了,但她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个决定到底做得对不对。
离上小学还有半年时间,有多少大班孩子在上学前班?对于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老师又有哪些意见建议?
有幼儿园大班三分之一孩子去了学前班
上学前班的孩子,有多少?记者随机调查了15位孩子在学龄前或已在小学低段就读的家长,有6位家长表示孩子上过或正准备上学前班。这个“学前班”有暑假里十天半个月的短期班,也有半年班、全年班。
个别幼儿园,有三分之一的大班孩子去读学前班,只能将原来的三个班合并成两个班,空出一个班名额重新招了一个托班。
这些学前班,和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不同,以学习小学的相关课程为主,包括拼音、识字、写字、数学、英语,再加一部分的兴趣班,如音乐、书法、绘画等等。
上学期的期末,是家长陈女士最忙碌的一段时期:“挑学前班挑得头都大了,来回跑反复比较。最后选的这家,是口碑还可以的,离家里也还近。就是学费高,一个学期要六千多元。”
陈女士说,大多数朋友的小孩都报学前班,也经常听他们说“现在老师上课进度好快,课后还要求家长跟进”。她最担心的,是上小学后小孩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也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其实我不想让小孩太有压力,快乐健康成长就行。可现在这样,为了孩子不落后,就只有这样了。”
上了几天课,陈女士觉得:“课程内容倒不难,学了拼音、英文打招呼等等”,但很多地方要适应,比如幼儿园是可以随时上厕所的,现在规定上课想上厕所要和老师说。
“不想让小孩太累,学多少算多少。”林先生给女儿也报了半年的学前班,学费4000元左右,“我听不少过来人说,上过学前班的小孩在一、二年级会比较轻松,到三年级后也没有什么优势。但现在提前学的小孩太多了,我觉得,应该会比不读的孩子好点,但对接受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影响不大。”
是否提前学,跟之后成绩无必然联系
小学前,多少孩子有提前学习?学过的孩子和没学过的,经过一个学期差别大吗?没学过会跟不上吗?
昨天,记者咨询了今年教一年级的老师。
长江实验小学的黄剑磊老师今年带一年级。昨天,她分享了班里的学前基本情况。
黄老师班里有36个同学,去年开学前的家访中,她对每个同学的基本情况摸过一次底。
拼音:9个孩子没有任何接触。写字:18个孩子没有接触过。识字量:100字以内5人,500字以上八九个,大部分识字量在200-500个之间。
黄老师说,确实有焦虑的家长,送孩子去学前班或者其他培训班,当然,也有特别淡定的家长。
“其实有没提前学,和孩子读小学后的学习情况没有必然联系。”黄老师说,就比如9个完全没有接触过拼音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大半的学习情况非常好,完全跟得上进度。
天长小学的丁琳老师,在一年级开学前也对全班孩子的拼音、识字量做过一个调查:“可能有家长对这个不了解,这个‘前测’不是说给孩子分三六九等,而是了解每个孩子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就能进行差异性的教学。”
“前测”的结果,完全掌握的只有一两个学生,“零起点”的有10个左右,其他是“半吊子”,稍微懂一点的。
“其实提前学过的人,‘前测’不好的大有人在,大部分只是认认字母。而完全零起点的小孩,学得很好的也不少,也有‘前测’不好,后来情况依然不理想的孩子。”
家长须重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觉得一年级进度快,尤其是拼音,孩子学得很累,到底难在哪里?
目前,拼音教学大多会在两个月内完成。黄剑磊老师认为,孩子觉得最难的,是“拼读”这一关。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声母和双韵母的拼读,对拼音刚入门的孩子肯定是一道坎。“开学的一个多月,老师教给孩子方法,还需要孩子在家里复习。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给予好的关注,耐心一点,多鼓励,采用一些趣味的方式复习,比如做拼音卡,像打扑克一样一起做拼读游戏,或者用橡皮泥捏字母,每天能陪孩子学20分钟就可以了。”
离读小学还有半年时间,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黄剑磊老师觉得,可以适当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去超市,买零食看包装袋就可以认识不少的字。另外,家长多陪孩子亲子阅读,培养阅读的习惯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丁琳老师说:“自理能力好的小孩,适应比较快。但现在,不少家长包办很厉害。比如说,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
绿洲花园幼儿园的蔡咏梅园长认为,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学前班不是很有必要。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就会有幼小衔接的一系列内容,包括课程、活动等方面,慢慢向小学靠拢。一些很细小的东西,其实是在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如整理能力、吃饭问题、时间观念等,希望家长也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