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之有道,接之有方 ▏苏州市幼小科学衔接优秀案例展示
从幼儿园到小学
是孩子们人生旅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
做好其身心准备
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职责
日前,由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苏州市幼小科学衔接现场推进会顺利召开。会议旨在全面推进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认真总结省、市级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试点园(校)的有益经验。
会上,各区域、各园校互学共鉴
就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进行了交流研讨
苏州教育微信
整理了其中的优秀案例
将分期在微信平台进行展示
一起来看本期优秀案例
保卫童年
基于儿童成长节律的幼小衔接
张家港市作为江苏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为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做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在坚持“儿童为本”的理念下,充分凝聚幼小衔接的教育共识,坚持双向发力,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衔接路径,更加注重家园校社生态环境的建构和优化,深入探索和创新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幼小衔接的成效。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从课程、环境、评价、家校联动四个方面进行衔接课程的顶层设计与架构。
在课程设置上
全面梳理一年级上册教材上的知识点,尝试进行主题综合活动的架构。例如,数学学科的《你好,机器人》综合活动课程,将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趣味化、立体化、综合化、生活化的综合活动课程,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语文学科设计指向识字与阅读的课程,利用校园大环境,让一年级的生字、拼音等随时出现在儿童的视野中,用汉字盲盒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认字的兴趣,拓展识字量,为阅读打好基础。
在环境创设上
学校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梦想艺术馆、陶艺吧、一亩花田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域。学校设计了“植物的江湖”“百草园诗会”“园林诗学”“STEM课程系列”等课程,让孩子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学校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更是全力为幼儿构建了一个倍感温暖的人文环境,为幼儿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创设全境式温暖,助力一年级的儿童顺利过渡。
在评价体系上
学校尝试进行评价改革,面向全员,运用游戏闯关的方式,设置各学科考核项目,把考核评价融入到游戏中。鼓励学生申报包括琴棋书画、创意小作等在内的私人定制的展示,尊重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整体性的存在。
在家校联动上
学校积极建构家校联动计划,发放一年级新生入学手册,开启爸爸说妈妈说家长论坛,总校长每年面向全校几千名一年级新生家长开设新生入学父母课堂,更新家长的理念,指导家长的行为,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生站上新的学习起点。
幼小衔接,是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工作。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站在“保卫童年”的立场,专注于“人”的发育,为生命的前途和远景而储备下宝贵的“线索”,朝向正常而积极的美好生长样态。
在多样化的活动中
让儿童自然发展
苏州市吴江区太湖实验幼儿园和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作为幼小衔接省试点学校,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共同开启幼小衔接实践探索新征程。
开展多样化活动课程,落实科学衔接
幼儿园把入学准备教育与各年龄段儿童一日生活有效融合,小学部也建构入学适应课程。比如在《做时间的小主人》中,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管理时间,在《寻找成长的密码》中,引导幼儿发现“成长”的秘密,助力幼儿寻找到面对新环境、新挑战的勇气。在《与小学“零”距离接触》中,激发对小学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适应课程中,利用儿歌、童谣、绘本故事等课程资源,通过游戏、律动、歌唱表演、集体舞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上小学的乐趣。
善用多元化资源,助力有效衔接
利用校园相邻而设的先天资源,定期组织幼儿到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实验室、食堂、操场、教室,体验小学课堂。幼儿在身临其境的实践活动中,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全面梳理幼小衔接资源,利用春游、秋游和各类节日活动,带领幼儿深度畅游小学校园。鼓励幼儿制定春秋游计划、绘制探索路线、与小学生哥哥姐姐互动游戏;走进校园观摩小学运动会,将大班迎新运动会搬进宽阔的小学操场,拓展幼儿的运动空间。
一年来,学校开展幼小系列专题活动四十多次,利用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幼小衔接经验和成果,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聚力共长
构建“双向奔赴”新样态
江苏省幼小科学衔接试点校(园)苏州科技城锦峰幼儿园与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以“儿童需求”“理念衔接”“课程衔接”等为导向,对幼小衔接工作展开深入研究。
双方依托自身特色课程资源,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及幼小衔接的科学性、长效性综合考量,对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自然生活体验、交流互动能力、情景规则意识开展调查,找出儿童的衔接需求,以生活育人理念设计了生活教育体验类课程。
共享科学节气课程
江南文化视域下的二十四节气课程是科小与锦幼的特色课程。从《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到《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目前课程开发已进入3.0版本,已经形成成熟的幼小衔接节气体验活动。科小的节气观察员、科学老师与幼儿手拉手开展苏州城市研学、小蝌蚪爱劳动等体验探究活动,让幼儿从习惯、情感及认知上做好入学的准备。
共设课堂体验课程
小学与幼儿园合作开发了体验课程,课程以“我要上小学啦”为主线,以“探秘小学”“重回幼儿园”“小学预备队”等微主题活动为副线,形成了长短线交织的系列课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一月一次的项目活动和多样的班本活动等形式灵活开展。
共建“XIN七天”衔接课程
“XIN七天”是幼小衔接工作实施一年后,科小充分吸收锦幼建议为新生入学第一周量身研制的特色课程。“XIN”可以解读为:创新、爱心、欣赏。课程内容主要聚焦“亲亲我的校园”和“好习惯塑成周”两个主题,立足“德、智、体、美、劳”五大板块,主要以游戏化、活动化、情境化的体验为主,为幼儿园小朋友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设好缓冲带。
科学衔接,呼唤儿童本位的三方合力
以校(园)为核心,积极引导家长对相关文件、疑难困惑进行共读与研讨。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沙龙、经验分享会等,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科小通过家长“自助式”学习模式,定期在“科爸豆妈聊天吧”中组织沙龙自我培训,引导家长科学看待“幼小衔接”,化解焦虑,合力做好入学适应工作。锦幼也直击“家长指导”,以《指导要点》为核心制定诸多家长活动。
一年多来,小学与幼儿园深度携手,对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具体实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开展苏州市前瞻项目《基于测评的儿童口语表达力培养的幼小衔接路径创新》的研究,以科研的视角进一步推动幼小衔接工作。
整体规划? 课程融合? 科学衔接
成就孩子们的美好童年
2021年,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成为首批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结对试点园(校),依托项目引领,学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充分了解、理解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衔接课程体系,建立了协同育人机制,成就孩子们的美好童年。
发挥场域资源,于真实校园场景学习
苏州市实验小学与幼儿园在同一个校园内,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有天然的优势。学校衔接课程的一大宗旨就是在真实情境中以主题综合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为幼儿园设计“熟识家园”主题课程,对于校园8处美景,幼儿园小朋友逐一进行探秘,并且绘制了校园地图。小学将新生报到活动设计成《初见,我的实小》亲子主题活动。根据校园地图与父母一起找到8处校园美景,点亮手绘地图。这种情境式、游戏化的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自主探索环境的热情。
幼小双向靠拢,为衔接课堂量身定制
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一个全新的衔接课堂。幼儿园的孩子不再是什么事情都依赖于老师的小宝宝,他们有弹性的作息时间,有自主的学习计划,有班级服务的劳动规划;进入小学适应期打破以往单课节的课堂组织形式,以综合主题活动课为主,环境布置丰富童趣,晨间活动游戏浸润。幼小的双向靠拢,有效地减缓了入学适应的坡度,让孩子们更从容更自信。
幼小学段互通,行渐趋融通联合教研
幼儿园与小学共同成立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组,建立了幼儿园、小学双向联动的教研机制,为两个学段的教师提供平台和资源。教师们合作开展课程建设,进行教法创新,共同采集和分享儿童发展数据,深入挖掘分析数据信息,形成证据,并基于证据推进幼小双向衔接实践的持续优化。联合教研机制助推了教师观念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坚持全程全面,研多元多维评价方式
无论是小学还是幼儿园,学校都坚持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孩子入学准备、适应情况。“多元评价”让老师、同学、家长、自己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过程评价”注重在每一个活动中对孩子的观察评价“全面评价”是将评估的维度拓宽至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认知发展、学习品质等多个角度。通过这样的评估方式,让每个孩子和家庭,看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真正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近年来
苏州深度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工作
有效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在幼小衔接的研究道路上
我们将继续努力
创造幼小衔接的更美将来时
来源:市教育局基教处
编辑:金然
审核:殷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