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惆怅:chóu 奢华:shē 寒伧:chen 誊清帐目:juàn

  B 流岚:lán 玫瑰:guī 佳肴: yáo 自惭形秽:suì

  C 红硕:shuò 慰藉:jí 稠密:chóu 锲而不舍:qiè

  D校(jiào)对 崎岖:qí 论语:lún 千乘之国:shè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鞭策 沉湎 急燥 意犹未尽

  惆怅 诧异 抹杀 引吭试啼

  琐碎 迷惘 遨游 容销金镜

  眷恋 懊悔 翱翔 壮志消残

  3.为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1)____________,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____________。

  A (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 (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 (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 (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洛阳桥经历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5.下列作家、作品以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子——《永远的校园》——散文

  B.莫泊桑——《项链》——小说

  C.海伦.凯勒——《最后一片叶子》——小说

  D.毕淑敏——《敬业与乐业》——散文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夸张)

  B.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借代)

  C.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拟物)

  D.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反语)

  7.选择下面一段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 是一年,二号桌 默默地等待着。 母子三人 没有出现。

  A.又 始终 可 还是

  B.还是 始终 不过 还是

  C.又 一直 但 就是

  D.还是 一直 但是 就是

  8.小说《项链》在结尾才说出项链原来是赝品,但在情节安排上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前文作者已作过多次暗示,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暗示了项链可能是假的。

  B 玛蒂尔德在皇宫街一家铺子里,看见一挂钻石项链,正跟他们找的那一挂一样,

  标价四万法郎,暗示了原来那挂可能是假的。

  C 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暗示原来那挂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

  D 当玛蒂尔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那挂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暗示项链可能是假的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莫春者,春服既成 B 唯求则非邦也与

  C 鼓瑟希,铿尔 D 吾与点也

  1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高度凝练并富于形象性等特征。

  B.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根据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和哲理散文。

  C.小说一般以故事情节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D.便条是一种具有一定格式、内容单一、书写简便、使用广泛的条据

  二、(本题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比喻)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1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漫江碧透(满、遍)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把……看作粪土)

  三、(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恨私心有所不尽 遗憾

  B.乃赋《离骚》 创作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决心努力

  D.思垂空文以自见 流传

  15.下列句子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且勇者不必死节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子之

  16.下列句子中,与“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句式同的是( )

  乃有所不得已也

  而耻学于师C.余犹记周公之被逮D.石之铿然有声音

  17.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圣贤都是因“有所郁结”而著书,以“述往事,思来者”。

  B.司马迁选择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C.文段辞气雄浑,柔中见刚,情怀慷慨,激切感人,至情至真。

  D.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超脱了“死节”观念的束缚。

  四、(本题2个小题,共12分)

  18.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6分)

  (1)子在川上曰; !

  (2) , ,浪遏飞舟?

  (3)通古今只变, 。

  (4) ,当惊世界殊。

  (5)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 。(2分)

  19、根据下面材料,写一张请假条。要求: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语言简洁通顺。(6分)

  2021年12月1日,学生陈晨跑操时不慎把脚扭伤,到医务室诊治,医生建议回家修养3天,他需要给班主任吴老师写张请假条。

  五、(本大题5个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谁与我同行》一文,完成20-24题。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选自沈阳出版社《海盗般的男孩》2003年4月版)

  20.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1.小说主人公表现怎样的手法?(3分)

  22.题目中的“同行”是指?(3分)

  23.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写什么?(6分)

  六.作文45分

  “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驻藏的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守护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自拟;②自选角度;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700字;⑤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