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第七讲:楼梯问题
写在前面:本质上来讲,所谓的“楼梯问题”,就是之前我们在第三讲中,曾经学习过的植树问题的变形形式。
楼梯问题,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植树。其他类似如:锯木头,敲钟、蜗牛爬井,道理大同小异,注意题目中的说法即可。
这一章节,我们主要来讲述,上述几个植树问题的变形形式。
多说一句:有人讲,教育不公,从试题设计上已经体验出来了。这句话,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能一些大山里的孩子,对于楼梯问题,理解起来会挺费劲,但城市里的孩子,司空见惯,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
例1、壮壮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赶上停电,电梯停开。如果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从1层走到4层”,实际上,走了三层而不是四层!
48÷(4-1)=16(秒)
还需要:16×(8-4)=64(秒)
例2、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8段,需要多少秒?
解析:切成4段,切了3次;每次用时:24÷(4-1)=8(秒)
切8段的话, 用时8×(8-1)=56(秒)
这道理,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8=2×4,切八段,恰好是四段的2倍,直接拿24×2=48(秒);这么做的话,你就上当了。
例3、壮壮家的时钟4点钟敲4下,12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解析:每次间隔时间为:12÷(4-1)=4(秒)
敲 6下共用的时间为:4×(6-1)=20(秒)
这道理,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很盲目地的以为,每敲一下用时:12÷4=3(秒), 3×6=18(秒)
这种算法,恰恰是出题人有意误导你犯错的。
实际上,很多题目,在数字设计的时候,都是有目的的,甚至说,它就是去诱导孩子犯错的。
例4、壮壮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壮壮家所在的五楼,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析: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
壮壮从1层走到5楼需要走:18×(5-1)=72(级)台阶。
例5、一只蜗牛,掉入12米深的干井里,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落下2米。 问: 蜗牛几天可以爬出井沿?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后一天白天,当蜗牛爬出井沿的时候,它就不需要再落回了。
所以,一共要(12-3)÷(3-2)+1=10(天)
易错点在于,直接拿12÷(3-2)=12(天)
解决类似的蜗牛(壁虎)爬井问题,实际上,重点要考虑的,就是一个“最后一天”(或者是一分钟、一秒钟,具体看题目中设置的场景)的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