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收官!全国赛参赛人数和资金规模达历史峰值

  第十七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简称全国赛)暨第十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简称全球赛)进入最后一周的角逐。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全国赛的报名人数已突破15万人,总资金超380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

  经过多年沉淀的实盘大赛在深化期货行业多层次投资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行业培育、遴选出了一批专业交易人才。

  “实盘大赛参赛人数逐年新高,也为期货行业输出了更多的人才。金融衍生品作为一个控制风险、增强实体企业竞争力的工具,是企业发展与革新必不可缺的助力,但工具需要合适的人来使用才能将功能发挥得更好,实盘大赛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到人才,并从实战中培养人才,为我国的实体企业与金融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精通善用期货的人才。”实盘大赛金牌导师王志新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大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通过、量化、期权、全球赛等更加细分的领域,可以帮助各行各业迅速适配本领域人才,也让参赛选手们可以获得一个交流和进步的平台。

  实盘大赛金牌导师谭伟鸿表示,从实盘大赛本身的举办规模和形式来看,实盘大赛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影响力最大的人才评定和发掘赛事;从金融市场自身运行特点和金融人才的成长规律来看,实盘大赛有效地形成了实盘交易等多指标科学衡量的实践模式;从实盘大赛举办多年以来的实践机制和赛后成果来看,通过实盘大赛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交流机制,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大批成熟的市场参与者。

  对于为期六个月的全国赛赛况,王志新认为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大赛整体呈现出了高波动率的特点,参赛选手的也是两起两落。今年商品期货大都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趋势转变得坚决且持续,在趋势转变中,如果没有及时转变交易思路很容易让账户的盈利逆转。”他说。

  “整个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宗商品普遍下跌,大赛参赛账户较好地把握住了机会,使得大赛总盈利水平持续创出新高。第二阶段,股指衍生品相对低位运行,参赛账户以整体上的乐观情绪积极参与,对总盈利水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谭伟鸿表示。

  不过,谭伟鸿坦言,作为一个比赛,输赢排名固然是直接的参与结果,也是一些优秀交易者脱颖而出的快捷方式,但对大多数的普通交易者而言,不妨充分运用大赛的交流机制,在比赛中思考、借鉴、提升,大赛也会成为这些交易者最有效的学习平台。

  “就我个人的交易经验来说,有四个方面想和参赛选手们分享。一是风险控制是关键。通常我会在交易前规划好止损点,并严格执行风控原则,不要让亏损超出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用有限的止损空间换更多的盈利目标。二是要学会利用自上而下的分析体系分析市场,并找出属于自己的交易逻辑。近年来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市场操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波动从来都有两面性,高波动如果可以争取把握同样意味着高收益与机会,利用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的交易逻辑,才能更准确地进行交易,制订交易计划。三是要时刻保持理性。交易中不要被情绪所主导,盈利和亏损往往是情绪失控的诱因,坚持理性交易,是交易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一次失去理智的操作可能让交易陷入死地,坚持理性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四是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是进步的不二法门。市场在变化,交易体系同样需要升级迭代,保持对市场的敏感与认知可以在市场的发展中持续进步,变成更好的自己。”王志新表示。

  全球赛方面,截至9月21日,参赛人数达484人,总资金4382万美元。受行情变化的影响,全球赛账户净利润水平在为期半年的赛程里也出现了较大波动。截至9月21日,全球赛累计盈利人数占比为25%。

  “期货寻星”投顾选拔赛方面,截至9月22日,主观组、量化组和对冲套利组分别有939名、105名、44名参赛选手参加角逐。从当前排名情况来看,主观组前三名分别为“段力铭”“汉”“三才私募”;量化组前三名分别为“安吉拉”“玄武”“截道量化稳健1号”;对冲套利组前三名分别为“祥瑞”“小白他父皇”“歹式投资1”。

  郑商所期权专项奖方面,截至9月22日,交易郑商所期权品种的账户数达15435个。交易商奖项方面,目前徽商期货、华安期货、东吴期货排名靠前;交易者奖项方面,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深海石”“春夏秋冬”“豆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