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石家庄建言献策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王潇)9月12日,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燕赵医学讲坛在河北中医药大学杏苑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吴以岭、张英泽及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石家庄,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图为活动现场。“河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今年6月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北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建校67年来,河北中医药大学虽历经分合,但中医药本科教育持续开展,培养出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吴以岭、张英泽,国医大师李士懋、李佃贵在内的数万名优秀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姜建明致辞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以培养高层次有特色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中医药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在医祖故里续写新时代燕赵医学的鸿篇巨制,为绘就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蓝图再添新彩、再立新功。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中医药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表示,今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河北中医药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携手并肩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共谱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会议期间,张伯礼、吴以岭、张英泽三位院士分别以《新时代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燕赵医学与络病研究》《思考是创新的源泉》为题,张大宁、李佃贵、王庆国三位国医大师以及齐文升教授分别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体会》《传承燕赵医学,创新浊毒理论》《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经方解系列之麻黄汤方解》为题,向大家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同时,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多位专家,还围绕建设中医药教育新生态、提高中医药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提升中西医结合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开展了学术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此次研讨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和教育部中医学教指委、中西医结合教指委、中药学教指委共同主办,河北中医药大学承办。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