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6年起,外语口语、听力测试计入我省中考成绩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周雪莉

  14 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为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我省出台《黑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试行)》,将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纳入中考评价范围,从 2026 年开始,黑龙江省将外语口语、听力测试计入中考成绩。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考试

  2022 年秋季入学的 " 五四 " 学制初中学生和 2023 年秋季入学的 " 六三 " 学制初中学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初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做好教育教学安排,确保按照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禁压缩理化生实验、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劳动、信息科技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时。

  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将计入中考成绩

  从 2026 年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含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要求开设课程的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14 门科目。从 2023 年开始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计入中考成绩。从 2026 年开始将外语口语、听力测试计入中考成绩。推进初中、高中教学衔接,促进中考、高考改革协同,避免初中教学弱化,减轻高中教学压力。

  取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取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适当增加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试题比例,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挥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达到初中学业质量标准。

  9 门科目由省级统筹命题

  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9 门科目由省级统筹命题,市(地)组织考试。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5 门科目由省级统筹指导,市(地)制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成绩呈现

  中考计分科目:语文 120 分、数学 120 分、外语 120 分(含口语测试 10 分、听力测试 20 分)、物理 80 分、化学 70 分、生物学 50 分、道德与法治 70 分、历史 70 分、地理 50 分、体育与健康 80 分(包括 30 分日常考核、50 分统一测试)、物理实验操作 8 分、化学实验操作 7 分、生物实验操作 5 分,合计 850 分。各市(地)要制定残疾等特殊情况考生中考免考等照顾政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目:艺术(音乐和美术)、劳动、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科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采取计分、等级及其他形式呈现。    

  考试安排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全省统一考试时间,外语口语、体育(统一测试环节)、理化生实验操作等考试在规定的时段内由各市(地)自行安排。坚持 " 学完即考 " 的原则," 六三 " 学制和 " 五四 " 学制初中学生参加相关科目考试的具体时间由市(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成绩应用

  1. 初中毕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成绩合格,是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初中学校根据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别准予学生毕业、结业和肄业。

  2. 质量评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初中学校课程管理和初中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招生录取。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初四家长可扫码进入哈报家长初四群,获取更多权威资讯和群内咨询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