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者”陈亚丽:用画画解开犯罪嫌疑人的内心密码,用催眠帮助警嫂走出阴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胡大可 柏建斌 通讯员 甘露 傅宏波

  湍口温泉杯第八届杭州十佳亲民警察评选今天(11月11日)正式拉开帷幕。

  每两年一届,钱江晚报联手杭州市公安局举办的亲民警察评选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六个年头。

  不少市民一直记挂着,甚至时不时会打进钱江晚报热线或在小时新闻客户端后台留言,讲述自己发现的亲民警察。

  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市民理解的亲民警察,精神内核始终不变,警种外延却在逐渐扩大,不再仅仅是管辖自己社区的片儿警或者是街头的交警,网警、看守所民警、法医甚至是警校的心理教官,都从不同角度成为他们心目中亲民的诠释者。

  这些民警有血有肉,甚至有棱有角,和我们一样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在关键时刻,他们点亮了一盏盏温暖人心的灯火。

  陈亚丽不是图画老师,但她时不时要叫人交“画画作业”。

  题材几乎是不变的,就三样:房子、树、人。“随便你怎么画。”

  面对眼前的白纸,再看看坐在边上的陈亚丽,画画者慢慢提笔,每每疑惑不解,但还是会下笔。

  画完,陈亚丽一看,就开始她的本职工作——心理疏导。

  别怀疑,无数实例已经证明,陈亚丽能从画画中分析出很多道道来,直击人心。

  介绍一下,陈亚丽,1971年生人,杭州市人民警察学校心理训练中心主任,也是公安部部级心理教官。

  陈亚丽坚持做公益心理疏导整整20年了,直到现在,几乎每周都有一两位需要心理疏导的普通市民坐在她对话室的沙发上。

  

  【“火柴人”和“现在的老婆”】

  “西湖捞哥”周翔军,很多杭州人都熟悉,他研发的“打捞神器”帮市民游客在西湖里打捞起了无数失物。

  “捞哥”和陈亚丽是老朋友,他们是因为一次救人而熟悉起来的。

  有一年夏天的一天,深夜11点多了,“捞哥”在断桥附近水域把一个意图轻生的小伙子拉回了岸边。

  问他叫啥,不说;问他住哪里,不说;问他想不想回家,也不说。总之,全身上下湿漉漉的小伙子就是不开口。

  情急之下,“捞哥”想起在警校听过陈亚丽的心理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拨通了陈亚丽的电话求助。

  尽管已是深夜,陈亚丽还是来了。

  “一开始我也问了半天,他也不开口。”

  陈亚丽想了一下,出绝招了。她问“捞哥”要来一张纸,一支笔,然后平静地请小伙子画画。“你就画三样东西,房子、树和人,随便画。”

  显然,小伙子不明白用意,但他抬头看了一眼陈亚丽,有了好奇心。

  最终,他画了,在一张A4纸最中央的位置画了一个非常小的人形,然后就搁笔了。

  “其实这就够了,他把人形画在我们心理学上的‘九分之一格子’(一张纸折出九个格子,最中央的格子)里,说明他很有可能是有抑郁倾向的。”

  陈亚丽指着人形开腔了。“小伙子,人形能代表你的心,如果你画出火柴人,说明你很狡猾,但你没有,如果画出浓眉大眼代表……”

  听着听着,小伙子的眼睛亮起来了。

  “你好多都说对了。”他对陈亚丽打开了话匣子。

  然后,小伙子叫什么、住哪里、家人在哪里,“捞哥”就都知道了,由此顺利地把小伙子送回了家。

  萧山有个案子,一个戴墨镜的男子把自己的儿子遗弃在烂苹果乐园。民警找到这位爸爸的时候,他也是惜字如金,更不承认自己有遗弃行为。

  无奈,刑警们找来了陈亚丽。

  问了几句之后,陈亚丽也让对方画“老三样”。

  “这个爸爸画人的时候,一共画了6个,我就问他,分别代表谁?”男子一一介绍,我、大儿子、小儿子、我父母,现在的老婆。

  “现在的老婆?你……二婚吗?”陈亚丽这么一问,男子瞬间湿了眼眶。原来,这就是他心结所在,二个儿子都是与前妻所生,自己在外欠了十万的外债还不起,又不想女友(现在的老婆)看不起……

  男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遗弃行为。

  “曾经有人画人的时候,没有画耳朵,我一问,他说自己最近吃了处分,不想听流言蜚语,由此心理疏导就有方向了。”

  陈亚丽说,这样的画画其实是一种投射测试,能走进人的潜意识。

  很多一线民警和陈亚丽成为好友。

  因为,突破嫌疑人口供或者打开被救助人的心扉,陈亚丽总是有办法破冰的。

  

  【派出所通宵亮着的灯灭了】

  除了上述的破冰,陈亚丽还帮助了很多民警同行。

  “我的同行都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他们的心理出问题,或者家人出问题,他们面对老百姓的时候就会出问题。”这,也是陈亚丽理解的亲民的一重含义。

  杭州警界一位多次受到各级表彰的优秀民警,工作很忙,难免照顾家里少了。“有段时间,他妻子一直在哭,原因未知,这位民警有点手足无措,就来求助我。”

  原来,这位民警的妻子是一位社区工作者,有居民反映楼道里有莫名的恶臭,她找寻之后发现是一户独居老人家中散发出来的。

  敲门不应,叫来锁匠开门,一开,很多黑色的虫子扑面飞了出来。原来,老人在家中遭遇意外,已经离世多时了。“我们的警嫂很负责,强忍着心里的恐惧,默默收拾了屋子里的一切,但是回到家里,她受不了了。”

  陈亚丽采用了催眠疗法。

  她让警嫂换位成独居老人本人,与她自己进行对话。“这位老人家,家人都在国外,最后这一程是你送他的,他对你一定充满了感激……”随着陈亚丽的引导,警嫂渐渐地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

  那位民警笑了,回到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

  杭州某派出所,有位辅警在执勤过程中遭遇意外,身体被满载玻璃的货车几乎压断,当场殉职。“很多同事都目击了这一幕,承受不了,当晚派出所所有的灯被民警和辅警都点亮了,大家都睡不着,很多人甚至哭不出来。”

  陈亚丽和心理疏导的同行连夜赶到,对整个派出所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他们把哀伤的情绪表达出来,甚至是发泄出来。

  终于,灯被一盏盏关掉。

  

  【我想带出一支团队】

  本职工作是警校的心理教官,但面对社会层面的公益心理疏导,陈亚丽已经坚持做了20年。

  “能帮到别人是有成就感的,前几天一位送我回家的司机说,他朋友当年就是在我的引导下走出心理阴霾的。那也是一位司机,出车祸后乘客遭遇不幸,自己活下来了,一开始去乘客灵前上香都不敢,我疏导了他。”陈亚丽很高兴地听到,当年那个司机如今很健康。

  “每周一两个求助电话总是有的,哪怕我在出差。我这个办公室,一周要接待一到两位或者一到两批需要心理帮助的人。”陈亚丽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不接心理疏导的活,我自己状态不好,怎么帮助别人?”

  

  有时候,陈亚丽也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那她会求助,向全国各地的心理专家求助。“比如,有个孩子有神经性贪食的症状,一顿吃5份外卖,吃一电饭煲的饭,不是甲亢,是心理问题。我自己没法疏导,没法治疗,我就介绍到上海的一位心理医生那里,最终解决了。”

  50岁的陈亚丽,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教出几个像样的徒弟,带出一支团队。“做心理疏导的,有太大的名利需求做不好的,还是要静下来学习,现在我发现我们杭州的警队里有好几个苗子。”陈亚丽不想自己退休了,警队里的心理疏导出现断档。

  “亚丽姐很不容易,20年了,她不知道帮过多少人。”杭州市警校校长邱跃坤如是说。

  即日起,欢迎大家推荐你眼中的亲民警察,可以在小时新闻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