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0中开展“平安校园·快乐成长”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而他们正在成长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精心爱护、保护。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任务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是教育战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本身就是受保护的对象。中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加上中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缺失,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等原因,导致一旦遇到危险,很难熟练地进行自救,更谈不上去救他人。面对危险,我们不盲目提倡让他们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而是要量力而行,见义“巧为”。但如何“巧为”,不能仅限于书面与口头之上,而要付诸实实在在的应急技能教育,开展应急技能培训,普及应急知识,提升他们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月6日,在渝中区教委的指导下,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来到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为初一初二两个年级230余人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紧急救助体验课程。通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达到:认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建立基本心肺复苏的概念;学习心肺复苏的正确流程,利用假人模型体验心脏按压;学会如何止血;学会加压止血包扎、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锻炼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自护意识。敢于面对和正确处理身边所遇见类似的一些紧急救护事件。

  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的专业安全教育老师首先给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再配合实操示范,让学生们有了基本概念认知,然后轮流让每个同学都亲自在假人上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模拟训练,参与学习的同学很快的便掌握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要领。一位参与体验的同学很高兴的说“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不仅可以掌握急救知识,学会求生本领,还能提高自救互救的动手能力,活动非常有意义,受益匪浅。”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外伤后常在体表形成伤口,成为开放性创伤,有时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甚至骨折。严重开放性创伤可合并颅脑、心肺、腹腔脏器损伤。开放伤口不仅有出血,也可有细菌、异物进入伤口,引起感染。血管、神经、骨骼甚至内脏会通过开放伤口外露,这些都需要得到现场的及时处理。及时正确的止血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活动中以体验式游戏的形式,参与学生一起体验学习止血包扎。学生们学习的非常认真,老师通过不同的场景描述,以自身为案例对象,让同学们在学后进行急救演练,对模拟受伤后的老师进行紧急包扎救护。

  

  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简称“50中”,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大型的普通初级中学。她屹立于枇杷山麓,长江之滨,是渝中区重点发展的大型、高规格初中,也是周边社区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古诗古训墙古朴典雅,教学大楼气势雄伟,人工草坪运动场绿茵如画、宽阔漂亮,优越的育人环境给学子们带来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化建设的道路。未来五十中学校将在全校全面普及全体验教育活动,力争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教学方式让参与的每一个学生拥有自我保护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