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川大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2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四川大学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独立完成特等奖成果1项、二等奖成果1项,与兄弟高校合作完成一等奖成果2项、二等奖成果2项。谢和平院士主持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自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更改奖项设置以来四川高校特等奖零的突破,表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我校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大类,分别设置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最高水平,是彰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效的核心指标,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四川大学始终坚持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关键要有一流本科。十余年来,学校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汇聚优质资源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倾力办最好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特等奖成果介绍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

  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

  四川大学作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坚守立德树人根本,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倾力办最好本科,十年磨一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

  课堂教学与学业考核深度变革,“探究式-小班化”推动课堂革命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学业考核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牵引。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实践,学校逐渐明确了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自2010年起,学校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堂”与“考试”这两个关键环节,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自2010年起,新生进校就按25人编班,“大学英语”率先按照小班组织教学。以“大学英语(创意阅读)”为例,在控制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改变以教师讲授+简单提问回答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及课外学习与实践加以统筹设计。依照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讨论、案例、问题、游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对于“大学数学”这类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小班教学的课程,则采用“中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方式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2012年,学校建立研究生助教培训、选聘与管理体系,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班级规模较大的课程配备研究生助教,以利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以2017-2018学年为例,学校培训、选聘了2664位研究生,在3410门次课程中协助教师进行课前准备、组织课堂讨论、课后辅导答疑等等。

  自2013年起,学校以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各学院全面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以“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法培训支持老师们开展探索;以“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及产生的示范教师、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PBL、TBL等多种教学方法推进“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度探索。截至目前,“探究式-小班化”课程9024门次,占比70.5%。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强化老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高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课后忙起来”;老师在教书的同时,用自己的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关爱学生等言行示范,其育人作用得到深度发挥,同时,也让老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学术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提升教学成效

  针对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普遍以获取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学习目的的现状,学校通过“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从两个方面着力改变:一是督促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应付期末考试;二是改变单一标准化考试所导致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让学生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获得高阶认知能力。

  2011年,学校设立“本科课程考试改革项目”,正式启动考试改革试点;到2013年,三期改革试点约有400门次的课程参与其中;自2014年开始,学校将考试改革纳入学院年度目标任务,学科覆盖面更广,教师参与度也更高;到2017年,已基本实现“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答案考试”全覆盖,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全面提升。

  全过程学业评价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全过程学业评价引导学生全过程、全身心投入学习,努力改变学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将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均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原则上占总成绩比例不超过50%、平时考核不少于6次,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评定课程成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期末考前突击复习在川大成为“过眼云烟”。可以见到的明显效果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各种项目获奖、竞赛获胜表现出来,全过程学业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提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非标准答案考试激发学生“脑洞大开”。为改变学生“死记硬背”“60分万岁”的被动学习状态,从2011年开始,学校全面启动实施了“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鼓励老师通过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检查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要求课程考核内容注重与时代和学科前沿接轨,多为学生提供诠释和运用知识点的机会;考核形式多样化,如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文献查阅和研读等,均可作为评价内容。核心是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从死记硬背的“记忆式”学习向“想象式”学习转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同时,更要去想象、去独立思考、去自由探索,激发学生去异想天开、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标准与非标准考核相结合、灵活考查与基础考核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成绩相结合的原则,打破了过去将概念绝对化、问题简单化的认知局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非标准答案考试”从制度设计上消除了学生逃课、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现象发生的隐患。

  优秀“非标准答案考试”试题各学科皆有。如历史文化学院周琳老师《中国古代经济史》考题:“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到1644年,你最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国籍、居住地、民族、职业、性别、年龄等)?请试着描述那时TA眼中的中国与世界。”生命科学学院王海燕老师《基因工程》考题:“以‘一个生物学专业学生眼中的转基因植物/食品’撰写短文并发送到你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期末在课程网站上提交你的短文并附上好友的评论,最后再总结一下你看后的想法。”化工学院周加贝老师《现代化学基础》考题:“根据所学化学元素知识,设计一个太阳系内行星或卫星的外太空开拓计划。”等。不少学生的创意回答让老师倍感惊喜。这些“脑洞大开”的考题,既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与潜力,又拓展了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答案考试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15年,学校评选考试改革突出贡献奖25项;2016年,学校公开征集、评选出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优秀奖39项,并将这些优秀试题及学生的优秀答案汇编成《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试题集》,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强烈反响。2017年,学校正式出版发行《变革学业评价 激发创造思维——2017年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论文及试题集》,2018年出版发行《挖掘创新潜能 重构思维空间——四川大学优秀非标准答案考试集》,为全国高校考试改革与人才培养贡献了“川大智慧”。

  

  “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前后对比图

  重奖激励与教师能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水平

  学校建立了多维度、多渠道的一线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改革创新的热情,从制度上确保“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职责”。

  教学奖励制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内生动力。由“卓越教学奖” “星火校友奖教金” “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等一系列重奖、大奖构建的荣誉激励体系:始于2014年的“卓越教学奖”,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50万元、二等奖30万元、三等奖10万元;始于2015年的“星火校友奖教金”,一等奖30万元,二等奖10万元;同样始于2015年的“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奖金额度为5万元/人,通过重奖表彰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一线教师,使长期从事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极大地增强了全校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全校形成了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良好育人氛围。这些获奖老师长期潜心本科教学、真正实施精英教育、教学成果突出,他们的真实事迹以各种方式广为传播。同时,学校先后开展了三十多项不同类型的教学奖的评选,每年举办的本科教学工作会,隆重表彰奖励教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使其成为年度盛典;“教学三大奖”获奖者颁奖视频、获奖感言鼓舞人心;会场外的荣誉墙上闪耀着教书育人的荣光。近四年来,奖励经费高达8000余万元,奖励5000余人次。一线教师有了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系列激励措施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教师投入教学、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大幅提升。2017年“卓越教学奖”一等奖获奖者华西口腔医院首席专家石冰教授说:“本科教学,无尚光荣;爱教学、爱川大、无怨无悔。”

  教师教学发展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学校以教师教学发展为抓手,坚持不懈地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方法更新。

  学校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契合一线教学改革创新的实际需要,服务于不同教师群体的多样化背景和需求,持续举办“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本科教育创新大讲堂”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月” “教学策略进学院” “智慧教学校园行” “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全英语课程教学能力提升” “班主任胜任力培训” “研究生助教上岗培训” “午餐沙龙” “教学下午茶”以及不同主题的各类教研教改研讨会;编撰发放《世界高校教学动态》系列图册;率先开设微信公众号,坚持每个工作日以“教书育人”“教学前沿”“教学小贴士”等栏目作推送;开设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强化与各学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教学创客中心”,培养教师发展骨干等等。同时,通过“教学俱乐部”、网络平台、QQ群等形成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社区,增强了教师之间在教学、科研学术上的沟通与合作。教学改革的探索者、教学业绩突出者在教学社区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的教师教学发展相关活动,学校不断传播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老师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再单纯是知识传授和灌输者,还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的激发者、高效学习环境的创建者、知识体系建构的组织者、能力培养的帮助者、人格养成的促进者、价值塑造的引导者。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主动自觉探究教学创新成为常态局面。

  软件硬件升级融合,智慧教学环境有力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学校长期坚持全方位、大力度的本科教学投入,建设学术殿堂式教学环境,让教学理念、方法“软件”与教学环境“硬件”良性互动的“全空间”育人格局。

  传统的教学空间无法自然形成人性化互动交流与创新智慧碰撞的氛围,无法高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配合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校努力建设互动式、智能化、开放型、多样性的智慧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空间与教育理念、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双向促进。2012年起,学校启动“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工程”,分期分批对学校的510间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到目前为止,投入2亿元经费打造各类智慧教室403间,占比80%。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智慧教室:手机互动教室、多屏互动教室、网络互动教室、多视窗教室等等,还对原本空荡、单调的教学楼公共空间重新定义,打造超过5000平方米的互动式交流空间,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讨论与思维碰撞。

  “智慧教学环境”有力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督促老师去了解更科学的教学理念、更新的教学方法、达到软件与硬件的良性互动。老师们感叹“不好意思照本宣科、满堂灌啦”!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尝试,善于使用,进一步深度地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智慧教学方法。张露露老师在多屏互动教室开展《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将课堂变成了“战场”,不同观点的同学用不同的屏幕展示自己的观点;苟思老师在网络互动教室教授《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指导同学们合作使用电脑,利用Vensim软件搭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老师将小组模型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点评,与全班同学分享和讨论;胡娜老师在讲授《医学影像学》时,使用多视窗教室系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动态实验数据,指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与三维重建,模拟临床病房和放射科的诊断过程。同时,一大批课程的主讲老师使用不同手机互动平台和软件融入课堂,如雨课堂、课堂派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爱课堂APP等等。相信到2019年,随着全校实现智慧教学环境的全覆盖,有更多老师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创新。

  2018年6月20-22日,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川大召开,学校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创新接受了全国高教界的全面考察。出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分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与来自全国直属高校主要负责同志、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和高教处处长、部省合建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国家部委相关司局领导和教育部全部司局负责人,以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三十余家媒体记者共计400余人,考察了四川大学的智慧教学环境和华西医学教育,特别观摩了46位老师主讲的“探究式-小班化”示范课程。陈宝生部长说:“我们看了四川大学的智慧教室,观摩了‘探究式-小班化’示范课,老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启智慧、线上线下探真知、现实虚拟频转换、手脑并用练本领,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很受触动。”高教司司长吴岩同志的评价是:“四川大学积极推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与一流大学培养目标相匹配的‘高阶学习’的课堂教学,在理念、标准、方法、技术、效果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前列。”全国的同行们不断前来参观、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全过程、全课程,成效显著

  学校对“双创”的认识是“创新创意、创事业谋事业”,而不是简单的开公司、办企业,重点是培养学生“创事业谋事业”的意识、知识、素养与能力,成就学生的“双创”人生。2015年,学校出台了《四川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开始,贯彻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通过深化通识教育,鼓励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教学,倡导教育国际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实现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80%的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力争让5%的学生获得各类创新创业成果。2016年,四川大学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自2008级起,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环节,要求所有学生需完成创新教育2学分方能毕业。2010年来,学校实施了万门课程建设计划,重点打造“实践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2018年实施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增至4学分。

  “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双创能力。通过全面推行以“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新创造能力。

  大学生“双创”智能化自主实验平台培育创造力。从“双创”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创新创意实验培养计划实施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设“多学科交叉型” “前沿探索型”和“创业结合型”实验教学内容。截止2018年6月,受益实验课课程128门,各实验平台支撑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7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650余人次,获奖490余项,获新型实用专利2项、发明专利5项,支持大学生初创团队3个,接待校外大学生或社会人士26071人次。

  以赛促创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竞争力。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210余项。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4011项,参赛学生达到1.3万余人次,其中国际级奖项162项、国家级奖项1900项,包括:国际大奖47项,全国特等奖27项,全国一等奖55项、全国二、三等奖728项,省级奖586项。

  “i创街”打造学生创业校内试验田。2016年江安“i创街”项目启动,面向学生、青年创客进行创新创业项目遴选、培育指导和孵化工作。遴选入驻26个依法登记、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引入高水平校友创新企业,为大学生双创提供专业培训示范和实习实训岗位。组织“创业实践操盘课程” “创新创业素质技能提升班”等实践课程,辐射影响学生27000人次。资助62支在校团队创业补贴。促进校企合作,与22家世界500强企业合力建设双创企业俱乐部,与15家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双创”示范平台发挥基地辐射作用。紧紧围绕高端双创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创成果培育这两个关键,关注学生“双创”教育、实践、孵化“三阶段”、促进教师研发、转化“两环节”的两条生态链,打造五个平台。融政企优势资源,发挥基地辐射效应,打造“环川大双创圈”等两圈一带一谷,发挥基地聚集和辐射效应。

  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成效初显。在连续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7金3银1铜,金奖总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二。获得金奖的项目——实唯科技Swaylink物联网平台、“乐乐医”患者诊后随访及慢病管理平台、“Medlinker”医生联盟学术交流平台、SMART MED云病理共享平台、Niceky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DeepNet肺结节人工智能、Lifeline生命续航专家等充分体现学科实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校园周围打造了“武侯区川大科技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园”,首创了“地方+高校+科技园”模式,吸引大学生创业团队55家入驻,其中48家创业团队已注册公司经营,孵化成功率达到87%,大学生创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2886.35万元,涌现出如乐乐云、奇迹虫洞科技、知用科技、天渝慧科技、基因汇、实唯领客网络科技等有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