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有多难,网友怎么看
日前,某市教育局副局长到该市某校宣布上级任命校长和副校长的决定。在任命大会上,副局长说,第一轮任命将在学校行政级别为县级的学校完成。而从以往的公开报道看,该市某区已经于2015年启动了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度,开始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任期制,新聘任的中小学校长不再设置行政级别,校长将由“职务”向“职业”转变。对此,有老师说,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真难!
给学校和学校管理者划分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按照行政化思维设计的管理体制。历史地看,这种体制在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用教育发展新思维看,行政化办学早已显得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这种体制导致官员办学、追求办学政绩、千校一面、办学机制僵化,阻碍了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和自主发展。
君不见,从中小学到大学,学校有地位的不是一线教师,而是拥有行政级别的行政人员。比如,同样是中学,行政级别若是县级,校长就是正县级干部;行政级别若是科级,校长就是科技干部。而不少乡村小学,校级什么级别也没有。在这样的办学体制里,争取当管理领导,争取行政级别和待遇,就是常态,校长专业化建设受阻。据报道,一所规模上万学生的高校,副处长以上的干部一般有200人左右,加上科长、主任、科员、党政和后勤人员,总数在千人以上,官本位思想严重,教师的地位难以提高。
近年来,山东试点建立健全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度体系,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建立健全校长选聘机制和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校长职级薪酬奖励制度,健全校长绩效考核制度,探索新型校长流动与交流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引起教育界关注。另外,2016年,安徽省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让校长更职业。
不少地方的试点经验表明,通过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方式“去行政化”,不仅让校长摆脱了“公务纠缠”更专注于教育本身,也让校长选拔机制更加公平和专业。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校长校长职级制改革带来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但是由于改革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各地改革实施范围不一,很多地方的组织部门仍把校长当做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对待,导致校长专业化建设和加快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进程滞后。对此,网友怎么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