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学生最爱的老师?以下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杜甫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的老师们也正像春天的雨露一样,默默地滋润着我们的成长。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南方都市报面向读者,征集了数份对老师的回忆,既有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的回忆,也有在校学生的回忆。
到底哪些老师让人如此念念不忘?
今天是教师节,
我们向那些伴我们一起走过童年、少年、青年,
伴着我们一路成长起来的老师们致敬!
老师心中的老师
忘不了老师记忆超群 重要文献随口背出
To:黄海章老师
1982年春,我有幸考取了黄海章先生的研究生。他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的后人,本人也是著名的文史学者和诗人,人皆尊称其为“海老”。当时他已年近八十,身体瘦弱,视力很差,仍然在家授课,每周4节,上了两年。他是我所见过记忆力最好的先生。从先秦到近代的重要文献,随口背出。尽管他对上课的内容倒背如流,仍然一丝不苟地写好教案,严格按计划上课,对我们每篇文章逐字逐句地指导和修改。他喜欢用韩愈的话来勉励我们:“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是海老对我们的殷殷期望,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
我们毕业那天,海老高兴地说:“三年来我一直担心突然死去。我并不怕死,惟一担心的是会影响你们的学业。你们毕业了,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1989年,海老以92岁高寿辞世。
海老平时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多用于收藏字画与图书,他收集了沈周等明清著名书画家的许多珍品,可谓价值连城。他辞世之后,家属把藏品与图书无偿捐赠给中山大学。据闻,当时是国内个人捐赠大学字画文物数量最多的。
海老当年住在教授红楼村,我现在每天上下班或散步,必经此处。每经此处,就想起敬爱的老师。他的道德文章一直是我们的楷模。
From: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
希望把老师们教给我的,传承下去
To:何镜堂老师和齐康老师
人生很幸运,每个阶段都遇到好老师。其中对我建筑师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是博士生导师何镜堂院士和硕士生导师齐康院士。何老师有岭南人的实干和爽朗,会拍拍你肩膀讲下笑,言传身教引领我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处理好建筑设计中关键的项目定位和复杂的社会事务;齐老师是江南人,有哲学家、艺术家的气质,徐缓温和地跟你娓娓道来,让我明白要把内心感受用建筑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也成为老师,希望把老师们教给我的,融会出新,传承下去。
From: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院副院长张振辉
努力前行,开宗开卷尽初心
To:毕英佐老师
我最敬重的是毕英佐老师。本科毕业时我免试读了毕老师的研究生。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平易近人,学识很渊博,对人很宽容,对学生像对自己小孩一样,无论生活学习工作家庭上都非常非常好。毕老师一辈子都在践行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真理,以及对行业对社会的大爱。
我们读研究生时,他非常忙,从来不在意自己身体,投入工作的精神给我们很大的榜样作用。作为教师,要传承他的精神,全心做好教学科研服务,作为导师,对待学生要严格,要宽容,也要温暖。
教师节啦,有特别的感触,能成为一名教师非常荣幸,要把教师的责任在工作中践行,时刻记住自己做教师的初心,立德树人,培养国家的人才。在教师岗位上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在培养人才上继续努力,争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总之要“开宗开卷尽初心”。
From: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谢青梅教授
忘不了老师为我们范读《荷塘月色》
To:王荔老师
很幸运,我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一直追随着良师的足迹,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至今都认为能遇到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王荔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王老师和我妈妈同龄,北师大毕业,长得端庄大气,眼睛非常美丽,一口好听的老北京话。她专业素养非常高,她的语文课用动听的声音把我们带进文字的世界,引导我们欣赏文章的美和庄严,引导我们欣赏汉语所承载的历代文明。可以说,没有跟着王老师三年的语文学习,我不可能知道一个殿堂级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是怎样的境界,对比起现在闹哄哄的课堂,反而觉得能够安安静静坐在下面聆听学养甚高的老师教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老师后来调到北京,她的课堂长期对北京市老师开放,每天教室后面都坐满了从北京各校来听课的老师。
我至今都记得老师为我们范读《荷塘月色》时,我们全都听得痴迷了,那是我第一次亲耳听身边的人能把文章读出这样的味道,后来才知道王老师本是要考中央广播学院(就是今天的传媒大学),但家庭出身不好,政审没有通过,世上少了一个播音员,但多了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记得王老师上课的时候为我们介绍作家作品如数家珍,下了语文课,我们一定马上冲到图书馆去把老师上课提到的书借出来,导致我们在阅读上花的时间特别多,尤其是本来就没有理科天赋的我。
王老师劝我:你现在看书的方式简直就是大学中文系的方法了,你要安排好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我心里想,大学学中文,不也是很幸福吗?报考大学的时候,王老师又劝我,如果报师大不要报中文系,看作文眼睛太累了。我知道老师有视神经的痼疾,常常头疼,但是,我第一志愿还是报了中文系,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看到我顺口提到的一本书马上就出现在学生的书桌上,看到他们巴巴地站在教室外面看着我改他们的作文,看到他们上课的时候无比信任的眼神……我就似乎看到当年的我,当我投向学生温和鼓励的眼神,当学生演讲紧张时我搂住他颤抖的肩膀,当学生写出优秀作品时我不吝溢美之词……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对王荔老师最好的致敬。
From:华南师大附属中学老师葛菁
1979年我到县城读书,老师做新衣相赠
To:彭惠贞老师
我的小学老师彭惠贞,从1974年到1979年,教了我五年语文且是班主任,整整一个小学阶段。彭老师当时50岁左右,身材属矮,打扮干净朴素,一个人带大四个儿女,从没有听她说起她爱人。她每天就围着我们班转,从不说累,说话带笑,性情温和,和风细雨,很有耐心。印象中她很少对学生凶过,哪怕是班里最调皮的几个同学!彭老师对班里每个同学的家里事情,困难麻烦了如指掌,常常听到她在叹息某某同学家里家务太多了,每天天蒙蒙亮就要起来挑水喂猪,某某同学常常被父母打骂她心疼,某某同学的鞋子都烂了冻得脚皮裂开……
1979年,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学校五七干校(现在的秀全中学)读初中,彭老师非常高兴,她说:“你从农村到了城市,穿衣要像样一点,我亲戚从广州买了一件布料给我女儿,我先去帮你做件衫,开学就可以穿。”那时不知道礼重,也不知道对她说了什么感谢的话,只记得那块布料是暗绿小格子,纯棉挺括,两个暗袋,圆领,穿了好多年!以至现在我还喜欢那种朴素的格子款式。
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关爱一直不敢忘记,如今她90岁了,我有空去番禺看她,她好开心!还念叨她当年教了五年的学生和学生的家人,一个一个地查问学生的近况,一切还好像是1975年时……我是班上继承她教职的唯一学生,最能理解她,做教师,教过的学生如儿女常常挂在心上;做学生,教过的老师就是一辈子的亲人!
From:广州市越秀区瑶台小学校长黄妙贤
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我有了勇气和信心
To:刘键老师
我的初中班主任刘键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这种无私的帮助一直延续了我的整个初中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广附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小学数学上奥数班的我在第一次考试中竟只考到了62分,拿到卷子时我根本不敢抬头看老师。作为刘老师选出来的科代表居然在第一次考试当中刚考过及格线,惭愧和懊恼袭上心头。我偷偷地用手把分数遮起来,老师经过我身边,看了看卷子,笑而不语。之后,老师并没有撤掉我的科代表职位,反而在上课时留意我的状态反应,有好几次在课堂上看到我做对了习题后,特意让我上台展示。我看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更加认真对待数学和科代表这个工作。信心加上努力,我很快便在数学题海中如鱼得水。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参加了广附的奥数班,并一举获得奥数全国二等奖。从刘老师身上,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也悄悄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积极正面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我的教师生涯中生根发芽,使我面对学生时,总是像刘键老师一样,鼓励学生,支持学生,给他们以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From:广州市第五中学老师李志雄
学生眼中的老师
她的话温暖着我的心
To:乐贤坊小学崔杏华老师
俗话说:“好老师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的小学班主任崔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在班上,无论哪个同学生了病崔老师都十分关心。有一次,我在学校上课时发烧了,头热乎乎的,伴随着眩晕,十分难受。这时,崔老师走过来让我趴下来好受些,并摸了摸我的额头贴心地告诉我要多喝热水。崔老师的话就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的心。我现在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小学一年级入学时的场景仿佛还是昨天,崔老师第一次与我们见面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
From:学生霍佳欣
心里烙上了她的“静”字诀
To:六中珠江中学何杏丽老师
她是一个风趣而具有感染力的人,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笑。然而更加特别的是,她从来不用麦克风,课上却不会吵闹。只要她说一声“静”,所有的同学便会安静下来,认真听她讲课。这也成为她的特征,以至于隔壁班的同学都会开玩笑地模仿她说“静”了!现在我们进入初二,何老师却被调到新校区,我们心里早已烙上了她的“静”字诀,特别地怀念。在新的校区,你也会和新班级传授“一字禅”吗?
From:学生高艺修
他从来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
To:广大附中俞明正老师
俞老师是我的书法老师,他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都带有儒家风范。在繁重的初中学业中,很多同学不在意书法课,甚至企图在书法课上做作业。俞老师对那些同学循循诱导:“试想一下阅卷老师一天要批改成千的卷子,一手好字会让老师眼前一亮,脱颖而出的。”听了老师的话,大家也纷纷开始认真听课练字了。不管同学之前的字如何“龙飞凤舞”,他都耐心地一笔一画地示范,从来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让我深深感动。
From:学生王语萱
她嘴角总是洋溢着微笑
To:龙洞小学叶巧珍老师
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善,民主,嘴角总是洋溢着一丝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的微笑,同学们都喜欢她。她上课幽默有趣。有一次,我们在学《刷子李》这篇课文,老师给我们讲解“刷子李”这个标题的结构:“‘刷子’这两个字是指课文中主人公擅长做的一件事,‘李’是一个姓氏,其实可以当做一个外号来理解。我们班上还有谁也可以拥有这样的一个外号呢?”同学们都踊跃地举手发言,很多同学都获得了自己的外号,例如:“球拍徐”“毛笔杜”“游泳邓”。最后,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为一个爱好飞机模型的姓汤的同学取外号为“飞机汤”,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叶老师也跟着笑了起来。
From:学生邹钰铭
怀念那一句“What are you doing?”
To:华阳小学蔡海婷老师
学海无涯,婷心谆谆。英语老师Vicky蔡海婷天天扎着一条马尾辫,上课幽默有活力,当有同学开小差,她不会责备,只是轻轻地问“What are you doing?”那个同学就会马上认真地听课。一堂堂英语课就如此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一个个单词于是深深烙入脑海。Vicky也很负责任,每天早上都来得早早的,监督我们早读与交作业,当某位同学不舒服时,她就会耐心询问情况,会让他趴下休息……感谢您,Vicky带给我们欢乐和知识!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我喜欢的蔡老师,节日快乐!
From:学生梁子墨
这两年来给我力量最多的人
To:东圃小学郭健梅老师
郭健梅老师是一位超棒的语文老师,她还是我们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仪仗队老师,她说话铿锵有力,给人的感觉就是个铁娘子。郭老师在我的心中不仅是个老师,更是这两年来给我力量最多的人。我胆子小,所以郭老师经常鼓励我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南都小记者,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信使团,车陂涌民间小河长……她给我打开了一扇接触和了解社会的窗户。
From:学生张凯音
她每天课余时间都会来找我聊天
To:蒋光鼐纪念小学吴若雯老师
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因某种特殊原因延迟上学,而且也没有分配到校服,我只能穿着平时的衣服上学,这让我在别的同学眼里显得特别另类。加上我胆子又比较小,在学校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流,于是慢慢变得孤僻也不爱说话。吴老师留意到了我的情况,她每天课余时间都会来找我聊天,关心和开导我。在吴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也敢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我非常感谢吴老师能帮助我走出孤僻的阴霾。
From:学生王家钰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收集整理:南都记者 贺蓓 叶斯茗 刘雪 梁艳燕 实习生 高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