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逗了! “神论文”《一个研究生写不出论文的反思》

  原标题:太逗了! “神论文”《一个研究生写不出论文的反思》

  前段时间,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一名研究生,交出了一篇论文,名为《失能的恐惧—— 一个研究生写不出论文的反思》。在文章中,这名研究生探讨自己无法写出研究生论文的原因。这篇论文被贴上网络后,许多研究生感同身受,纷纷表示“怎么没找我访谈”……

  早在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一篇名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硕士论文,就让很多网友大呼神奇。但东吴大学的这篇硕士论文,则更让网友大呼“这也行?!”

  据了解,该论文的作者在摘要中写道“此篇研究是源自于我身为一个研究所学生却写不出论文的反思,我无法写出一篇对社会工作具有价值的论文,于是因缘际会之下,开始用自我叙事的研究方法书写自己无法写出论文的文本,当一篇篇生命故事的文本慢慢地从言语变成文字后,我也从中找到了一些我无法写出我所期待论文的线索。”

  这名毕业生通过论文发现了“从小如何就将自己奴化的过程”,表示这是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最后当他重新回头检视一次这些生命故事后,找到了回家的路。全篇的目录也写入自我生活,像是“我的生活——打工”、“书写的困境”、“好难”、“奴化的过程”等等,从自我内心出发,以自我叙事的研究方法撰写,台媒称“从标题中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考”。

  在论文第四章“书写的困境”内有一节命名为“对话”,写出了许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必须不停地看文献,钻研其中的知识,再通过不停删删减减、与自己对话后才能够熬出一本论文的心路。

  

  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材料

  有网友将这篇论文贴出后,引发了热议。很多网友表示想看看这本论文,因为论文写得非常贴切。更有网友表示,研究生的集体焦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还有一些人通过这篇论文得到了启发。

  论文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说明

  第二章、问题意识

  第一节、我的生活之一——团购

  第二节、我的生活之二——打工

  第三节、我的生活之三——不像研究生的研究生

  第四节、我的生活之四——杂

  第五节、我的生活之五——在生活中社会工作的实践

  第三章、研究方向

  第一节、我的社会工作观点

  第二节、研究方法的寻找

  第三节、研究目的

  第四章、书写的困境

  第一节、好难

  第二节、安静

  第三节、对话

  第五章、误入地狱

  第一节、理想的工作

  第二节、在劳动中的挫败

  第三节、被压垮的劳动者

  第四节、最后一夜

  第六章、柳暗花明

  第一节、旁观者

  第二节、快乐的天堂奴隶

  第三节、劳动者的幻想

  第七章、看见自己

  第一节、奴化的过程

  第二节、主人与奴隶

  第三节、回观我的家

  参考文献

  那么,问题来了,写不出论文的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编特地去搜索了关键词“研究生写不出论文”,得到的结果是100000000个。多少个0,大家自己数一下吧!最后,还有网友总结了写不出论文的四大症状:

  症状一:拖延症造就神速手

  

  看到没有,12天完成硕士论文!再看看分组,“我们都是拖延症”。

  症状二:可能我真的病了

  

  对此,有网友支招:写完啥病都好了。

  症状三:人生没有了意义,要退学

  

  小编觉得这同学的心理承受力还是弱了点,当然更不适合读博了。

  症状四:破罐子破摔!找代写

  

  小编严正告诫你,千万不要这么做!千万不要这么做!千万不要走这么做!

  好了,当你好不容易想出个标题,并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完成毕业论文后,看看下面这些论文,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研究。

  最“美味”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八角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居然被写成了一篇8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经陕师大官方微博发布后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这得用多少只鸡做实验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论文?不少网友称:“不愧是陕西‘吃饭’大学,一道卤鸡都能被研究得这么专业。”而这篇论文也被赞为“最美味的论文”。

  最“无语”论文:《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

  

  该论文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位名叫汪奎的毕业生所写,目的是对网络会话流行词汇“呵呵”建构网络会话结构的功能,以及在具体会话语境中产生的交互语用义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能把‘呵呵’两个字写出一篇硕士论文的一定是强者啊。”随着论文封面照在网上流传,相关话题也引发网友热议。

  最“相似”论文:《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约束OSPF路由方法研究》

  

  据媒体报道,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刘海洋被人举报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举报者称,刘海洋2007年的论文,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硕士生郑久辉写于2005年的硕士论文内容几乎一样,标题更是一字不差。

  媒体曾对比发现,两篇论文只在细节上有一些区别。例如,刘海洋论文较郑久辉论文少一篇参考文献;刘海洋论文正文的字号比较大等。

  最“魔幻”论文:《寻找正义——那条通往魔兽的律法之路》

  

  这篇“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正义——那条通往魔兽的律法之路》,作者署名为“信仰神殿学院”、“暗影牧师专业”的学生“希冉冉”,而整部论文更是长达一万五千余字,全文共分为四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个小节,并附加前言、后记以及致谢词,与大专院校所要求的论文格式几乎完全一致。

  不过,作者自己也在论文的最后声明:“典型的伪论文……无论从结构还是论述上来说都不是论文……” 小编提醒:认真你就输了。

  最“实用”论文:《论石头剪刀布的制胜攻略……》

  

  去年,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者在预印本网站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被国内媒体广为转载。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石头—剪刀—布”的一个制胜策略,引起了网上的浓厚兴趣。

  其实,这是一项经费20万元的跨学科项目“可控实验社会博弈系统中一些非平衡统计物理问题”的成果。21页的研究报告2014年4月21日发表在电子预印本文献库(arXiv.org)。很快,美国的《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5月初,国内媒体也注意到了这项研究。

  据悉,2010年12月起,三位学者开始做“石头剪刀布”的实验。360名大学生分成12组接受测试,让大学生们与电脑比拼300轮的“石头剪刀布”,并且知道自己的输赢多少。

  研究者发现,在玩“石头剪刀布”时,赢家倾向于下一轮出同样的拳、输家倾向于改变。或者说“胜留输变”。认识到这个统计结果,想赢的人就可以针对上一次的胜负和出拳,预判出对手的倾向,增加自己赢的概率。

  最“倍儿爽”论文:《数钱能够减轻疼痛……》

  

  这份研究叫做《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成果还发表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这项研究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一个人若经常想到他所持有的金钱数量,那么他的社交体验,特别是对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感觉,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那么,数钱除了能减轻“心痛”,还能减少“身痛”么?对此,研究人员又做了“疼痛感测试”:在实验中,半数参与者被要求将手浸入温热的水中(中度疼痛),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要求将手浸入热水里(高度疼痛)。测试结果显示,那些之前曾数过钱的参与者所报告的痛感较轻。

  毕业论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写还是不写?写什么?抑或是怎么写?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毕业论文已经成为离校前的最后一道“门槛”了。我们在大学里学了些什么?一份毕业论文当然不能完全概括,但在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那些反复斟酌只为恰当解释一个学术名词的求真精神,那些不断翻阅文献、“啃”参考书目的求实态度,那些拥有大量知识储备后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成果,相信都会成为你学习能力和质量的集中体现。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当你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这段艰辛的求学经历,已然成为你青春年华中点燃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路程。

  转自:不发表就出局 来源:观察者网、愤怒的核桃、中国青年报

  作者:高雪滢 等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