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90后”!她,成为这所高校最年轻的教授!
来源:滨州医学院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校
16岁出国读书,18岁考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程科学专业,22岁在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博连读,27岁取得博士学位,28岁被引进、到岗,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这就是滨州医学院“90后”张晓晴开挂般的人生。
表示,在国外生活学习了十余年,虽然不确定时间和机遇,但自己潜意识里一直是想要回国的。她说,身在国外,才知道自己多爱国。
出生于1992年的张晓晴今年才刚满30岁,年纪轻轻就取得傲人成绩,“教授、博导”的身份,让她在周围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惊叹声四起。而当记者见到张晓晴时,只见她扎着马尾辫、身穿连衣裙,素面朝天,就像校园里一名大学生,让人很难将其与“教授”联系起来。
▲张晓晴(右二)与导师们
十年不松懈 奔走在学医路上
张晓晴告诉记者,由于家人过半从事临床工作,所以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很感兴趣,本科毕业后坚定地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硕博连读。这个专业融合了生物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这也促使她涉猎很广,知识面丰富,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学医难,而取得学位更难。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动力,张晓晴最终为自己的学业画上圆满的句号。每份荣誉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苦。博士答辩是“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张晓晴说,在国外,博士答辩非常难,其中一个挑战就是要连续站4个小时。“当天我从早上8点一直站到中午12点,自述半个小时,然后回答了3个半小时的提问。一走出教室,我的导师立刻将我的书包接了过去,拍拍我的肩膀,说要请我吃饭,那一刻感觉特别轻松,心中的千斤重担一下烟消云散了。”张晓晴表示,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犹如父亲般的导师。
张晓晴告诉记者,在攻读硕博学位时,也面临过很多困难,比如做研究不顺利、写论文有挑战等,有时候会非常焦虑,因为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只学到医学皮毛,所以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一种给自己打鸡血的状态。“后来导师送了我一本书,书名翻译过来叫‘炼金术师’,他说,书里少年寻宝的过程就像我们的人生,会经历各种困难,但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工作,发挥好个人特长和优势,最终就能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张晓晴表示,自己遇到过很多贵人,他们会在她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指引方向,这是多年求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回国后,在张晓晴的积极推动和帮助下,滨州医学院已经成功兼职引进她的导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raig Simmons和加拿大健康科学院Paul Santerre,并协助两位院士成功申报两项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已全部顺利获批。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张晓晴设计建设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目前已经着手开展系列研究。
▲张晓晴(中)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研究
学成归国 科研成果将填补省内行业空白
在国外生活学习了十余年,张晓晴表示,虽然不确定时间和机遇,但自己潜意识里一直是想要回国的。她说,身在国外,才知道自己多爱国。十几年来,张晓晴一家一直住在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附近,步行2分钟就能到。小时候她不太理解父母的做法,提议搬到市中心条件更好的地方住,但是父母说,进了领事馆门就像进了国门一样。所以,在完成一系列研究后,张晓晴和父母一起回到了祖国。
归国后,张晓晴考察了国内多所名校,虽然可以入职更高学府,但是在她看来,在家乡山东、在滨医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力量,她所研究的人工小口径组织血管将有效填补山东省行业空白。
博士毕业后,张晓晴致力于干细胞和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成功建立了以免疫调节功能聚氨酯生物材料支架为基础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生物材料调控免疫细胞推动血管平滑肌内皮组织生成,并在国际顶尖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今,张晓晴在滨州医学院建设了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实验室,她表示,接下来几年将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先将基础研究做好,将平台搭建好,发挥自己在利用生物材料调控免疫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科研优势,探索可降解生物材料调节免疫细胞促进人工心脏瓣膜再生的特点,推进生物材料心脏瓣膜的生成和应用。“心脏瓣膜就像人类心脏的窗户,这项研究中的人工心脏瓣膜相比当前的技术材料而言更抗纤维化、抗钙化,可不断发生降解,尤其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人。”张晓晴讲解道。
▲滨医海归“90后”教授张晓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张晓晴看来,学海无涯,空闲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去翻阅不同的书籍、文献,不断给自己充电。同时,张晓晴也分享了一些观点给时下年轻人,她表示,自己也是“90后”普通一员,“90后”身上有的特点自己也都有,希望年轻人珍惜时光,多做点事、多看书、多思考,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将会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