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
明 清 科 举
1.科举
科举指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2.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3.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为大比。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4.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约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5.殿试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古 代 学 校
1.痒、序
古代学校的名称。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如《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国学、乡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小学和大学两种。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乡学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3.太学、国子学、国子监
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太学,其名始于西周。国子学,晋武帝始设,北齐改为国子寺,隋又称国子监。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设,名称虽异,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如《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古 代 学 官
1.博士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2.祭酒
原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如荀子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齐国的最高学府),“三为祭酒”。汉武帝设五经博士,首长称博士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者。
3.司业
是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4.助教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5.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执行学规等事。
6、提学
北宋时在各路设提举学事司,管理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长官称“提举学事使”,简称提学。
7.学政
“提督学政”的简称,清代始设,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风 俗 礼 仪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牺牲
古代供祭祀用的牛、羊、猪之类。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太牢、少劳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句中的“祖”就是“祖道”,指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指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如《荆轲刺秦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春官·太祝》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稽首
古代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顿首
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1)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2)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如《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