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读了“最牛班委”
作者:晴川
近日,全国和江苏省的公务员面试结果出炉,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班的六位班委集体高分考上公务员,分别被各省市国税局、工商局、人口计生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录取,成为南师大最受人瞩目的班委集体,被称为“最牛班委”。(新闻来源:5月15日《扬子晚报》:
一个班级齐刷刷出现六个准公务员,并且都是班委,确实够引人眼球的。这里面,除了学校教育方法得当,孩子的努力和禀赋必不可少。但我们从新闻中读出来的,似乎只有这两个信息。难道是说,能高分考上公务员的,班干是最主要的因素吗?这不仅是误读,还是在误导。
误读了公考的要求。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不仅考察考生是否有扎实的知识基本功,还考察是否有灵活的逻辑思辨能力等。当然,考生较强的心理素质,也在其内。而且,很好的心理素质,更有利于发挥。但是,这些“考点”,除了平时的积累、锻炼,还有临场即兴发挥的运气成分,但并非班干部专属。反过来想,班干部屡试不第的大有人在,又怎么解释呢?这本身就说明,即便有锻炼、有参与社会的机会,也很难保证公考就能顺利通过。
而对公考误读,还可能误导孩子。孩子正如树叶,学养有深浅,个性有相异,可谓千差万别。而孩子的理想也各各不同。有的孩子希望做研究,有的孩子善于搞外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当公务员,都愿意做公务员。如此放大“班干和公务员”,这就来了问题:一是容易产生矛盾对立,影响班级团结。为争做班干,不仅学生之间很可能出现互相拆台用心计现象,也让不是班干的家长难堪:自己的孩子不能当班干,凭什么呀?于是,社会上的走官等不正之风很可能在纯净的学校之中流行。二是造成校与校之间的恶性竞争。考取多少个北大清华,一定与教育质量有关,但考取多少公务员,却并不能说明教育就有多么成功,最多说明应试能力强,情商高一些。过分强调,明显是有功利目的的炒作之嫌。毕竟高中招生快到了,生源大战在即,这无疑是一块筹码招牌。其三,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最大。一旦在孩子天真的心灵中播下了权力观念的种子,那能发出什么芽?结出什么果?什么年龄就该有什么样,过早成人化,揠苗助长,才是最可怕的事。
当然,为了平衡,学校也可以适当做些变通,比如让每个孩子都有当干部的机会,一周一换,或者一月一轮换,通过班级改革和创新切切实实为孩子着想,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但最关键的,必须清楚,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场所,课堂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多让孩子参与教学,多给孩子发言机会,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多一些拓展思维的活动,一样也能锻炼孩子的胆量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