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气象部门先进集体个人优秀事迹报道特辑

  编者按:

  “五一”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对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获得者进行了表彰,气象部门三个集体和五名个人名列其中;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三个青年集体获得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

  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这些令人骄傲的名字吧——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资料处处长田翠英、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袁玉江、内蒙古气象局科研所环境与气候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涛、湖南省气象台中短期预报科科长何正阳和贵州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科长吉廷艳;

  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获得集体: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台、内蒙古阿拉善盟拐子湖气象站;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获得集体: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数据开发与应用科、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气象室。

  这些集体或者个人的名字听起来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气象工作的最前沿阵地,还是气象灾害的第一现场,亦或是不为人知的艰苦台站,他们忙碌的身影总令人难忘,他们先进的事迹早已被广泛传颂,他们默默奉献的品质早已感染人心。正是这样一群默默奋斗在平凡岗位上却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典型代表,在如今气象事业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再一次为全国气象工作者树起了学习的榜样,立起了前行的标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国气象网将陆续推出以上获奖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特别报道,与全体读者共勉。

  大漠深处立胡杨——记内蒙古阿拉善盟拐子湖气象站先进事迹 

  中国气象报记者马瑞芳 通讯员魏兴杰 李祎雯 倪朝文

  在大漠地区,胡杨的传说流传甚广,说它能活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执著、坚韧、奉献是它的精神特质,而内蒙古大漠深处的几代拐子湖气象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诠释了他们的胡杨精神。

  在这当地人称之为“鬼见愁”的地方,拐子湖气象站的几代气象人告别父母妻儿,孑然一身,来到这里艰苦创业。先后有78人克服吃水难、吃菜难、外出难、就医难、用电难、住房难、学习难、交流难、收入低等重重困难坚守在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职尽责、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自己的青春写下了气象人的精神篇。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拐子湖气象站“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拐子湖气象站成为时代的楷模。

  在大漠戈壁执著坚守

  拐子湖地处沙漠腹地,三面是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南面横亘着举世闻名的巴丹吉林沙漠。拐子湖气象站1959年建站,是内蒙古气象台站中环境最差、条件最艰苦的气象站。但它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担负着区域国家气象信息交换和为祖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国防事业采集气象数据的光荣而重大的任务。

  “沙海茫茫不见边,黄风漫漫不见天,炎热干燥雨雪少,飞禽走兽难得见”,这是拐子湖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拐子湖水资源严重匮乏,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4523.7毫米。最高气温达44.8℃,最低气温-32.4℃;年均7级以上大风天气61天,最高风速38米/秒。

  这里方圆200百公里内常住人口不到20人,生活的动物是蝎子、蚊虫,植物是稀疏的荆棘,剩下就是铺满大戈壁的坚硬的黑石子。在周边100公里内是戈壁上的自然路,最近的城镇是200公里外的额济纳旗。1992年拐子湖所在地乡政府温图高勒苏木搬迁,学校、邮局、小商店撤走了,一周一次的班车停发了,留下的是长年坚守在这里的气象工作者。

  当沙暴天气到来时,全站职工需要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观测员在“人墙”的保护下采集数据。他们每天能见到的是观测场、百叶箱、茫茫戈壁滩和那几张朝夕相处的面孔;能听到的是无线电话读报文的声音。

  气象站所有生活用品都要从200公里以外的额济纳旗购买。1980年1月,站上司机老刘拉着站里的同志和牧民到旗里采购生活用品。上午10时左右,汽车半轴突然断裂,此处距最近的居民区雅干还有39公里。老刘就带领大家顶着6级大风和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向雅干走去。到晚上10时, 大家已筋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心急如焚的老刘发火了,对众人连踢带打,逼着大家走。多年在沙漠地区生活的经验告诉他,只有走,才有生的希望,否则只能等待死亡。就这样,走到黎明时分,看着距离雅干只有500米了,但大家浮肿的双腿已经迈不开步,只凭着为亲人、为未竟的事业活下去的意志坚持着一点点地向前挪,直至被人发现。

  1995年7月,戈壁滩上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站里的车出行到40公里处抛锚了。一行5人只好钻在汽车底下等着。因为在极其干燥、酷热的戈壁滩行走10公里,很容易脱水而亡。等了两天两夜后,备用的干粮吃完了,汽车水箱的水都被喝干了。直到第三天下午,已进入半昏迷状态的5个人最终被路过的邮政混合班车救起。

  站里的生活用水仅靠一眼土井,含氟量严重超标,由于常年饮用劣质水,年轻职工都患上了胆结石、肾结石和前列腺炎等疾病。遇有恶劣天气时,车出不去,菜买不回来,只能泡干菜来应急;白水煮面、辣酱拌饭是常事。长期工作在这里的职工由于营养严重缺乏,加之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水质太差等原因,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

  在这里患小病可吃点药扛着,大病只能到旗医院治疗。如果患了急病,特别在夜晚,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茫茫戈壁夜晚没有参照物,车辙印不清楚,司机极易迷路。

  拐子湖周边没有移动通信信号,没有互联网络,与外界很难联系,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并不可怕,但让人感觉窒息的是无尽的寂寞,职工除聊天之外,就是听收音机。站里靠风力、太阳能、油机发电,因功率有限,只能保障业务用电,即使在40℃的高温天气,也不会有转动的电风扇,看电视是近两年才有的事。

  在默默奉献中创先争优

  长期以来,拐子湖气象站的党员始终是一面旗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艳。2003年春天,当SARS病毒袭卷而来的时候,拐子湖气象站党支部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全体共产党员留下来坚守岗位,其余职工放假回家。当时的党支部书记、站长不慎被一种在当地被称为“八叉”的毒虫咬伤,由于无法及时出站治伤,伤口流出脓血,脚肿的像馒头一样,鞋穿不了就光着脚,和大家一起顶着40℃的高温扫石子、拉沙子,按时完成了自动站建设。至今他的脚伤一直没好,每到春天还会复发,肿痛流脓。

  2004年春节,时任站长连续第3年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选择在拐子湖过年。正月初二上午,在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后,他却选择了沉默,忍着巨大悲痛坚守在岗位上。他说:“我是站长,这里也有我的兄弟姊妹,这里还有我放不下的工作。”

  拐子湖站一直是男人的天下,直到1998年,一位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女与男朋友从气象学校毕业分配到这里,成了唯一的亮丽“风景”。

  在拐子湖工作的11年里,这位女同事没穿过一次裙子,她尽量把自己融入到男人的世界中。后来她结婚了,怀孕后妊娠反应很重,当时站里人员紧缺,一直坚守着,直至临产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生产时由于胎位不正,不得不做剖腹产手术,母女俩差一点下不了手术台。

  孩子生下之后放在额济纳旗婆婆家照顾。在孩子9个月的时候,她从站上回家,孩子已不认识妈妈了,她哭了。后来她就把孩子带到站上,每当观测时,便将孩子放到沙堆上。2008年,她调出拐子湖,同事说她会打扮了,她说:“我已经过了最爱美的年龄,缺少同龄女人的魅力,但是我感觉为事业做出奉献是值得的。”

  在创新进取中实现一流

  53年来,拐子湖气象人就是在这“死亡之地” 以满腔的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站各项业务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盟乃至全区先进行列,这里曾获得全国双文明建设优秀集体奖,全国、全区及全盟气象部门先进集体,这里有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章获得者,有全国、全区优秀测报员的获得者,这里更有为 “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感谢信。

  2009年春节前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带着局党组的深切关怀看望长期坚守在拐子湖的职工。沈晓农含着热泪说:“谢谢大家!我们会尽快改造拐子湖气象站!”

  2010年,拐子湖气象站综合改造竣工,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面来的人为他们工作生活条件改善而高兴。一栋漂亮、整洁的800平方米办公及职工公寓楼拔地而起;80多公里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南北;新建的60千瓦风光互补电站,满足了站内工作和生活用电;新修的蔬菜大棚、新打的深水井、新建的燃油锅炉让职工吃菜、用水、取暖、洗澡不再发愁;电视、电话、互联网、阅览室、活动室,交通工具一应俱全。国家又将艰苦气象台站津贴标准提高了8倍,这些举措,为拐子湖气象站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流台站更需一流服务。小环境彻底改变了,但这里的自然环境状况无法改变,他们仍然须一如既往地发扬胡杨精神,履行自己的使命。

  (责任编辑: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