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为祁连

  甘洒热血为祁连

  ——张学龙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学龙,男,中共党员,汉族,现年54岁,甘肃省张掖市人。连续33年坚持在祁连山科研一线,从事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工作,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第五届甘肃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甘肃省最美人物”、“张掖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张掖市十大英才”、“张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新时代典型,2016年至2017年以来,他先后在张掖市各市支部门以及各县区巡回演讲近50场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强列反响。

        他先后参加了国家林业局“七五”重点课题《祁连山水源林效益的研究》及国家林业局“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等19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由他主搞的森林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等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奖一项。他所完成的科研成果,从理论和技术上探讨解决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建设中所急需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为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超前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与结论,对于开展祁连山森林经营管理、开展森林抚育、森林病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己在《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10—2020)中应用,同时研究结论还应用于《张掖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实施规划》(2011—2020)。

        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祁连山这座母亲山。他用始终如一、风雨无阻的的品质在平凡的岗位做不了不平凡的事迹。

        “头一天新鲜、第二天荒凉、第三天就想爹和娘”,这是当时林区生活的真实写照。寺大隆位于祁连山腹地,山大沟深、人烟稀少,连照明都还是原始而古的煤油灯。夏日山洪暴发,把路冲成沟壑,冬天大雪封山,交通堵塞,无法通车,少粮无菜更是常有的事,工作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和同事们起早摸黑,穿梭在海拔2600米-3800米观测区,饿了吃干粮,渴了就喝雨水吃冰雪。观测工作的连续性和时间性很强,往往清晨出发,黄昏才能回到驻地,每天徒步翻越20多公里的山路,而他每天不论多晚回到驻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内业、整理数据,然后再生火做饭。

        1985年9月8日流域内降了一场大雨,又是观测时间,他和往常一样清晨出发,沿海拔2600-3800米的观测网线观测。这场降水和以往不同,海拔3000米以上全是厚厚的积雪,道路难行。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段,灌丛密布、乱石林立。当他在3800米处最高一个观测点进行采集数据时,山项石体滑落,滑落下来的巨石压在他腿上,整整把他围困了24小时,至到次日同事们赶来把他救出同,此时他己面无血色,气息奄奄。事后,同事们在他的背包内发现了他写的遗书,除了交代后续工作以外,其他只字未提。伤愈后,他依旧回到了眷恋不舍的深山,继续着他那未完成的事业。

        科学的道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他钟爱他的事业,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由于长期连续的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废寝忘食,2013年8月初,他深感身体不适,他依然忘我工作至到连续腹痛,令他夜不能寐,感到难以支撑,经张掖市医院检查,查出患有胃癌,大夫要求立即手术。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首先想到的是很多绿洲论坛相关的材料需要完成,他隐瞒了病情继续坚持工作,至到8月16日突然休克在工作岗位上,幸亏单位领导和同事发现及时并送往医院抢救,但病情十分严重、极其危险,最好的结果是生命只能延续5个月左右,最坏的结果是下不了手术台……

        他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手术的阵痛、术后的煎熬,都没有难倒他,人们看到的是手术后第三个月,他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至今。

        这位农民的儿子,谦和而朴实无华。当年刚到祁连山工作伊始时的历险没有让他退缩,而2013年病魔的生死考验也没有让他停下为科研而奋斗的脚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祁连山科研一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之所以能风雨无阻、始终如一地坚持33年,正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