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没扔掉课本的人,多年以后都被自己笑哭了
高考结束那天,他回到教室,站在窗前把课本撕成碎片,纸片飞扬,犹如下雪。学校没有毕业典礼,他用这种“仪式”,和12年的应试教育一刀两断。
大学毕业前夜,他把四年用过的课本全都卖给了收废品的大叔,拿到钱后,和寝室兄弟们在烧烤摊喝到了凌晨三点。
那时的他,不是不明白青春终将离他而去。所以,他珍惜过校园里夏日的晚风,珍惜过骑单车时看过的夕阳,珍惜过散伙饭上的冰镇啤酒。
只是,他从未把课本看成青春的一部分,甚至是青春的反义词。撕掉它们、卖掉它们时,没有任何留恋。
直到多年以后,微博上突然刮起一股晒课本涂鸦的热潮,一时间杜甫很忙,诸葛很亮,他一边看,一边笑。
笑着笑着,他这才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个课本涂鸦狂人。
于是,那些曾被他看成是负担、累赘的老课本,竟然也让他的嘴角泛起了笑容。
他不再记得三角函数的解法,却记得自己给陈胜吴广装备过AK47;他无法再完整背诵《离骚》,却记得自己给秦始皇配过墨镜。
如果说在过去的照片里,能够找到他少年时的脸庞;在过去的老歌里,能够听到他少年时的情绪;那么,在过去课本的涂鸦里,一定能够找到他少年时的狂想。
那是他对枯燥应试教育的对抗,闪烁着少年时代的自由之光。
他很后悔,当年那么轻易地抛弃了那些老课本。不论他的那些涂鸦多有创意,多么天马行空,他却再也无法晒给别人,只能独自回忆。
他的后悔,成为我们向各位同学征集课本涂鸦的动机。
不论是学霸还是学渣,谁还没对课本动过手脚呢?
这些涂鸦,原本都是很个人的记忆,但被晒出来之后,它们就不再是我们的小秘密,而是能够让我们一起回忆青春。
在又一年高考结束之际,就让我们在这些涂鸦里,回忆我们那为了高考而奋斗的,漫长而又短暂的年少时光吧。
蹦迪班课本涂鸦作品展
脑花
高中生物学到遗传病,教科书上印着一个男孩,佝偻病还裸体,我就想给他穿上(品如的)衣服,顺便把腿修直。后来老师收教科书,他们就看到了......
SJN
中学时喜欢上了嘻哈,当时HipHop还没烂大街,班里基本没什么人听。我只能走在街上,看穿着寻找同好,跟找地下党似的,能遇到就巨高兴。
“杜甫很忙”那阵,我也受到感染。有一次背完书,一边听着歌,一边就把杜甫老师给涂成了嘻哈潮人。
gunrose
那一年《流星花园》很火,我没看,我更喜欢追《刘老根》。不过我很喜欢里边那首《情非得已》,原因当然是因为有了喜欢的女孩子。
中考前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还不刺眼,我看着英语课本里的李雷和韩梅梅,又偷偷看了看低头认真做题的她,不自觉就在课本上画了一个小丘比特。
那个下午真美好啊,我当时想时间就停在那里多好。
时间当然是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
前几天,她在朋友圈里晒了她的结婚证件照,我为她默默地点了个赞。
一个syq
高中政治课上,无聊得不行,我不想45分钟里一直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不能干别的,就画下了这些涂鸦。
那时喜欢听五月天,就把这首《这个世界》的歌词抄在了课本上,然后就随手画成了这样。
当时还特别喜欢看日本漫画,鸟山明的《龙珠》是启蒙,然后就是高桥留美子、福星小子什么的 。看着看着自己也照着画一些。
还有一些涂鸦,灵感来自郑渊洁的《童话大王》,他的很多故事都很叛逆,堪称我的启蒙老师。
Bzd
很怀念学生时代,只是时间久远,很多东西都找不到了。这是我8年前的作品,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孟子。
我是一名写实派选手。
大一公共课,上课时实在无聊,就给课本加了几张插图。
——
青春是充满矛盾的,上课时,我们看似是在认真听讲,但很可能心已经飘向了远方。
趴在教室后窗暗中观察我们的班主任,只能管住我们的嘴,却拦不住我们那永远躁动的心。
少年时代的狂想,越是受到压迫,就会越容易反抗。而在课堂这个水深火热之地,课本涂鸦就是我们最擅长的“抗争”。
就是不服老
这瓜保熟,你买不买?
战斗民族的学生们确实生猛
霓虹国中学生的杰作
这些“抗争”,不是针对杜甫、针对孟子、针对马克思们的,只不过当我们想涂鸦的时候,他们恰好出现在我们眼前而已。
这些抗争,有我们对无聊课堂的消解,有事后看起来会脸红的伤春悲秋,也有会让自己惊叹的创造性恶搞。
同时,在岁月流逝里,那些看似再无用处的老课本,早已洗去了枯燥、沉重的课堂记忆,不再有“背诵全文”的恐怖,甚至成了回忆童年与青春的特殊坐标。
上小学的第一天,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你或许清楚地记得,翻开语文课本后,那张“欢迎新同学”的插图。
还记得在课堂里学的第一首唐诗——鹅,鹅,鹅......
然而,现在你搜索小学语文课本,想要昨日重现时,看到的结果只能让你感叹时代的天天地翻覆......
到了中学,青春期的序幕总是会在某一天突然拉开。而英语课本里的李雷、韩梅梅还有Jim,仿佛就是我们的前后桌,与我们一起度过了那段懵懂时光,回想起来总是亲切无比。
李雷和韩梅梅,在那三年里只有简单的眼神交流,对话也多是介绍自己、借块橡皮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只言片语。但课本外的我们,却相信他们和自已一样,心里充满悸动。
高考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再想起过李雷与韩梅梅。直到大学毕业那年,很多人在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那首《李雷与韩梅梅》,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往事如河流般奔涌。
我们这才知道,在最新的英文课本里,韩梅梅结婚了,老公不是李雷,叫林辉。而李雷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至今依然单身。
韩梅梅的两个孩子,在李雷的班里读书。而他们的名字——Lin Keke(可可)和Lin Xixi(惜惜),让用过当年那套教材的我们,在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人生后,更加感叹“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些被要求背诵全文的文言文,你可能只记得里面的几个经典金句了;那些一度背得滚瓜乱熟的数学公式,你可能把它们的解法全都忘了;但你却始终不曾忘记,在课本里涂鸦时的灵感与心情。
时间不会为谁停留,但也不会带走所有。
就像这些涂鸦,永远留着我们少年时的模样。
所以,请告诉那些准备抛弃课本的毕业生们,别把那些日后会闪光的记忆,也随手扔掉。
THE END
欢迎留言,来聊聊你最喜欢谁的涂鸦
长按二维码关注蹦迪班长
一起Disco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