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我们的新时代心灯常明 薪火相传

  

  山路弯弯,竹林依依。即将退休的某旅一级军士长杨著贤最后一次来到导弹阵地。驻训官兵早已整齐集合在阵地入口临时搭建的讲台前,期盼着这位深受大家尊敬的老班长讲最后一课。

  “三十多年前,我参军来到这里当工程兵,和战友们一起建造了这座阵地……”听着听着,上等兵李宇腾好奇地举起了手:“班长,从工程兵到导弹兵专家,您没少吃苦,就没想过离开这山沟沟呀?”

  听到这个问题,杨著贤眼神微凝,慢慢转身,拿出一盏老式煤油提灯——这是他为这堂课申请的一件特殊“教具”。灯身上的防风罩油漆斑驳脱落,提手和裸露的地方已经因生锈变得黝黑。有眼尖的战士认了出来:“这是旅史馆的那盏灯!”

  

  杨著贤点点头,接着讲起了这盏灯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旅队的前身某工程团来到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深山,每天肩扛风钻、铁镐,步行数公里进场昼夜苦战。初来时施工阵地不通电,官兵们就搬来40千瓦发电机,接上电灯泡使用,而烟尘大、地势窄的地方,用不了电灯,这种带防风罩的老式煤油灯就发挥了大作用。

  微弱的灯光下,官兵们一锹一镐开山碎石,有人手敲裂了,有人被尖利的岩石划破了腿,铿锵有力的敲击声在耳边长久回响。除了枯燥苦累的挖沟掘地开渠,还伴有塌方、泥石流危险,泡在泥浆中施工更是家常便饭。官兵们足足干了三年半,终于用钢铁般的意志挖出了进山坦途。

  在一盏盏煤油灯的见证下,许多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大山。负责贯通阵地坑道的一个营,全体官兵浴血奋战七八年,先后有十几人牺牲。某连连长胡定发,就是在施工现场突然遭遇塌方,为国防建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是咱们旅最后一批当过工程兵的导弹号手,也是听着这些故事成长起来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先辈们都能把大山挖通、把坎坷踏平,如果保持这样的干劲,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呢?”杨著贤眼角闪烁着泪光,看着讲台前年轻官兵可爱的面孔,他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眼前浮现起他的班长当年讲述这些往事的场景。

  入伍第三年,杨著贤所在单位由工程团就地转改为导弹旅,担负新职能的官兵没有忘记数十年的艰辛创业历程。在旅史馆醒目位置,他们放置了施工阵地搬来的碎岩,并且找来推车、风钻、提灯等工具,复原了当年开山场景。

  对杨著贤来说,当工程兵的经历虽然不长,却塑造了他贯穿整个军旅人生的品格:如山的坚毅、沉稳和刚强。服役的最后两年,杨著贤经常走进旅史馆,除了看一看熟悉的老物件,他最爱翻看的是一本名为《巍峨丰碑,辉煌历程》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由数十名曾在单位服役的老兵联合编撰,是旅队特别珍藏的一部精神“宝典”。

  “曾几何时,先辈战塌方、斗顽石、穿涵洞、过暗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攻克座座高山,填平无数沟壑,为我们打造出砺剑建功的基石!”2020年6月,这本回忆录被老兵们寄到旅队,政委韩凯通读全书后,找来杨著贤:“老杨,这本书可真是宝贝啊!一定要将书中故事讲给大家听,将先辈精神传承下去!”

  

  带着这本回忆录,提着那盏提灯,杨著贤开始了题为“党史馆里讲党课、军史馆里话军魂”的教育巡讲,他将工程部队的往事凝练成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劲旅在锹镐的铿锵凿击声中崛起,导弹在钻机的轰鸣中腾飞……在杨著贤的娓娓讲述中,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历史的养分如涓涓细流沁润官兵们的心田。他们通过倾听学习,将老一辈工程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格逐渐融入血脉,发扬光大。

  临近退休还有几个月,杨著贤所在营突然接到命令,到艰苦地区执行某重大任务,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出征仪式上,旅领导与他握手拥抱,大家都知道,这个骨子里刻着大山般性格的老兵,即将重新出发,将最宝贵的时光奉献到新的战场。

  心灯常明,薪火相传。完成任务回到单位,杨著贤专程来到旅史馆,站在“英模录”前久久凝视。回去的路上,迎面走来数十名刚下连的新兵。他停下脚步,满怀期冀地望向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那穿越时空的寄望,尽付不言……

  作者:辛培虎

  播音:刘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