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

  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1.48万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2亿元,开展各类培训469期……去年年底,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扶贫专项工作交流活动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晒出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的账本。

  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1.48万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2亿元,开展各类培训469期……去年年底,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扶贫专项工作交流活动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晒出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的账本。

  “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排头兵,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扶贫方式。”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曾在会上这样说道。身处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各职业院校如何在精准扶贫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精准帮扶助力寒门学子

  “叔叔、婶婶,这2000元是我在餐厅当服务生挣的。”每次顶岗实习,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7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余丽花都会将所得报酬汇给远在云南老家的叔叔。余丽花的家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从小失去双亲的她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叔叔家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也是重点扶贫户。

  2017年,教育部出台《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浙江对口云南边境山区德宏州和临沧市,开始接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子女,并为其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

  就是这样一个契机,改变了余丽花的命运。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来德清习得一技之长。去年5月,进入毕业实习期的余丽花到德清一家度假酒店当服务生,每个月包吃包住,薪酬2500元,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自2017年起,德清职专共接收“云南班”学生168名,他们是中央提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后,德清县启动对口帮扶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工作的受益者。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云南班”工作小组,全面负责“云南班”学生的教学、生活。考虑到“云南班”学生家境贫困,学校还利用双休日推出“半工半读”“学校+社工”等教学新模式。“从扶上学到扶就业,从学得好到用得上,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职教扶贫的靶向变得更为精准,措施更为到位。”德清职专校长周武杰说道,“我们期待依托学校的资源优势,不仅能让‘云南班’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更能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浙江,不少职业院校都设有这样的“特殊班级”,专门招收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子女。据悉,浙江先后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藏那曲市、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海西州、吉林省等地签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落实协议书》。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是激发贫困学子内生动力、直接解决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持,浙江职业教育要担起帮扶的职责,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子女切身感受到东西协作政策带来的优势作用。

  技能扶贫要“及身”更要“入心”

  从浙江长兴到云贵,跨越2000多公里,旅途36个小时,这是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条家访路线。1月3日,由副校长钱柏良和3名教师组成的家访团队,护送“云贵班”学生踏上了回家的路。1月4日傍晚,云贵学子全部安全抵达家中。1月5日,教师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启了这段有爱的家访之旅。

  “只有了解他们,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决定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钱柏良不无感慨地说道,“越深入了解这些云贵学子,越为他们的懂事而心疼,越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深入大山,一路上教师们体验了路途的漫长与艰辛,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真诚与热情,更体会到了自己肩上那份深深的责任与使命。

  技能扶贫要“及身”,让贫困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得以一技傍身,成为有用之才;更要“入心”,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关爱和鼓励……这是近年来浙江各职业院校在精准扶贫中达成的共识。

  去年10月,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结为“亲戚”。16名学生成为人民职校2019学前教育台江班学生。火车站接站、生活用品采购、寝室布置……为了让学生们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台江班班主任章彩华带着学校的党员教师一直忙碌着。在之后的一年里,这些党员教师将以“二对一”结对的形式全方位关注台江学子的学习和生活。“她们千里迢迢来到杭州求学,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她们,和她们一起收获成长的喜悦。”章彩华说。

  为了让延边学子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宁波这座城市,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双休日、节假日系列活动。去年年底,学校专门开展了一场“藏书文化”研学之旅。走进历史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参观宁波教育博物馆……过程中,延边学子增强了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到宁波,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这样的求学环境很舒心,毕业后我想扎根宁波,做一个‘新宁波人’。”一名延边学子这样说道。

  多方联动注入“造血基因”

  从2015年到2019年,短短几年时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电梯班”将193名贫困学员培养成电梯技工,其收入直接带动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培养一名技工、脱贫一个家庭”成为现实。

  甘肃省会宁县大沟乡刘沟村的丁文祥是第一批受益者。2015年6月,丁文祥进入“精准扶贫电梯班”,通过各项考核后入职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很快,丁文祥成长为分公司的骨干,并于2017年10月转岗成为调检技术员主管,独立负责甘青宁分公司的电扶梯调检技术工作。“现在我一年的收入比原来整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还要高,全村人都羡慕我有机会能来杭职院学习电梯技术。”丁文祥兴奋地说道。

  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电梯安装与维修技能人才,约需1万元,这对丁文祥这样来自贫困地区的学员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依托浙江省电梯人才培养联盟,一方面,政校企三方合作,为学员筹措学习、生活经费;另一方面,学员与企业确定定向培养意向并签订协议,实习结束并通过技能鉴定的,直接进入国内排名前十的电梯企业就业,学员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工作城市。

  从“输血”到“造血”,从“分享”到“共享”,从“分散”到“组团”,从“自主行动”到“系统推进”,浙江职业教育努力构建精准扶贫新格局。

  近日,宁波市职业教育对口协作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黔西南州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新市民班教师全覆盖培训开班仪式,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宁波和黔西南州两地同步进行。以宁波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培训中心将整合宁波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质培训资源,建立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产教融合项目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开放平台。“职业教育要为消除贫困这个全社会共同的愿景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实践中创新扶贫思维,构建扶贫新模式,成为扶贫路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宁波职教中心校长傅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