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应给孩子补上一堂真实的“理想课”
武汉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豪。(4月8日《楚天都市报》)
我的理想,大概是中国所有小学生都必须经历的一道作文题。遥想当年,同学们的理想大都是科学家、医生、老师等几个行当,当时社会还没有今天这么开放,人们接触的事物和信息非常有限,更不要说整天只知道读书的学生了。事实上,就算我们的理想是“科学家”、“医生”,内心也并非真的这么想,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没有风险的选择,作文比较好写,容易得高分,并且免受别人的嘲笑。
社会在发展,理想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今的孩子可以毫不顾忌别人的想法,大胆地写下自己的理想是吃货、土豪,不会有人再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承认,在说真话这一点上,今天的他们比当年的我们进步了很多倍。尽管在今天,吃货、土豪跟主流价值观仍然有出入,但最起码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社会越来越宽容、思想更加多元化的一种表现。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在“理想”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对于学生想当吃货、土豪,有老师认为与课本弘扬的时代精神不符,有老师则认为这种接地气的理想应得到重视,尽管有争议,但显而易见,我们的教育还是习惯于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衡量学生的理想,试图分出是非对错来。然而我们都知道,“理想”其实是个非常个人化的概念,它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本没有那么多的宏大叙事。
对于“理想”,我们的教育长期误读。现在的孩子想当吃货、土豪,与我们当年想当科学家、医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被“成功学”所绑架。在那个时代,科学家和医生是最体面的职业,被视为一种成功;在今天,无忧无虑地当个吃货,或者成为挥金如土的土豪,同样是一种成功。在小学生极为有限的认识中,他们并不知道理想意味着什么,只知道理想就是成功。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成功,更多的人最终都是“路边鼓掌的人”,享受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平和地看待别人的成功——这本来就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台湾一名大学校长的儿子,在读完哈佛博士之后,跟他的父亲说,“我做到了你的所有要求,我不再欠你什么,现在我要当一名最好的厨师”。他的父亲没有失望,反而为他感到骄傲。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许多孩子缺的不是“理想”,而是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自我意识,以至他们的很多想法都是大人的想法、社会的想法,甚至他们都不知道“理想”究竟为何物。我们的教育理当好好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