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尊心每个学生都发奖状 奖状意义遭质疑

  本报1月29日讯(记者 常学艺) “今年拿了几张奖状?”每年春节,孩子们都会被家长问起此类问题。29日,记者了解到,绝大部分小学生都带着至少一份奖状回家,奖项设置也是五花八门。有家长认为,孩子拿到奖状虽很高兴,但人手一张,也让奖状失去了意义。

  “现在都讲究鼓励教育,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高高兴兴回家过年,我们班所有学生都有奖状。”德州市实验小学的宫老师说,奖项设置有很多,数学状元、语文状元、进步小明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年等,基本都是针对孩子们特点给予相应奖状。

  家长觉得奖状失去了表彰意义,而学校在发奖状时也同样矛盾。长河小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以前放假时,学校的学生全部都有奖状拿回家,但今年并不是人手一份了,“大部分学生都有奖状,奖项也设置了很多”,张老师说,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学校在如何发奖状这件事上很矛盾,每个学生都有奖状,就让奖状失去了意义,但如果只有部分孩子有奖状,又担心没拿到奖状的孩子会失去努力的积极性或是伤了自尊心。

  “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放假有一张奖状是很光荣的事情,还经常拿出来炫耀。但现在几乎人手都有奖状,奖状价值大大缩水。”家长张强说,时代在发展,学校给所有孩子发奖状是一种进步,应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