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万元学前班:值不值得上?(图)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愈演愈烈。眼下,小学报名虽还没开始,准小学生的家长们已经变得不淡定,开始琢磨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咨询哪里的培训班比较好。更有不少家长早已行动,提前退园,将本该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转到培训机构中的“学前班”里突击打造,期待孩子入学后以此优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一时间,各培训机构也争相抢滩幼小衔接教育市场,这家培训机构宣称学满一年,孩子能实现剑桥英语一级过关,那家教育机构则说,他们教的知识点达到小学二年级的深度,保证让孩子信心满满,平稳过渡。然而,“抢跑”有无必要?效果是否能如家长所愿?

  [走访]

  学前班

  成了“香饽饽”

  报名需提前一年

  魏女士的女儿今年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大班了,而这段时间,孩子下学期是接着在幼儿园上,还是去外面的培训机构上学前班,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我们大班不上了,出去上学前班,提前让孩子适应下小学生活。”“我们也报完名了,双语的。”“现在还能报吗?貌似都已经报满了吧。”看到微信群里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魏女士开始觉得心里发慌。“我们没报上名,上不了了。唉!之前老想着孩子才上中班,也没着急这事儿,谁知道这学前班这么火。”

  学前班也叫幼小衔接班,如今,各大培训机构的相关班级都成了“香饽饽”。

  “学前班还能报名吗?”“都是哪的老师在这里任课……”周末,记者在位于河西区环湖中路上的一家培训机构看到,不少家长都前来咨询学前班情况,令家长们感到无奈的是,虽然才刚刚4月份,暑期的拼音班、识字班以及秋季开学的整年学前班都早已满员。

  “现在肯定是报不上了,都要提前一年报名,就说今年9月份开学的学前班,我们是去年10月份开始招生的,去年年底就招满了,现在再报家长们只能拿号排队,要是有退的再补上。”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河西区隆昌路上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年秋季入学的学前班还只有五六个班,近一两年报名家长众多,一下增至10个班,去年10月份刚开始报名没多长时间就全部满员。

  提起为孩子报读学前班的经历,市民王先生也是一脸无奈。王先生早在去年6月份就为孩子选定了离家不远的一个学前班,咨询后得知10月16日早上9点开始报名。王先生虽然预料到报名的人多,以为上午去就行,没想到差点没报上。“我11点到的,当时名额就不多了,下午去就报不上了。”招生老师告诉她,2016年秋季班计划招收90个孩子,很多家长头一天晚上就过来登记了。

  记者走访发现,在本市面向少年儿童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比较热门的学前班品牌有十四五家,其中大部分都不止一个学区。课程设置上有短期的暑期班、半年班和全年的秋季班,其中,家长们关注度最高、报名人数最多的就是秋季班。记者采访得知,秋季班学制为10个月,包括餐费、学费、杂费在内,大部分培训机构的费用在2万元左右,一些有外教的机构收费要达到3万元,而即使学费高昂也没能挡住家长追捧的脚步。在今年开设的秋季班中,这些教育机构,最少的,招了4个班,每个班25个孩子。多的,开设16个班,每个班30个孩子。而即使如此,还有不少家长因出手太晚被拒之门外而懊悔不止。

  本版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刘耀辉 摄

  [调查]

  学前班里教什么?与小学一年级十分相似

  “提前学都学什么?”这是几乎所有到培训机构咨询的家长都会问的问题。“与小学接轨,提前接触一年级知识,让孩子有准备的入学,建立孩子自信心。”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会给出类似的回答。

  那上课形式和学习内容到底是怎样的呢?

  记者在位于南开区的一家培训机构了解到,学前班的作息与小学一年级十分相似,上午8点之前到校,下午4点半放学。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语文包括拼音和识字两部分,数学除了教10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思维训练,英语则以剑桥英语学习为主,同时还有绘本阅读,除此之外,每周还有一节外教课。

  “在我们这学习一年,孩子可以掌握300多个汉字,100以内的加减乘除,剑桥英语一级过关。”提起学习效果,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此描述。

  “跟小学一样,每人有一套固定的课桌椅,上课时,老师要求孩子在座位上坐好,认真听讲,放学回家给布置作业,孩子完成后,家长要检查、签字,第二天,老师在课堂上也要检查前一天学过的知识。”一位正在上学前班的孩子家长介绍说。

  那教材又用的是哪套呢?记者走访发现,学前班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所有机构都是根据自己授课内容自己整合的一套教材。如同上一年级一样,孩子来上课,每人发一个书包,里面装有各学科的书,但这些书是外面买不到的,都是各培训机构自己编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并没有统一的学前班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学什么,怎么教,全凭培训机构自己的主张。采访中,培训机构都表示,教材是由资深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编撰,但这个团队有多资深?编撰的教材是否科学却无从考证。

  再有就是师资方面。目前学前班的师资分为两大类:一是年轻专业型,二是经验型。一部分培训机构主打年轻老师,宣传说这些老师学历高、教学活泼、理念创新。还有的则主打名校退休教师,以几十年教学“经验”作为杀手锏。但不管是哪一类,都不是按照现行大纲教学的专业老师。因此,教孩子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否准确、正规有待考证。“有的老师都退休好几年了,她的‘经验’教小学生都不一定合适,更别说教学龄前的孩子,毕竟教学大纲也会时常调整,退休几年的老师对现行大纲不了解,反倒会教错了。”一位小学老师表示。

  [声音]

  面对火爆的市场,家长、教师这样说……

  家长方——————

  上不上学前班,可分为“三大流派”

  焦虑型  不提前学孩子就会跟不上

  “我们本来也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可是身边熟人的孩子都在上学前班,我家小孩不上的话,以后上学后能跟上老师和其他同学吗?要是孩子自尊心因此而受到打击了怎么办?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就糟了。”家长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说,顾虑到这些问题,经过多方打听,她还是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的学前班。“主要还是形势逼人。”另一位家长李女士说,听“过来人”介绍,不提前学拼音、算术,孩子入学了会很吃力,只能再到外面去天天补课,“孩子累不说,家长更操心。”

  抱怨型  民办小学面试家长压力大

  “王老师做了9朵小红花,李老师做的和王老师一样多,那么这两位老师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呢?”这不是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题,而是网传的天津某民办小学入学时的“面试真题”。据了解,虽然公立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但民办小学的入学竞争还是很激烈,除了简单的加减法以外,认字、看图说话,简单的英语会话等都可能成为入学面试的热门考题,有的小学甚至还会考察学生的艺术特长,时事新闻等。“朋友圈转的那些小学面试题和熟人告诉我的题,如果不上学前班,光靠幼儿园学的那些,我家孩子肯定不行。”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冯女士现在是“备战状态”——除了送孩子去学前班以外,还会在家里进行模拟面试。“就是担心孩子到时候发挥不好。”

  反对型  “提前适应”就是拔苗助长

  “我不愿意让孩子提前上学前班。”金女士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位工作10年的初中英语老师,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她这样说道,“没到上小学的年龄,非让孩子学小学知识,这本身就不符合孩子身心特点,和拔苗助长有什么区别?”

  此外,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提前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每天作业量也不小,压力会比较大。“昨天看见邻居家的孩子对她妈妈说,不想上学前班了,想回幼儿园去找原来的朋友一起玩。看着她这么累,我更加坚信让孩子留在幼儿园读大班是个正确的选择。”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说。

  低年级教师————

  “提前学跟没提前学的,没多大区别”

  对于上不上“学前班”,家长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作为孩子上学后的教育者,老师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据南开区五马路小学李艳老师介绍,她的班上的确有一半的孩子上过学前班,“有的直接跳过大班上的学前班,有的是上完大班暑假再上短期的衔接班。这些孩子在刚开学时的确有优势,接受知识的速度挺快的,零基础的孩子在幼儿园接触了一点拼音,但自己写的话会慢一些。”河西区恩德里小学的王雪老师是一位二年级的班主任,她也认为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在开学后的最初阶段知识掌握能力比没学过的孩子快。“不能否认,提前在集体的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课堂,给孩子一个缓冲的过程。”王老师说。

  但是,采访中两位老师都表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零基础”的孩子显然更具潜力,而且随着开学时间的增加,提前学过的孩子也会慢慢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大多数学前班是私人设立的培训机构,教学并不规范,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在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中,握笔姿势、坐姿、书写顺序不正确的不在少数,说实话,要是没学过的孩子,我们从头教反而容易,可学过的孩子再改就很难了。”王老师说。而且有的学生觉得都学过,容易自满,不认真听讲,没能跟着老师的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她还对当前的学前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算非要搞幼小衔接,我也建议这些学前班,也该多教教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孩子学习了多少知识。”

  李老师也表示,其实零基础的孩子学习之后,反馈更好,老师讲的要求他们也能规范地完成,而且特别认真。现在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李老师班上零基础和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小。“提前上学前班,并没有给孩子带来长期的优势,反而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李老师说。

  同时,两位老师认为,从长期来看,孩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其可持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并非一时的知识储备。王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都比较‘散’,我觉得学前准备重点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让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一个过渡,比如孩子要适应早睡早起、课上40分钟需要坐好、不能随意下座位、上厕所等等,这些习惯的适应和养成可以让孩子更快地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李老师也认为,应该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知识可以入学后到学校里去学习,能力和习惯最需要家长们在孩子入学前细心培养。”

  [专家怎么看]

  只盯书本不是学前准备

  教育专家——————

  提前学没必要 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上学前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真的很没必要。”对于到底用不用上学前班,鞍山道小学校长李庆东接受采访时回答得相当干脆。

  李庆东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虽然环境变化比较大,但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学习方面还是可以慢慢适应。李校长介绍,现在的小学入学之后会有两个半天的适应期,孩子们到学校需要做一些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熟悉学校的环境和课堂要求,知道怎么上下课、怎么洗手、怎么打水、怎么上厕所等等,一年级第一周基本都是半节课,所以留给孩子们的适应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

  对于家长们“老师认为班上孩子都学过,就会加快教学进度”的担心,李校长说这也是没有必要的,“所有学校的教学进度都是由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安排的,老师不可能自己更改,尤其是小学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是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这个进度也是教研室系统总结多年的经验制定的,比较科学,家长不必因此而担心。”

  同时他还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长阶段,相比学习,家长应该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学习的好坏,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有密切的关系,家长需要培养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灌输知识本身。”从生理上讲,孩子幼儿园期间,手部骨骼发育还不完善,过度地长时间学习写字,可能会影响发育。“现在国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尽量不留书写的作业,而是给孩子更多时间回家去查找资料、看看新闻,我想就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李校长说。

  心理、专注、交往、自理能力更重要

  不用上学前班,也不是意味着家长就当“甩手掌柜”。那么如果家里有即将升学的幼儿,家长们又该为孩子提前做哪些准备呢?对此,李庆东表示,家长首先应引导孩子从心理上适应这一过程:“让孩子有入学的愿望,带孩子去学校周围看一看,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还可以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比如当小学生就长大了,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让他有一种成长的自豪,让他想上学。”激发孩子的入学兴趣,同时家长还应避免给孩子留下“上小学更累更苦”消极的印象,比如告诉孩子“上学天天写作业,回家不能像以前那样玩儿了”,就会让孩子害怕上学。

  其次,入学前培养孩子注意力有助于适应小学更长的课程时间。“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或者玩玩具也一样”。最好用一些轻松的方式,使孩子更容易接受。

  交往能力也很重要,小学孩子更多,日常交往更加频繁,这和幼儿园有所区别。多给孩子讲一些集体合作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交往的乐趣和团结的重要性,懂得谦让体谅同学,和同学们相处好了,不仅有利于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对于以后孩子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乐观积极的心态都有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在家里充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在孩子收拾书包的时候适当地帮助,但最好不要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让他自己动手,这样到了学校之后才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哪里,不会到处找找不到。学校不会像幼儿园一样设置生活老师,班主任不能每时每刻关注到所有孩子”。

  心理专家——————

  提前学≠树立孩子自信心

  不论是采访孩子家长还是培训机构,当记者问到上学前班的目的和收获是什么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自信心”。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建立自信心”这一点,记者采访了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首席心理咨询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单学娴。

  单教授说,自信心反映的是一个人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一种个性心理品质,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幼儿期是形成个性心理品质雏形的关键时期,从小培养孩子相信自己的心理品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谈到提前学与建立孩子自信心之间的关系时,单教授说,针对儿童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将儿童自尊分为5个方面:学业能力、社会接纳、运动能力、身体外表、行为举止。这就说明孩子是需要通过在多种活动实践的成功中来逐渐树立自信心的。而通过上学前班提前掌握知识仅能在学业能力这一个方面让孩子暂时(一年级)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属于单一维度的活动,在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方面只能起到单一方面的作用。另外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做到所有的知识都提前去学,因此这种做法缺乏可持续性的发展,不能在孩子今后的长时间的学习中持续使用。

  具体来说,帮助幼升小年龄段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方法有哪些呢?

  单教授说,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活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会对孩子形成客观刺激。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创设、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在不断成功的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要让孩子自信,就要信任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强、自立。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整理床铺、收拾文具,做简单的家务、买东西,给父母念书、讲故事,学会跳绳、打羽毛球等。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孩子的独立能力会逐渐增强,做事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当然,孩子的能力有时是有限的,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父母还需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不同选择之间的利弊、指导孩子怎么做才能做好,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或者做事。当孩子受挫的时候,要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再一次实践。这样,可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增强自信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经历“失败”,也是人生非常有意义的一课,学会战胜“失败”,这本身就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过程,不失为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

  北方网教育频道 新闻纠错、投诉及爆料热线:022-236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