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幼儿园质量?教育部:尊重学前教育特殊性,突出过程评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幼儿园保育教育与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的系统学业学习有本质上的不同,要尊重学前教育规律和特殊性,突出过程评估。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因此,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强调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有针对性地创设环境和条件,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不做专门的幼儿发展结果评估,在实施中应充分尊重学前教育规律和特殊性,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以免引发强化训练的非科学做法,加剧家长和社会焦虑。”该负责人说。
《评估指南》都提出哪些重点评估内容?该负责人指出,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其中,在保育与安全方面,围绕“卫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护”提出3项关键指标和11个考查要点,旨在促进幼儿园加强卫生保健与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在教育过程方面,围绕“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家园共育”提出3项关键指标和17个考查要点,旨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求,促进师幼有效互动,构建家园共育机制,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评估指南》对评估方式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该负责人表示,要突出过程评估。针对幼儿园质量评估中重终结性结果评判、轻保教过程考察的问题,强调聚焦保育教育过程及影响保教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班级师幼互动情况、对保教实施过程中教职工的观念和行为的专业判断,激励促进幼儿园不断发展提高。
“针对幼儿园被动参与、难以发挥评估的激励作用问题,强调将自评作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常态化手段。聚焦班级观察。改变过去把关注点放在材料准备,评估过程走马观花,幼儿园忙于打造材料不堪重负的做法,在班级观察时间上强调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在观察的覆盖面上,强调不少于各年龄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和质量,提高评估的实效性。”该负责人说。
在评估周期上,该负责人指出,对自我评估,要求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一次,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和自评的指导。对外部评估,要求县级督导评估依据所辖园数和工作需要,原则上每3—5年为一个周期,确保每个周期内覆盖所有幼儿园。省、市结合实际适当开展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