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不留作业” 要落实难度大
N本报记者 叶碧玉 庄奕烨
本报讯 22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等。“减负十条”一出,热议一片,有关部门当天就收到上千条意见。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泉州市部分小学校长和家长,多数受访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大部分学校在作业、考试、体育锻炼等方面,基本上都达到了有关部门的要求,比如四年级以上一学期就是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均衡编班不设实验班或快慢班等,但要落实不留作业和“零起点”教学,难度很大。
别人都会你不会,“零起点”上小学会落后
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包括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强化督查等10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这条,多数受访者表示落实难度很大。
儿子刚要上一年级的陈女士说,早在一年前,就有同事提醒她最好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或暑假送孩子去读“幼小衔接班”,要认一些字、会算术,不然到了一年级,老师经常会留作业让孩子抄回家,到时不识字怎么抄?陈女士本来很反对这种“提前教学”,但担心儿子到时候跟不上,不得已将他送进了暑假班。“读一两个月,好像是认了不少字,应该能应付一年级吧?”
三年级学生的家长章女士也认为“零起点”难以实现,“很多幼儿园提前教认字和加减,你要是不学,到了小学,别人都会就你不会,老师也不可能从头开始教”。
对此,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陈松信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家长的金科玉律,可以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没有送孩子到早教机构的家长寥寥无几,没有教孩子写字数数的幼儿园也屈指可数。“在这样的功利化教育中,怎能奢望老师和学校严格按照‘零起点’开展教学”。
不留书面作业 孩子怎么记得住?
还有不少家长对“不留书面家庭式作业”提出反对意见。“家长认为,小学一二年级有很多生字、拼音,课堂上教了回家没有布置作业练习的话,孩子怎么记得住?有的甚至觉得是不是老师偷懒不想改作业。”丰泽一中心小学校长吴更生对此倍感无奈。
一位在鲤城区新步中心小学教书的老师称,“小学不留作业,不仅不科学,而且难以落实”。这位老师说,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接受知识的水平因人而异。比如学生认字时,有的孩子写一遍就会,有的可能需要写上三四遍才能记住。
“小学生作业量太大,根源并非只出在学校身上。为了减轻负担而不留作业,无疑是因噎废食。”南少林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陈松信说,在有关部门千方百计要让学生减负的同时,很多家长会在课后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给孩子找辅导书,要求孩子每天练习,“很大程度上,负担是家长造成的而不是学校给的”。
□家长建议
学习国外做法
上午上课下午实践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能不能学习国外很多学校的做法,上午上课下午实践,学一些生活方面的技能?
这位家长说,他的孩子也是今年刚要读小学一年级,此前一直没有太在意孩子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等,他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你看国外的小孩,很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他们年纪轻轻自己一个人来中国,都能自食其力,而很多中国学生到了国外,都是家里用钱‘养’起来的,甚至是家长过去陪读。”
上周来泉参加今年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德国学生领队Marc也介绍,在德国,小学生一般只有上午上课,下午老师可能带孩子们去植物园认花草树木,或到动物园跟动物交朋友;每次考试都是学生自己评分,以此来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他们也不留家庭作业,快乐学习才是他们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