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授课、小班讨论 把时间交给学生
王久高是北京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带头人。受访者供图
王久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研究所所长、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持国家社科、省部级等各类课题共8个项目,北京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带头人。
在王久高看来,思政课从来不是政治说教,而是与学生成才和人生成功密切相关。思政课最核心的作用在于两方面:一是解决价值观的问题,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二是教给学生方法论,如何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从2006年起至今,王久高在北京大学已连续十几年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这门课。王久高认为,讲好“纲要课”就要“把历史讲鲜活,把现实讲深邃”,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互动式、探究式、问题式的教学,学生会更容易有获得感。”
思政课堂不沉闷,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
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刷手机……回想起多年前大学里的思政课,杨女士的印象是人多、课堂沉闷,“期中期末各交一篇论文就好,大家都是混学分。”
如今,思政课的面貌已大为改观。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早已更新。2016年,王久高在元培学院率先开启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即在大班集中授课的基础上,然后将200多人的大班分成10个小班,每个小班20人左右,配备1名博士生助教主持讨论,小班内再分成4至5个小组轮流进行课堂展示,然后由其他学生或助教进行点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主导作用。”王久高告诉记者,这样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的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小班讨论的时候,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学生要作主题发言,同时还要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脱离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对课程所涉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比如我们讲新文化(300336)运动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有学生就从‘她’这个字写法的变化来解释当时的女性解放。再比如,有的同学通过现代服装的变化来研究近代社会的变化;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来看中国社会的变化。”王久高表示,学生们围绕课程主要内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进行主题发言,“现在的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从2016年至今,“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升级”,而推动“升级”的正是学生。
“原来小班讨论是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主题发言,有学生反映说有的学生参与度不够,后来我们调整为每个人都要独立进行主题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再比如,原先展示主要是在小班进行,有学生说想要在大班所有人面前展示,后来我们在大班也开展学生课堂展示。”王久高不断倾听学生们关于思政课教学的新想法,并将之内化到课程之中。
将北大校园红色文化引入课堂,给思政课“扩容”
如何把中国近现代史讲出“新意”?如何在“旧知识”里找到“新发现”?王久高把视线转向了学生们熟悉的环境:北京大学校园。
“北大有自己独特的红色文化。这里是中国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教材上虽然着墨不多,但学生要了解自己的校史,了解校史中的革命前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别看有的学生已经在北大待了好几年,但对北大的历史还不是很了解。”王久高回忆,自己有一次在课堂上提问:李大钊的铜像在哪里?结果,不少学生不知道在哪。
引导学生发掘校园红色资源,将北大校园红色文化引入“纲要课”课堂,是王久高带领教学团队在教学内容“扩容”上做的一大创新。
“在小班讨论的时候,学生们就北大的红色资源进行课堂展示。有的小组到长辛店考察当年邓中夏开展工人运动的情况,调研邓中夏怎么宣传、怎么发动工人。有的小组到北大红楼拍短视频。还有的小组排练话剧,把那段历史演了出来。”王久高说。
上好思政课,老师要多了解社会热点
“我觉得备课不能单纯用时间来衡量,教学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备好一节课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王久高说,做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不只是要把思政课教材的内容教好。上好思政课,老师的视野要宽、知识结构要丰富,还要多了解时政社会热点。
“这门课有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作为老师要不断了解新的知识,像各种思潮的争论、金融战、知识产权保护、中美关系,包括现在俄乌局势等等,因为课程要结合相关内容来讲。”王久高表示,对于思政课老师来说,自我提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王久高呼吁把教学成果和职称评定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条件,让老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学校也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给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机会。”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创新点
2016年,王久高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率先开启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
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自我提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王久高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