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上了一个多月,反倒成了"学困生"?老师疲惫、学生受罪、家长心好累

  为应对疫情,从2月17日起至今,全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已经进行了1个月了。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家里上好学听好课,学校、老师、家长、平台方都很拼,但效果怎么样?一起来看看↓↓

  网课上了一个多月,反倒成了学困生?老师疲惫、学生受罪、家长心好累

  高三学生王章念:刚开始觉得在线上课的方式很新鲜,但上久了觉得很枯燥,比较无聊,挂着直播,然后悄悄溜号。长期对着屏幕会流眼泪。的确,由于学习环境和方式的巨大改变,加之高考压力,不少高三同学出现了焦虑不安、心情抑郁、情绪不稳等状况,这对学习效果和自身健康都带来极大挑战。

  的确,二胎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着!疫情之下,弟弟妹妹们无处安放的好奇心和能量小宇宙,只能用在哥哥姐姐身上,各种捣乱、干扰、告状让不少“哥哥姐姐们”头疼无比,又无力解围。怎么办?戳看小编此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延期开学的我 在家快被妹妹折磨疯了!》

  对于小学生上网课的情况,更是状况频出,有调错台上错课的、有玩游戏的、有被骗钱的。早前杭州某小学校长就从“网课学困生”、网络稳定性、亲子关系3个维度告诉家长为何不建议小学生上网课,当时引发了不小争议。有家长和老师为校长的理念点赞,当然也有人对这种“精英理念”感到无力和消化不良。的确,大部分的孩子需要应试,需要在上不了学的情况下在家上网课。但下面这些情况,确实让家长真的心累↓↓:

  为此,各地公安、反诈骗中心、教育有关部门联手提醒家长:(1)提醒孩子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让孩子有“不劳而获”的心理,别被“免费送”“充值返利”等诱惑;(3)加强手机防护,家长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疫情之下,原来给孩子报的课外培训机构的课程,现在也纷纷变成“在线课程”了。

  高昂学费下,参差不齐的在线课程质量,成了家长们的新忧虑。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网课是在突发疫情下被迫上阵的,其实老师、家长、学生、平台都没有准备好。对此,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健、上海教育协会秘书长苏忱发表了各自对网课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老师,缺乏对在线教育的深度理解,设备操作不熟练

  一方面,有些老师认为在线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放到网上去。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教学设计,比如新的教学动机的设置,新的教学内容的搭建、新的教学关系的重构。

  另一方面,不少老师对网络技术、设备缺乏了解,出现问题也很难排查、修复。所以,老师在这种两难的状态下呈现的网课,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结果。

  2、家长,角色转变了,忽略了在线学习的隐形需求

  一方面,原来家长的角色主要是日常照顾孩子起居,早晚接送,督促孩子做作业。如今孩子有问题了,学不会了,家长要扮演起“老师”的角色。上海教育协会秘书长苏忱表示,其实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特点和规律,是无从把控的,所以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课程学习上,盲目干涉,只会造成亲子间的情绪对立。而恰恰应该利用这个契机,进行缺位的家庭教育,抓住疫情下共克时艰的特定事件,进行大爱教育,如敢于担当、服务他人的品格教育、劳动教育等。

  另一方面,家长忽略了在线学习“自主化”的隐形需求。表面上看,网课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便捷,更丰富,但并不会让学习行为变得更简单、学习内容变得更容易。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其中就暗藏了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互动方式变革的隐形需求。如果家长不能发现这种转变,延续以往家校关系中的角色,也无法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家长和孩子在网课中感到失望就是在所难免的。

  3、孩子,网课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一方面,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健表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孩子需要真实的情感互动。比如,日常见到老师,会跟老师问好,老师回应笑脸,孩子就会非常高兴。课上课下有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种团队概念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孩子建立情感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在孩子面前的只有冰冷的屏幕。而且儿童天性好动,在外界情感互动缺位的情况下,孩子更不可能在屏幕前坐上很长的时间。为此,我们一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AR/VR等来模拟真实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正如第二点所述,由于家长对在线教育的隐形需求缺乏了解,就无从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毕竟在线学习对孩子来说也是新的学习模式。如果孩子延续传统课堂的套路,出现网课听不懂、学不会、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

  4、产品和技术,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老师要能借助融媒体手段,提升网课教学效果

  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健称,比如学生上直播课用什么软件?反馈作业用什么软件?跟家长群聊用什么软件?录播课回放复习用什么软件?小视频用什么软件?不同类型的日常内容其实都是网络学习的组成部分,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合适的产品工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网课的效果。同时产品方也要吸纳多方意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围绕各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产品优化和服务升级,从技术层面提升网课的教学效果。

  总地来说,想要网课上得好,学生学习有效果,就要系统化地调整,老师、家长、孩子、产品技术都要调,关键是要围绕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来调!把眼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成长中的孩子,统领我们的教育。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线教育经历了一次大考,就目前的答卷来看,还不太尽如人意。当然,经过疫情之下的这场被动考试后,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线教育的很多机会,帮助我们转变教育的观念,让“互联网+教育”变为“教育+互联网”。这不仅是一个词序上的变化,更是一个观念上的变化,这会让更多人把成长中的孩子放在C位,统领我们的教育发展,让各方力量围绕孩子的真正需求来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

  通过这一次集体性的吃螃蟹事件,我们看到了多数同学在全新的学习体验中走得并不顺利。多数家长在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场景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老师也显得有些不够自信。所以,政府部门要更深刻地洞察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和人的本质和关系,通过这次疫情,让在线教育的被迫上阵演变成主动升级,更好地承载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