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2021年全国新发现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数量较2012年下降71
中国青年网石家庄6月1日电(记者 姜文山)“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2022年5月29日,由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组织的“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儿童发展国际论坛在线上举行。会议由国内外知名专家专题报告和国内外幼儿园做专题活动展示两大部分。论坛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共有6368名观众收听收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儿童数据研究学术带头人威廉姆·史密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霍力岩教授,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丁亚红教授,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万晓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高游、杜宝杰博士等嘉宾出席。
上午9时论坛开幕,霍力岩教授针对《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文件聚焦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主体强化衔接合力,作了主旨发言,从儿童发展的视角,提出五条主要举措。分别对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以及文件特点和行动取向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细解读。让与会观众对国家的幼小衔接政策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同时还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地指出了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取向,尤其从育人目标、育人过程、育人实践等具体方面指明了高职高专作为职前幼儿教师培养重镇的责任与担当。
丁亚红教授从游戏的角度,展开幼小衔接的话题,认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既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根本途径。同时,强调要以“民间游戏”为载体,探索出以儿童为出发点的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模式,让“玩游戏”成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破解科学化幼小衔接的一些难题,让衔接更快乐、更自然。
丁亚红教授的交流发言,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把沉淀在往昔岁月中的乐趣,重新带进我们的教育视野。
威廉姆·史密斯教授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用详实的数据为我们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小学教育政策法规、实现途径与现实障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好地思考幼小衔接工作带来新的有益启示。
万晓定教授以新时代背景下幼小双向衔接的问题与挑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义务教育“双减”制度对幼儿园教育的“反向压力”,从科学幼小衔接对职前教师培养的启示;师范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
高游博士做了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价值意蕴、指标构建与实践路向报告,让大家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如何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幼儿园课程又如何有效奠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并且为我们具体分享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过程。最后操作化地指明了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如何进行实践运用。
杜宝杰博士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从幼小衔接高质量衔接的心智,以评促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做好幼小衔接做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在什么活动情景中进行幼小衔接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谁来进行幼小衔接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评估?等一些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疑难问题都一一给出了解答,令人豁然开朗。
论坛过程穿插了国内外幼儿园的专题活动展示,围绕习惯养成、游戏课程、入学准备等方面,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一日生活。
此次论坛的研讨交流坚持以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就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交流。活动中,有孩子们在游戏中专注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有老师们在投入地创设情境、优秀的活动设计、和谐的师幼互动,有园长们对办园理念与科学幼小衔接的理解与实践,为学习者拓展了视野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