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天赋差距,鸡汤式中国基础教育明天堪忧

  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方向就有问题,精英教育取代成材教育。不过我这篇说不了这么大的话题,挑两个感性的毛病说。

  第一个毛病是不承认个体差别,不因材施教。

  根源于中国某些不好的传统文化,国人在方方面面都崇尚弱者逆袭,教育也没法免俗。于是各种鼓吹弱者逆袭的鸡汤小故事就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大文豪、大科学家小时候可能甚至必定是愚笨的,经过努力就战胜了聪明人。爱迪生明明是强调百分之一的天才灵感是努力无法替代的,挂在小学校园里就被窜改成天赋只占成功的百分之一。

  所以我们从小塑立的价值观就是,努力决定一切。天赋要么是没什么差别,要么是差点也无关紧要。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面子文化。告诉你笨不算什么,甚至很光荣。也给了你一些希望。

  初衷倒是没什么错。只不过有些瞻前不顾后——你小时候在希望中充满激情,到了希望完全破灭的时候呢?也是。那时候你已经不上学了,你不管什么样都跟学校无关了。那是其他社会问题。

  崇尚努力当然没有错,但天赋和个性的差异就此被忽略。那么努力的方向准确么?努力的方式合适么?

  家长们也完全相信自己孩子只要努努力就能考前几名。之所以考不到就是因为没努力,而不是不够聪明——其实不努力本就是不够聪明的表现。

  这不是贬低。真正聪明的孩子是少数,笨到家的孩子也是少数,资质平平的是多数,你我都在其中。

  家长虚荣和自我感觉良好不是过错,但会把孩子逼得太狠以及找不准孩子的方向。

  因材施教在中国短期内没法实现。因为所有孩子都在朝金字塔最顶尖爬,所有的声音都告诉他们,爬不到最顶尖就是失败,不会有人记住第二个登月宇航员的名字。

  我觉得这很扯。

  最好的资源很少,最好的人才也很少。绝大多数普通人分不到最好的资源可以去分适合自己的普通资源。吃不起鲍鱼吃点饺子也不算人生失败吧?

  干嘛从三岁起逼孩子一定要成为最好?你和孩子都不会快乐。

  你是全为了孩子么?

  你逼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小时候做到了么?

  在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且足够努力的情况下,学好基础知识,找好人生方向,量力而行地成长自己就行了。艰苦中有快乐,人的价值才能够健康、最大化实现。

  努力没有错,关键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努力要得到什么。

  就我而言,努力只是种习惯。

  第二个毛病,是正统的内容很多时候没野路子管用。

  我现在后怕小时候的一个事儿。非常后怕。

  幼儿园起我就对课外书极度痴迷,而正经的语文课本我小学起就觉得不对,不怎么学。爸妈和所有班主任自然是不让看课外书的,在他们看来看课外书就是学坏。于是各种挽救,各种威逼,各种围剿。

  我后怕的是:我没放弃。而不是像很多本来爱看课外书的孩子那样。

  挺替他们惋惜的。

  我的零用钱基本都买课外书了,甚至还得挪用餐费。一套盗版的三联版《金庸全集》让我跟着同学蹭了两个月的饭。小时候就知道买盗版书不对,但禁不住。后来自己赚钱了,就把之前买过的盗版全扔了,尽量换成正版,还作者一点钱。

  中小学时在班里订了一堆报纸、杂志,我的想象力很多都来自《科幻世界》。

  看多了有用的课外书,我就长知识,会思想,有分辨能力,就能进一步看明白语文课本的寒碜,也能看出《读者》和《青年文摘》上的鸡汤太扯,人生根本不是那样。

  再长大点,开始看各种禁书。边看边明白当前的世界观不一定绝对正确,而有些书被禁绝对是文化的损失,比如《金瓶梅》。有些人看到诲淫诲盗,我看的是宝贵的历史图景、市井生活。

  涉黄描写得看你怎么看。好人看了还是好人,坏人不看也是坏人。

  盘点我的成长,成就我最突出个人能力的就是这些课外书。

  我的知识、文字、逻辑、思想、表达,统统不来自传统语文教育。那些不好的教材、教学、老师没拖累我算我走运。如果我从小以传统语文教育为圭臬,那我现在的语文水平至多跟我最德高望重的语文老师一样,不怎么高。

  这不妨碍我对老师的个体保持尊重。南阳一中的王树人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语文老师,老先生对我好,且对各种课文的解读最准确、最深刻,很多对我是有启示的,指导我写作也是有成效的。

  说这些不是鼓动谁放弃传统的语文教育。语文课必须学好。

  但是家长们,在你的孩子没有荒废学业的情况下,请给他一些课外兴趣、课外书的空间。

  你孩子将来的起点固然是由分数打根基的,但人生的上限很有可能由这些“不务正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