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移民培训纪实

  钱良耀

  一

  开县(今开州区)是三峡工程受淹比重较大的县之一,据1992年长江委调查,全县农村受淹涉及14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107个村,828个社,16187户,工矿企业134家,企事业单位420个、居委会18个,居民11979人,直接受淹人口110852人。据对淹没人口的结构调查,农村移民中6岁以上的淹没人口共有61462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27人,占0.04%;大专文化程度18人,占0.03%;中专文化程度93人,占0.15%;高中文化程度6535人,占10.63%;初中文化程度22101人,占35.96%;小学文化程度25605人,占41.66%;文盲7083人,占11.53%。调查数据反映出移民文化的素质较低,无法适应搬迁后的生存环境。

  二

  为切实实现三峡移民工作“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和宗旨,开县制定了为移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工作目标,在1999年依据《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建设移民条例》、《重庆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法》、《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三峡移民培训工作的通知》(渝办[2004]3号)的精神,按照市场需求的原则,服务于库区经济发展、移民稳定致富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进行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移民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协作,编制了《重庆市开县库区2004-2007年移民培训规划》,计划在2004~2007年实施移民生产技能培训10850人,力争让每一位适龄移民都有机会接受培训,力争让每户移民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通过移民培训不断提高移民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移民生存发展能力,维护移民根本权益。

  规划培训农村移民6000人,城镇居民4850人。2004年2500人,2005年3000人,2006年2700人,2007年2650人。种养殖业3300人,第二产业1300人(其中农村移民600人,城镇移民700人);第三产业4330人(其中农村移民2100人,城镇移民2200人)。2000年5月重庆市移民局颁发《关于实施<开县移民培训规划报告>的通知([2000]78号),原则同意实施培训规划。

  三

  开县的职业教育起步于1981年,原有公办中等职校6所,但校点分散、专业重复、资源浪费与培养能力的不足,严重阻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同时几所学校都存在设施设备配置不齐,只能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这就让各校一度陷入了办学的困境。1999年,县委县政府开始优化布局结构、整合职教资源,把职业教育纳入了地方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2002年1月,在国家中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开县从实际出发,站在“科教兴开、人才强县”、切实解决“三农”和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构建渝东北素质教育基地的战略高度,作出了调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历史性决策。同年2月,将县内原有6所中职学校合并重组,正式成立开县职业教育中心,暂行“一心三点”办学模式,实施统一管理。从此,开县职教中心肩负起移民培训的重任,成为重庆市移民、农民工转岗、下岗职工再就业、阳光工程和扶贫工程培训基地。

  学校作为重庆市移民培训重点基地,结合开县劳务大县的实际情况,开设有电子、计算机、财会、动物医学、护理、幼师、模具、电子商务等16个长线专业。移民培训着眼于增强职教基础能力,创新模式,增强实效,力争做好 “四个结合”:即短期培训与技术等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全日制培训与部分时间制培训相结合、滚动式培训与班级式培训相结合。过程管理上抓好“六个落实”:即组织责任落实、订单教学班落实、教材资料落实、授课教师落实、教学场所落实、教学环节落实。教学质量上把好课程体系实用化,教学训练实践化,质量考核标准化“三个关节”。同时,畅通就业渠道,促进移民安稳致富,以创业促就业,带动家乡致富。在移民培训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员为中心”,紧紧围绕“修身、养德、强技、立业”的培养核心,根据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不同特点,实行“1+1”、“2+1”、“3+2”等学制灵活的办学模式,引进校校联合、校企联办、工学结合机制,实施订单培养,长短结合。“教室+实训室+车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确保了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的三“落实”。在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电工、车工、建筑、电器维修、家政服务、畜禽养殖、果树栽培、产品推销、计算机使用与维护、餐饮客房服务等15类工种的短期培训,满足了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其中,移民短训9180人,培训安置8010人,为开县移民安稳致富和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库区移民工作、地方经济建设和劳务输出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