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试题解析
今年高考,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安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2021年高考试题重难点解析,对各科考试题目中相关难点、重点题目进行详细分析、解读,服务于广大高中学生。
今天(理综)试卷分析,由陕西省教师培训专家库第二批人选、陕西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专家、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西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王凤侠,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物理竞赛特级教练员、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王博,中国化学会会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新课程骨干教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董啸,陕西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西安市第七十中学张忠孝,高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国培计划”受聘专家、西安市铁一中生物学科中心主任李博,中学正高级教师、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最美女教师”、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国家级、省级“优秀辅导员”、西安市第一中学何芸分别进行了详细解读。
高考物理解析
王凤侠
西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陕西省教师培训专家库第二批人选,陕西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专家,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陕西省物理竞赛教练员;陕西省 “春笋计划”、 科技创新大赛指导教师。
王博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物理教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物理竞赛特级教练员,所带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荣获4枚金牌,高考成绩优异。
2021年全国高考理综乙卷(物理)紧扣《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教材要求,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聚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灵活性,由单一、孤立的知识点考查走向综合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用“真研究”考查“真素养”,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有利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很好体现了2021年高考命题六要求和十原则。
一、 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与往年相比仍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常考常新。第15题设置一负电荷固定在接地金属平板上方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电场强度、等势面、电势能等概念的深刻理解,新情境、真问题,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常考常新;第18题让物理诺贝尔奖进入学生视野,体现了尖端科研问题、前沿物理问题,紧贴物理时事,起点很高落点很低,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19题通过经典情境考查学生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0题设计不同比荷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境,考查学生对类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
二、 紧扣高考命题要求,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
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明确指出:命题都要体现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
第21题通过熟悉的模型——板块模型,不同呈现方式,给出了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以及木板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学生需要结合模型综合分析两幅图像的特点,挖掘隐含条件,从而建立物块和木板的整个运动过程图景,并从图像中提取关键信息依据物理规律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第25题对常规的金属棒在导体框上运动的情境进行了创新,呈现导体框和金属棒在斜面上下滑经过磁场区域的情境,情境复杂,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受力情况复杂,计算量大,计算复杂,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熟考生,直击软肋
所谓“以熟考生”,就是用熟悉的问题情境熟悉的知识陌生的设问角度,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第22题对熟悉的平抛运动实验通过变换实验条件,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变换了已知条件,从而改变了求平抛初速度的角度,由设置了新的问题,求重力加速度,所考查的依然是是学生熟悉的平抛运动规律,但学生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思路混乱。第23题是熟悉的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考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考实验原理,学生在结合电路图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写出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式时,习惯上不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三考运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能力,需将测量量U和R的关系变换成一次函数形式,这一点更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软肋;四考实验误差的分析和计算,往往学生在做到这一步时才会意识到之前的错误。这道实验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真正对实验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生才能走到底。
高考化学解析
董啸
中国化学会会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新课程骨干教师、陕西省骨干教师、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实践指导教师、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市首批“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
张忠孝
陕西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入选成员,西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首批专家库成员,西安市首批“名师+”研修共同体高中化学主持人。
聚焦核心素养
突出选拔功能
引导教学改革
2021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符合大纲的要求,试题规范,难度适中,注重创新,形式灵活,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时政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高考命题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内容,以及教育部对2021年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高考试题重视核心素养考查,重视立德树人,重视环保理念,彰显中国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同时在试题中渗透核心素养,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正确引导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例如,第7题以“碳中和”为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第11题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壤的成分为背景,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第26题以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为原料采用一系列工艺流程回收金属,促进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保理念。
2.重视必备知识,突出学科基础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充分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第8题考查气体实验制法,第9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第10题有机物的结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重要反应类型和重要性质,第11题元素推断题,第12题电解海水等,这些内容都是高中化学的常见的重要基础知识。非选择题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许多试题是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考查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等化学核心知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视必备知识,突出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3.强化能力考核,突出选拔功能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在试题中,大量出现通过图表呈现的信息,要求考生能基于物质性质、实验事实、实验数据及其有关规律,做有理有据的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主要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符合高考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突出能力考查,凸显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例如,第12题利用电解装置示意图提供信息,考查电化学知识,第13题中提供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随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关系图,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图中数据,推导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并通过分析推理,逐一解决问题。第26题无机化工流程题,要求考生利用题目中提供的图表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8题利用分压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4.注重情境创设,突出创新意识
试题重视真实情境创设,试题以来自生产科研中的素材为背景,以真实问题为载体,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其中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和考纲里没有的陌生甚至是科技前沿内容。试题重视思维的创新性,注重解决问题过程的探究性,淡化课本现成结论,鼓励学生有独特见解,标新但不立异,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虽然每年都考,但是情境不同,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考查的角度不同,对能力的要求不同,试题通过创设情境,打破传统的考查方式,变化创新设问方式等,突出体现了高考改革,注重考查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创新性人才,也有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例如,第26题无机化工流程题,以炼铁高钛炉渣为原料回收钛、铝、镁等为背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来自实际中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计算、分离提纯等问题。 第27题实验题,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仪器名称、离子检验、沉淀洗的涤操作方法等。第28题将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关系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信息解决问题。
5.试题相对稳定,难度基本不变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相比,题型和难度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热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预料之内,情理之中。例如,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无机化工流程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每年都考,常考常新。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符合高考大纲和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多数化学试题很难找到和复习资料中完全相同的题目,避免“猜题押题”。对于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本功扎实、善于灵活变通的考生,就可以顺利解决,而对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会简单重复、死记硬背的考生,则很难解决。这有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公平原则,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更好的引导中学化学教学。
6.重视问题的综合性,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重视问题的综合性,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注重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体系,尤其关注学科内容之间的“隐性联系”,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潜能,测试了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迁移、逻辑推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6题要求考生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并根据物质性质推理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考查了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计算等。第27题以物质制备为背景,充分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实验操作、试剂的作用、离子检验等重要的化学实验知识和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7.贴近生产实际,突出学以致用
高考化学试题,关心社会热点,关注科技前沿,考查知识的“应用性”,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以致用,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化学试题中,出现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学生没有见过的、来自生产或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素材,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避免把化学学习变成纸上谈兵。例如,第7、10、12、26、27、28题的背景素材基本上都来自生产、生活和科技前沿,要求考生利用化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8.重视实验考核,突出学科特色
高考化学试题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化学实验的题目较多,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引导考生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设计和评价,体现了学科价值,凸显了化学学科的特色和魅力。例如,第8题、第26题、第27题,充分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9.重视化学思维,弱化数学计算
试题中的化学计算主要是涉及有关浓度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平衡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pH值有关计算、晶胞计算等,计算题注重考查化学推理过程,对数学工具使用和数学计算的要求降低,有些题目甚至只需要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例如,第28题中一氯化碘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和第35题晶胞的空间占有率计算,只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式即可。
10.选考题保持稳定,学生容易发挥
化学的两道选做题,严格按照考纲要求,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实行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如果学生基本功扎实,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则得分不难。第35题考查的形式和往年相同,考点碎片化,各小题之间基本没有关联,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热点知识,例如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比较判断、电负性、原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类型、化学键与氢键、分子结构与性质、晶胞计算等。第36题是以有机合成路线为背景,考查了有机化合物命名、反应类型判断、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判断等有机化学核心内容,题目注重知识的网络化,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环环相扣,前后联系比较密切,综合性强。
总之,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既保持了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色,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试题强调“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突出“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体现“引导教学”的导向作用,强化能力立意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
高考生物解析
李博
高级教师,西安市铁一中生物学科中心主任。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国培计划”受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合作导师。
体现高考核心功能
实现改革平稳过渡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进入深水区,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出现了四套试题的复杂格局,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总体来看,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命制指针,体现“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功能,同时关注科学选材与引导教学。试题以稳定为主基调,题型、风格、情境选择等都贴近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基础性、应用性的综合考查,有利于新高考改革的平稳过渡。
一、渗透传统文化,体现学科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杰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命脉与力量源泉。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第37题将我国古人制作酱油的悠久历史与现代微生物的科学认知有机整合,特别提到了工业生产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操作要求与科学原理,让学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认同自身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锐意进取、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责任担当。
二、考查思维认知,服务高考选拔
思维认知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确立的三个关键能力群之一,主要包括学生面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归纳概括、演绎推理、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力。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第5题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情境,考查学生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对实验本质及转化内涵进行深度认知。第6题对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的n个不同性状遗传规律的考查,需要学生在熟知两对遗传性状传递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索。解决此类问题对思维认知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体现了高考服务选拔的重要功能。
三、凸显命题“四翼”,实现平稳过渡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重视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的角度对考生进行评价。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第4题、第31题分别考查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相关激素的产生及生理作用等基础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很容易准确作答。第3题涉及到水的形式、作用、与代谢的关系以及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变化等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考查学生对以“水”为核心的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第3题、第29题、第30题、第37题等均以生产实践应用素材为背景,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从解题不断走向解决问题。整套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题干阅读量也不大,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
何芸
西安市第一中学生物正高级教师。主要荣誉称号: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最美女教师”;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国家级、省级“优秀辅导员”。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学试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题型总体稳定,不偏不怪,重点突出,难度适中,但灵活性很高。紧密围绕核心概念,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旨在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引导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高中生物学教材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立足学科基础,强化概念认知、遵循教育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进一步融入社会热点,体现生物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传达学以致用的观念。
(一)核心概念理解,基本技能应用,凸显生物学学科特点。
本试题重点考查如细胞分裂、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学的种间关系等主干知识,凸显生物学科特点。
6道选择题,前3道题是必修1内容,分别考查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征、生物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细胞中水分的代谢,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也反映出高考对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重视;第4道题为必修三内容,考查了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特点,反映出高考对生命健康关注的导向作用;第5道题为必修二内容,考查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这是倡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前5道题为教材基础知识,难度较低,创设现实情境,设置问题,全面彰显高考育人功能。第6道题属于必修二内容,考查了学生对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这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考查。
(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注重学科与新科技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第29题依旧按照惯例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基本原理等核心理论的同时,加入了新的知识素材,如白天气孔关闭夜间开放的新情境,最后一问要求学生能据此设计出实验方案来验证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要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第30题考查必修三中有关生态学中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在结合教材中已有的实验材料如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情况下,又给出新的概念——竞争排斥,要求学生现学现用,据此开展鸟类的研究,并得出研究结论。以此考查学生的对核心概念(竞争)的理解应用和迁移拓展能力,并形成生物共同进化的生命观念。通过此题考查可以引导学生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或者根据实验能解释相应的问题,同时也倡导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多引用生活实例、生活现象,来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应用分析能力。
总之,今年试题难度适中,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立意能力、倡导创新,着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考生仔细审题、准确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