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中考语数英三科试卷分析后,2022年命题规律有点眉目了
2021年中考试卷语文真题分析
一、中考真题分析
2021年河南省中招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当代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同时紧密契合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融入生活,或者是说将语文素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给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导向,培育学生“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河南中招语文试卷的传统。
本试卷充分发挥了中考在引导学生在思想价值上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正可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整卷分为积累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模块,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层级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于2020年的语文试卷,在结构、题型、题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延续性,也有一定的创新,考点分布科学合理,难易度适中。
具体来说,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以文载道化人,培植大爱担当
语文关乎文化传承,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本次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引导考生传承优秀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写的人。
试卷涉及到的优秀古诗文有《论语》、《送东阳马生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己亥杂诗》、《行路难》、《出师表》、《渔家傲.秋思》,传统经典名著《西游记》。
孔孟、宋濂、辛弃疾、李白等先贤们用文言构筑的诗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前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这些诗文中所体现出的责任担当、清高自守、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等精神,不但有利于丰富考生的精神世界,更有利于传承我国五千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代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需要。
名著阅读中涉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保尔精神的品质的考查,以及现代文阅读中军旅题材的小说《舵链》,则是红色精神、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综合性行实践活动部分选用“太空舱”语料,说明文 “光刻机技术”语料的选用,都在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参与社会生活和关心国家进步。在阅读与答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这些语用材料,始终围绕道德化育、道德培养、人格完善以及劳动精神的塑造,考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感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厚植家国情怀、社会担当。
二、稳中求新,渗透素养
河南中考考点相对稳定,但每年都会谨慎地求变求新,注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与探究能力。学生在审题时要格外认真,审出题干中的关键要求。
【名著阅读的第二个小题】要求学生“从保尔面对这些考验的表现中”谈一谈“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乍一看这个题目就是在考察人物形象。但不细心的学生可能会只是泛泛地去写保尔的经历,或者只会关注保尔经历的一些考验,却没有写清楚保尔面对这些考验时的具体表现。
【第5题】让学生“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学生首先要能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出画面特点,才能用简洁的四个字为其命名,其次还要能发现示例的表述结构及重点,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简述理由。试题的设置在切入角度上追求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巧妙渗透核心素养。
《渔家傲秋思》中让学生说一说“衡阳雁去无留意”为什么是“雁”而不是“燕”。这道题非常棒。它来自学情:混淆“雁”和“燕”是学生默写中常见的错误,而且有些学生订正过后又会出错。机械订正收效不大,真正能让学生写准确的方法只有一个: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理解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内涵,理解一个意向常有的情感链接。
正如“燕”和“雁”,在古诗词中常见,学生如果明白“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就能准确书写“谁家新燕啄春泥”“似曾相识燕归来”,如果能明白“鸿雁”是相思的载体,就能准确书写“归雁洛阳边”“衡阳雁去无留意”。这道题不但渗透了语文核心素养,也以考促学,让学生再次认识到古诗背默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延续优秀传统,稳步改革创新
在新的育人理念以及近几年启用部编教材的大环境下,语文学科中考命题改革一直稳健的前行。一方面保留原来优秀的、久经考验的题型,一方面也在力求改革创新,以求得语文学科命题更大的社会价值。
如:把字音字形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考查,并且摒弃了原来常见的选择题形式,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并且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比单纯割裂开来记忆字词更有实用价值;文学性文本阅读和实用性文本阅读则更多的保留了原来的传统考查方式,但是在设问上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如记叙文阅读《舵链》中“如何表现人物形象”,说明文中“两篇文章侧重点为何不同”等问题的设置与统编教材课后题的关联度相当高,考生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需要真正的深入思考,深入阅读,从而仔细探究语篇本身,需要学生有平日训练出来的良好的思辨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真正理解文本,理解作者。
这样一来,也就给授课的语文教师提了个醒:押题绝无可能,能力才是关键。任何投机的路子将来都是走不通的。
再比如古诗文阅读的考查篇目《出师表》《渔家傲 秋思》,分别在2019年和2017年中招试题中考查过,《出师表》更是七年考了三次,很多老师往往凭借所谓三年、五年内中招试题不会重复的经验,给学生押猜一些重点篇目,结果造成学生在复习中因受经验主义的影响,也有不少绕开了这些篇目。
《考试命题意见》强调“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这意味着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统编教材的内容,都是考试会涉及的范畴。课程标准才是导向。押题和套路的时代将会一去不再复返。
其实不管任何时候,变的都是形式,而语文实质考查的内容是不变的。关注语文核心素养,关注课程标准,关注育人理念,帮助学生构建合力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凸显母语在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作用。
四、尊重个性,引导深思
作文要求围绕“开始”这一话题选取不同的写作任务:
(一)请以“从 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二)“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妨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开始”这个话题,很自然地就能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每次收获成长、启迪的时间节点,是开始;每次遇到新的人、事、物,是开始;每一次清零再出发,是开始……人生中有太多的开始。
今年河南省中招作文仍然充分注重了作文的“选择性”“导向性”和“可写性”,给孩子们充分的写作和展示空间,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作文稳中出新,注重情境的设置,一个情境下设置两个任务,自由选择。
一个情境统摄下的两个任务有关联又有区别:
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写作任务的展开都要围绕“开始”这一话题;区别主要体现在文体要求上,记叙文“从 开始”要求学生要叙成长经历,抒内心情愫;议论文给了一段材料,材料前后呈现并列的关系,且带有明显的观点性,暗示学生要从材料出发,凝聚自己的哲思,形成鲜明的观点。
一个情境,话题给定,两个任务,两种文体,可叙可议,审题难度不大,距离学生生活不远,想要有话可写不算太难,便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但若想写好,则需要精心构思:
1.“从 开始”这个半命题记叙文从任务目的——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上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我”这个故事和情感的主人公是暗含其中的。因而学生在构思时要以“我”为中心,挖掘和筛选出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开始节点。
横线处可填的内容很多,如时间词“此刻”、“那一天”、“那个夏天”、“这一秒”等;如表事件的词或短语“那一抹微笑”“那一次摔倒”“那次落泪”……
开始就意味着是一个转折点,而转折的指向是成长变化: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懦弱到勇敢,从偏激到宽容,从心灰意冷到点燃斗志……呈现出成长变化是关键,写作中要注意依据填写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叙事的详略,此外若能选材新颖、以小见大、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则会更胜一筹。
2. 议论文以“开始”为话题,材料给出了相应的写作角度和启示。准确立意,先从解读材料着手。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是一个前提条件,即身处迷茫时,如何开始呢?材料给了一些建议:“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这就是在暗示我们要从当下开始;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是一个前提条件,即身处迷茫时,如何开始呢?材料也给了一些建议:“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这就是在暗示我们可以用静心多思、询问他人、敢于尝试等方式打开局面。
由此,紧紧扣住“开始”这一话题并紧密联系材料提示的角度,择取其中一点或者多点构思行文即可。行文时要论点鲜明、思路清晰,若能结构严谨、论据丰富、论证充分则更容易脱颖而出。
总之,热爱生活和思考的学生总能写出真情实感,热爱阅读和积累的学生总能写出深刻的见解。
二、中考真题试卷知识点分布
2021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整体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变化向我们指引了中考的新方向。
从分值上看,填选的分值保持不变,解答题方面16题分值从8分改为10分,21题由10分改为9分,23题由11分改为10分;略微调整了基础题与难题之间的分数比例。
从题型来看,15题没有延续去年最值问题的考查,回归了折叠问题,不过也有创新点,出现了2次折叠,但分析角度并没有太大变化;16题由化简求值改为分别进行数的计算与式的计算;22题去年的新函数问题今年没有再延续,但探究函数本身相关性质仍是主要考查点;同时23题由经典的类比探究改为探究尺规作图的原理及应用.从这些变化的角度来说,题型的变化更灵活,更重视数学基础,数学思维的考查,而弱化了题目的综合度.这个方向是要引导学生更重视课本,扎实基础.培养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是死搬硬套知识套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从题目背景来看,很多题目都融合现实背景.例如第2题体现了河南人民互相帮扶的可贵品质;第8题的北斗,天问,高铁,九章唤醒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13题和17题体现了数据统计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19题、20题、21题从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到现代的经济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二、试卷分析
【选择前7题】都是非常基础的题目,也是不能出错的,涉及绝对值,科学记数法,三视图,整式乘法运算,平行线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根的判别式!没难度,易得分!
【选择第8题】,结合时事热点,考查概率,基础题型,一般都可以答对,易错在是不放回的抽取,前后的概率不一样!
【选择第9题】,考查三角形的相似,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边的比值关系列式,得解!
【选择第10题】,考查几何动点函数图像分析,难点在不理解动点运动过程中的线段差值如何变化,找出拐点的实际含义即可求解!
【填空第11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基础题目,易得分!
【填空第12题】,考查学生对函数图像的理解,答案不唯一,易得分!
【填空第13题】,考查数据统计中对数据离散程度的理解,平时经常强调,也是容易得分题!
【填空第14题】,考查圆的基础知识,圆周角定理以及结合勾股定理求半径长,即得解!
【填空第15题】,压轴题,有难度,不过稍加分析会得第一次折痕位置,找落点,再找折痕,根据勾股定理和相似即可求解!易失分!
整体上看,选填难度不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填压轴有难度,是学生的易错题!平时复习时可以多总结此类题目,
【解答题第16题】,一改往常的一道分式化简求值,多了一个实数的计算,分式化简常规题目,易得分!
【解答题第17题】,常规概率统计题目,学生最喜欢做的题目之一,易得分!
【解答题第18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像,求解反比例函数,以及面积计算,基础题目,没难点,只要细心,不会失分!
【解答题第19题】,常规三角函数,计算需要认真,基础题目!
【解答题第20题】,圆的切线性质以及等腰和勾股定理的综合考查,第二问易失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要求!
【解答题第21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方案设计类题目。第一二问常规,第三问引入利润率,不过给出公式,也不是特别难,稍加计算即可!
【解答题第22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前两问基础题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第三问需要画图结合图像分析,特殊点(临界点)代入分析!第三问易失分!
【解答题第23题】,考查角平分线性质,题目设置新颖,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有难度,两种情况,考查学生画图分析能力,易失分!
三、总结
试卷整体难度不是很大,常规题目考查基础,只要认真,计算不出错,都能得分,压轴题也中规中矩,没有很怪的知识点考查,成绩好的同学,应该都可以计算得出来,所以这次考满分的应该大有人在!
2021中考结束,2022年中考也在路上了,新九年级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打基础,知识点滚瓜烂熟,以不变应万变!未来可期!!!
2021年中考英语试卷解读分析
2021年,中考英语全卷严格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命题,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语篇和语料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感强。
本次中招命题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教师处理好教材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凸显“考试及学习”的意图。
一、 以育人为导向,彰显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2021年河南省中招英语试题的语篇选用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弘扬河南省地方优秀文化。语篇语言表达地道,生动有趣,尽量保持了英语本土语言的原汁原味。试题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既体现了语言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本质,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感,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阅读理解B篇】老人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教育青少年要善待动物;同时通过对老夫妇的生动刻画阐述了对别人的错误要包容和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完型填空题】通过描述Monica从一个害羞的女孩儿到一个成功记者的蜕变,阐明了困难就是生活,克服困难就是成长。
【语篇填空题】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河南省安阳地区的红旗渠,通过描述红旗渠的建造历程,歌颂了劳动者的智慧和勤劳,关注了学生对我省优秀地方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语篇立意倡导正能量,旨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使学生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并通过深入浅出的题目设置启迪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以语篇为载体,考查语用能力,渗透学科素养
河南省中招英语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社会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在考查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渗透对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察。旨在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引导老师树立学科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意识,摒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阅读理解C篇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本文以“种子是如何被传播的”为说明对象。
第31小题为词义猜测题What does the word “gravity” mea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四个选项区分度较高,均提取于生词所出自的段落。考生需要在特定语篇情景中,通过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定位和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小题题目和原文的关键信息直接对应Many seeds are inside of fruit. When a piece of fruit gets too heavy, it falls from a tree to the ground.学生只有通过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定位才能获取正确的关键细节信息,否则就会误选为B。
在引导关注词法和句法在语篇中呈现方式的基础之上,词义猜测题可以有效辅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获取并掌握关键信息,进而正确理解文本大意以及写作意图。同时,此小题设置时进行了适当的创新,从常见的汉语演化为生词的英语释义,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上均体现了改变和突破。
第35小题考察学生在通读全文后总结并提炼语篇主题信息的能力,通过略读和寻读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获取关于本文写作意图的关键信息。相比细节信息题,此题更侧重文本隐藏信息,既要进一步推理判断作者写作意图又锻炼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本试卷鲜明的彰显了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既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和发展充分发挥了导向作用。
三、以课标为依据,稳定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创新
河南省中招英语试题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目标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进行命制。
试题总体上保持稳定:听力仍然保持3小节,第3节仍然保持图形转化题,考查了英语核心素养中听与看相结合的能力,难度适中。
阅读题取材广泛,四篇文章风格与往年保持一致,话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目标。语言地道,文章主题明确,内容思想性强。重点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细节理解考查题目居多。C篇少了对篇章结构的考察,学生普遍反应题的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完形填空题文章取材贴近青少年的现实生活,题目挖空合理,整体侧重对实词的考查。学生需要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之上按照故事的发展,随着情节的推动选出最佳答案。语篇填空的两节考点无重复,与变革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节文段风格有所调整,由故事改为说明文,介绍我省安阳的红旗渠的建造,弘扬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节节选于一封e-mail,巧妙地考查了句子结构和词语搭配的语法知识。
补全对话考查学生在鲜活自然的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话的话题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关心同学的身体健康。
书面表达与以往对比不变的地方:
1、话题仍然关于“人与自我”,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大量的片段完成作文。
2、仍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2016年以来河南中考英语均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
3、沿袭了2016年以来英语作文提示给出有逻辑关联的三点的风格:
第一点是你每天坚持做的事情是什么,
第二点是为什么要每天坚持做这个事情,
第三点是它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发生变化的地方是,本次书面表达一改以往的情境设定,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情境:以每天坚持做的事情(The thing I keep doing every day)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以命题作文的形式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考查语言应用能力。
总之,河南中考英语试卷严格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考察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对试题的稳定性及合理性进行科学预估的前提下,稳中求变、求新,积极地引导了我省中学英语教学的变革。
2021年河南中考英语各版块分析
听力部分分析与建议
听力试卷的选材以口语材料为主,以人与人,自然,社会三方面着手,紧密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具体而真实,着重突出英语在语境中的交际功能。
整体来看,听力材料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主要考查学生对话题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反应能力、听觉思辨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多个信息判断处理的能力。
听力一共分为三节:
第1节听5段对话,根据对话选出最佳答案。在问题考查设置上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主,内容上聚焦于天气,音乐,职业,购物,度假,难度不大,能在听的过程中直接找到答案。
第2节听对话或独白,选出正确答案。问题设置以how much,how long,what,when,where,which,how为依托,内容涉及到寻问价格,选择商品,日期表达,交通出行方式,人物关系判定,地点时间的信息获取。因牵涉到情境对话,所以学生需要进行前后材料的理解判断,排除干扰项,才能选出最佳选项。
第3节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图片排序。材料主要围绕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主要侧重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听辨能力的考查。整体来说,难度适中,学生可以通过所听到的独白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进而进行图片排序。
阅读理解题部分分析与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阅读理解题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是人与社会话题下的,体裁常设置为说明文:
A篇
本文一篇编写故事的竞赛海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获取信息。
21题为推理判断题。学生需要根据第3个方框中3~6名的奖励从而推测出第5名应得的奖励。22题是信息辨析题。题干当中出现refuse这样的否定词让学生由文章当中正向的表述反应出题目当中的反向表述,从而选择正确答案。23题是很经典的when开头的询问时间的问题,需要学生从文中找到描述时间的细节。24题为细节理解题。需要学生从表格当中的三个网址当中仔细找到对应网址所具备的信息。25题为推理判断题。学生需根据全文的整体表述从而判断出文章的阅读对象。虽然A篇文章是表格, 但是问题的设置也处处彰显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B篇
记叙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劝解一位孩子不要用石头伤害小鸟的故事,老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伤害别人也会反弹伤害自己。本篇文章语言地道,主题明确,内容思想性强,倡导正能量,旨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其中:
26、28属于细节理解题,学生能通过上下文直接找到相应信息。27题属于推理判断题,通过故事中那对老夫妇对待周围人的friendly,以及小鸟多年喜欢在他们家筑巢,可以推断出他们应该是kind。29、30考查文章逻辑的判断和主题思想的提取,属于高阶思维题,尤其是30题出现了A. Don’t hurt others ,or you will hurt yourself. B.Try to save others and you will feel happier.两个易混答案,着实需要考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故事的主题寓意。C篇
自然科普文,为我们介绍了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文中出现了苹果、蒲公英、枫树等植物种子的传播,同时介绍了不同的传播媒介,如:地球引力、风,蚂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也是考查学生“人与自然”或生物、物理常识,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考查,并通过深入浅出的题目设置启迪学生的思维品质。
尤其是31题猜测“gravity”的意思,需要通过下文when a piece of fruit gets too heavy, it falls from a tree to the ground.语句的理解,并结合物理常识才能判断正确答案:D. the force that causes fruit to fall to the ground.34,35题考查学生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概括,相对难度并不大。D篇
说明文,全文约300词,介绍了与“思维导图”相关的内容。文章结构采用总分形式,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引入话题,向读者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一话题,并用一个问题引出下文;第二层详细叙述了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及原因。
36题考察了对于第一层的信息识别和理解的能力。用第一人称为细节线索,让学生在理解了文章内容和意图的基础上联系细节进行理解。37—40题属于文章第二层信息的内容,也属于细节理解题。完形填空
记叙文,文章讲述了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在老师帮助和鼓励下,勇敢战胜自我、克服胆怯心理上台演讲并成为一名新闻播报员的励志故事。
从选材上看,这篇文章上高度契合“人与自我”的主题,学生在答题时能从小姑娘的故事中联想到自己或朋友的成长历程,容易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并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试题充分贯彻了“考试即生活”,“在考试中学习”的新型评价理念。
从试题设问上看,挖空合乎规制,考查了动词及其词组共6处,形容词3处,名词3处,连词、介词和副词各1处,整体依然侧重对实词词义辨析的考查。
建议
完形填空试题是基于课标词汇框架对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进行的考查。
郑州中招完形填空试题有15道,学生要在每道题目所给的4个备选词或词组中甄别、判断和选择出最符合文章逻辑和语用规范的1个。
因此相对于侧重对学生高阶认知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试题,完形填空试题在语料选择上往往具有语言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非选择题部分考点分析
补全对话以及作文部分分析与建议
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以笔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在具体情景和上下文中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组织及反应能力。
今年中考补全对话中对话双方谈论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身体健康状况,二是讨论出行活动计划。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和人教版教材相关度大。
做这种题目时,要求考生在理解对话整体意思的基础上再兼顾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句子。
其中第74小题较为开放,答案不唯一,如果考生写出的句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且上下文意思连贯、无错误,应均为正确答案。
作文部分
评析:
1. 话题:围绕着“人与自我”展开,与日常教学所关注的话题基本吻合;
2. 素养导向:书面表达历来是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首先是语言能力之“写”的能力的具体考查,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本篇作文要求学生总结反思每天坚持做的事情,这就展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监控、反思、评价调整的能力。
通过这篇作文的书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接下来一年的备考时间里,需要同学们去拼搏、去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预祝同学们在2021年的中考当中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