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晏殊《蝶恋花》凋零天涯,怅惘自己,却惊艳你我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第十期,考到了晏殊《浣溪沙》里的句子,一时兴起,在上篇文字中,写了一下晏殊所有流传下来的《浣溪沙》词作。

  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尽兴,那么一个光耀的人物,仅仅写他这个词牌的词作,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这篇文字,打算介绍一下他的另一首名篇,《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说起这首词的名字,可能有点绕口,但是我说到它里面的这个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大概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现在我们整体看这首词,它无疑还是晏殊最擅长的婉约词的代表作,又是离愁别恨的。

  逐句来看,槛菊愁烟兰泣露,菊也被愁烟笼罩了,兰上正挂着露珠,似乎是刚悲泣过。

  然后开始说天气,天气变寒冷了,燕子都双双飞走了。

  这里晏殊马上又转变性格了,应该是化身一个与情人离别的小妇人。

  睹物思情,看什么都不顺眼,花不好,兰不好,燕子也是可恶的,明月也不贴心,还乱把皎洁,投射到她的闺房。

  接下来估计是难熬的一夜了,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啊!(这是猜的)

  好不容易,天大亮了。

  小妇人慵懒的推开门,打开窗,一看,哇塞,昨夜的西风好厉害啊,让院子里昨天还是绿色的树都通身凋零了呢。

  不行,她还得看看这风究竟有多牛,于是独自一人上了高楼,远处眺望,天涯咫尺,都弥漫上了悲凉之色。

  远方的人,你还好吗?我想给你寄封信去,可是山高水阔的,我又该寄到何处呢?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浅显理解,感觉晏殊真是一个好细腻的词人。

  但是他究竟是做过宰相的人,格局还是很大的,从“独上高楼”开始,我感觉,他就已经跳出了小情小爱。

  他讲的是,我们人生的离别,活着的怅惘,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与其说,他写这首词,是记录一个多情人的苦闷,不如说,他是借着这个可能是虚拟的多情人,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怅然若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看,晏殊的词,格局就是小不的吧,他是我们想要成功,必需经过的第一境界哈。

  由此也可以看出,近代文学大家王国维,对晏殊词是非常喜爱的,晏殊词有深刻精准的对人生的概括能力呢。

  然而,再退一步想,所有这些,包括我的理解,是不是终究还是附会的呢?

  具体那时那地,晏大人是想表达什么,想排解什么,只有他自己是最清楚明白的。

  或许他就是那么的想叹口气,但是又不想叹的那么俗气,于是就借这词来叹罢了!

  不过,他还是“叹”的,总是有那么点不开心的吧?也不知道他当年写过这首词后,心情开阔了点没。

  反正我是读完“望尽天涯路”后,眼前就仿佛豁然了起来。

  中国诗词大会:晏殊《浣溪沙》惆怅了时光,却惊艳了你我

  中国诗词大会:写“问天”诗词的,就服辛弃疾,大宋科学家啊!

  中国诗词大会:淡到极致方是浓到深处,柳宗元有首至痛至深故乡诗

  中国诗词大会:引用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任自豪,是我最爱!

  中国诗词大会:董卿请爷孙唱《笠翁对韵》,感受李渔文字韵律之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