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看着最无私,其实最残忍,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这几天在追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凤九在凡间生下了儿子白滚滚。有一天,凤九做了栗子糕,分了3个给滚滚,给自己留了4个。滚滚于是抗议道“凡间的娘亲从来不跟孩子抢糕吃”。

  滚滚说的没错,凡间的娘亲不但从来不会跟孩子抢糕吃,而且一定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每一位父母,在孩子呱呱坠地时(甚至是刚怀上的时候),都有一个美好愿望,那就是希望把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哪怕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了,父母依然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这自然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但是,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很可能会苦了家长,害了孩子。

  你认为的“最好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我只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这是很多父母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母眼中的最好,首先是物质方面的最好。父母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如同“苦行僧”,却一定要让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 ……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甚至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拼命赚钱。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父母充足的陪伴和呵护。

  父母眼中的最好,除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便是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说“为什么我们父母那一辈,一个人带好几个孩子,还能包揽家务甚至下地干活,我们现在一家人照顾一个孩子,还忙不过来”?

  到底是我们的父母有三头六臂还是我们这一代人太懒惰?都不是!我们的父母辈,他们中的大部分,如今依然承担着照顾孙子辈的事情,曾经“无敌能干”的他们,如今同样忙不过来,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对孩子的照顾太过仔细了。担心孩子吃不饱,好几岁的孩子了,家长还在追着喂饭,却不知道孩子更想自己吃;怕孩子磕着碰着,整天把孩子抱在怀里,全然不顾孩子多么渴望满地撒欢;怕孩子累着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好,却不知因此剥夺了孩子多少乐趣…… ……

  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孩子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父母眼中的最好,就是给孩子的未来“铺好路”。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少走弯路,幸福安康。从穿衣吃饭,到上学就业,再到成家立业,都要提前帮孩子打点规划好。

  然而,父母的这些“付出”,孩子却未必“领情”。因为绝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全新的、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玩偶,可以任人摆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被人安排所有的事情。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留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和社会,即使会摔倒会失败,也不要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苦了家长,害了孩子

  同小区的一位宝妈曾经和我诉苦说“我之前买东西从来不问价,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如今有了孩子,买菜都要和卖菜的大姐讲半天价,已经几年没买过新衣服了,为了给孩子省出订牛奶的钱,自己连早餐都舍不得吃,公司食堂提供免费午餐,一人一个鸡腿,自己没舍得吃,悄悄留下,带回来给孩子吃,孩子却说他不要吃鸡腿,要吃虾…… ……”

  有过类似经历的宝妈,绝对不在少数。很多父母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传统观念影响,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比如:孩子穿的衣服、吃的零食、玩的玩具,父母尽可能的都买名牌、进口产品,当然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也是必不可少。

  父母这样做,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父母的“穷家富养”,只好让孩子无法知道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艰辛,反而可能让孩子生出虚荣心,攀比心,更不要说对父母怀有感恩心了。大多数的孩子会因此发展的自私,霸道,觉得好东西都是自己的,不会跟别人分享,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

  除了物质上的“富养”,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就连扫扫地刷刷碗这样简单的家务活,父母都一手包揽,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离开父母不能生活,一个成年人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父母这样做,只会养出一个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以及不懂得感恩的人。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过哪一个成功的人是不经历坎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各种优越的条件,而是正常的磨砺,这样才能逼孩子学习独立前行,学会感恩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