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片尾曲为何要配上曹操的《观沧海》?
公元207年,曹操为了彻底歼灭袁绍残部,五月率军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九月得胜班师。
他意气风发,跃马登上碣石山,沧海,在他的眼前,刹那间,曹操心潮澎湃,意气难平。
他触景生情,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年的壮丽诗篇: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年的曹操,志得意满,曾经最大的对手,家族曾经出过四世三公,雄据青、冀、幽、并的袁绍集团已彻底剿灭,北方中国在他手中再次统一。
在此以前,吕布、袁术先后殒命,余下的对手在曹操看来都已不值一提:
刘表“虚名无实”,刘璋“守户之犬”,孙策“藉父之名”,至于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更是“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能有资格和他并列称为英雄的刘备,此时此刻不过寄人篱下而已。
1800年前,曹操写下这首诗的时候,看到的是: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渴望统一中原的王者情怀。
时光跨越千年,《流浪地球》结尾,人类看到的是:
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漫漫千年的未知旅程以及为了生存带着地球流浪的壮烈情怀。
刘欢老师在谈到创作并演唱主题曲时,表示女儿是刘慈欣的粉丝,自己也非常喜欢科幻。
他被影片中刘启父子坐在海边看天的温情画面深深触动,因此才在歌词中写到“记得/我们一起坐在海边看天”,并将这份感动镌刻在歌曲里。
他还在歌曲中加入了曹操的《观沧海》,用特有的中国元素来描绘曾经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从而更加深刻反衬出为了生存要带着地球流浪的壮烈情怀。
所以,当《流浪地球》片尾曲响起时,我们听到了熟悉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此时此刻,电影的情国产剧节,曹操的诗歌,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在星河流转中不断变化,全部浑然一体。
余秋雨在《中国文脉》里提起曹操,极为推崇——
诸葛亮的文句所写,是君臣之情;曹操的文句所写,是宇宙人生。
《流浪地球》电影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更因为它是一部有着浓浓中国元素的科幻电影。
因为,对家园故土的独特感情,对未知命运的不屈抗争,对亲人的刻骨思恋,这实在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刻明白的感情。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的科幻电影,未来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拓展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们在没有经历过的时间,没有经历过的空间,去拓展我们的人生体验。”
在原著当中,对人类为何不能放弃地球有解释:飞船的能量不足以找到能够繁衍生命的行星。大刘借"我"的老师之口,表达了对地球之爱:
"只有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
中国人曾经有过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这样的壮丽神话,也有过屈原的《天问》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思考。
如今,中国电影人,终于有人从抗日神剧里、从清宫戏里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深远处了,开始尝试着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了。
也许,《流浪地球》还算不上一部完美的科幻电影,但当音乐《观沧海》响起的时候,谁能说我们拍不出来中国的科幻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