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与十强:中国大学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结构化社会中,因为时代的相对稳定,绝大多数的个人和组织的变化是主观努力和客观地位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努力程度千差万别,客观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在这个结构资源决定未来地位的时代,包括大学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性排名都是历史性的继承和阶段性的展现,即国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2004年,清华大学的胡鞍钢和鄢一龙在《中国大战略:统筹两个大局与天时地利人和》就曾经指出,中国大战略的核心思想在于如何利用“天时”与“地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行战略谋划,实现“人和”。这句话用在今天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上依然十分的贴切。
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国家在内,因价值观的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始终是共识与差异并存。共识促成了对同一类型的组织——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同,差别则导致指标的小异。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和商业化影响的加剧,进一步扩大了差异。最为鲜明的例证是,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在全国统一高考时代录取分数比肩清北的著名学府,由于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不得不宣布退出全球性的大学排行榜。
THE排名评价指标
中国(上海)软科、土耳其URAP排行榜与英国的THE、QS有着较大的差别。
软科排名指标体系
在大部分的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高校七雄。王者无敌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集聚。高校七雄中的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上海两个全球性大城市。浙大、南大、中科大则分别在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明清以来人才辈出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会杭州、江苏省会南京、安徽省会合肥。安徽GDP总量全国排名11,虽然还谈不上富裕,但中科大背依中国科学院,人才依托可靠且卓越。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URAP是个另类的存在。它眼中的中国大学十强依次为: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这个排序足以打破大多数人的认知。
至于中国上海软科浙江大学排名仅次于清、北的原因,可能大多数人都只能用“呵呵”来表示对这个颇具特色结果的看法了。
现代高校的发展层次是不同历史时期地缘政治经济长期作用的结果。天时,这个历史阶段性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教育崛起。
虽然印度最好的大学在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中仅相当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排名,但印度的人口、国土面积、GDP以及核武器等因素基本帮助其确立了大国地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必将在路上。
在市场环境下,中国不再有以行政调控为基本手段的“三线建设”,地利成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不同排行榜中位于第八、第九、第十的同济、中山、哈工大、西交大、南方科技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等7所高校在中国十强大学榜中的地位不稳定,面临着七选三的竞争。不过,因为各大排行榜之间可能的主动平衡,这种地位的不稳定也许会维持较长时间。
同济大学因上海交大和复旦的存在,地位虽不至于下降,但也难以再前进。
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位居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有着雄厚的人力、财力支撑,应当能够保持较快的进步。南方科技大学因年轻的城市、年轻的大学,更加朝气蓬勃,改革发展似乎更快。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位于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全国区域均衡发展上地位重要,优势学科符合国家制造业长期发展需求。但中西部地区不可避免的人才流失可能会抵消政策支持的优势。特别是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同处一市,而武汉、甚至湖北全省的经济都难以支持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综上,在中国十强大学中地位存疑的七大高校中,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将可能首先出局。南方科技大学虽朝气蓬勃,但历史积淀较弱,很可能第三个出局。但困难的是第四个出局的会是谁?中山、哈工大、武大、西交大四者中或者可以有两个并列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