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蛮生长到诸侯争霸
最近有两条新闻,一个是继西安联合学院非法集资案后,西安某某专修大学非法集资案公审;另一个是全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发榜。西安联合学院非法集资案曾经轰动全国,相比联合学院的130亿,某某学院涉案金额23亿显得“逊色”不少。加上被世界杯的热潮所淹没,这两条新闻并不显眼。
在由高校智库发布的全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上,西安欧亚学院位居陕西第一,西安培华学院排陕西第二,西安外事学院排陕西第三,西安翻译学院排陕西第四,西京学院排陕西第五。在综合竞争力榜单上,西京学院排在陕西第一,西安外事学院排陕西第二,西安翻译学院排陕西第三,西安培华学院排陕西第四,西安欧亚学院排陕西第五。令业界人士震惊的是,曾经名震天下,欲做“东方哈佛”的西安翻译学院排位大幅后移。
▲高校智库民办大学排行榜
终南山下,太乙河畔,沿一条小路拾级而上,经过三次转弯,被称为“民学拓荒者”的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诒就长眠于此。那句“我只不过是一块为民学破土发芽而生的铺路石”的墓志铭,清晰可见。
▲丁祖诒墓碑
十几年前,在中国教育界,丁祖诒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当于20多年前在医药保健业界如日中天的505总裁来辉武,其火爆程度几乎能与如今的马云匹敌。那些年,“丁祖诒”和“西安翻译学院”,如同神话和传奇一样,几乎充斥着中国的所有媒体,从央视到地方小报,都在传颂他的教育理念和传奇故事。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所获荣誉诸如“全国民办高教终身教育成就奖”、“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之首”、“中国大陆最佳民办大学”、“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等等,恐怕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过来。
西安翻译学院以打造“东方哈佛”为口号,声震天下。最鼎盛时期,号称在校学生5、6万人。实际在校生恐怕也超过了3、4万人。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翻是把全国其他民办高校甩出几条街的中国“天字号第一”的民办高校。
▲西安翻译学院
丁祖诒为民学而生的教育理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西安翻译学院的示范效应,加上广阔的生源市场,短短几年内,就使陕西又先后派生出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西安三资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高新科技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一大批民办院校。最鼎盛时,陕西民办高校(含辅教)高达101所。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数量,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影响力,都把北、上、广、深甩了不止几条街。以丁祖诒为代表的一大批民学创始人,兼具民族使命和个人梦想,他们风餐露宿,披荆斩棘,他们忍辱负重,夹縫求生,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血路追梦前行。形成了一道中国民办教育最独特、最靓丽的风景线。直到现在,陕西的民办高等教育仍然雄居全国第一。
野蛮生长,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民办高校大战
1939年,丁祖诒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之家,他天资聪慧,天生“学霸”风范:13岁考上南京享有盛名的南京市第十一中学。18岁参加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与之后成为数学家的杨乐一起同登金榜。同时,他性格耿直、桀骜不驯,常常发出“不合时宜”的言论,以致高考时,虽每门都考了90分以上,被清华大学电机系看中,却由于“政审不合格”,“出身反动”,最终名落孙山。
但是,丁祖诒以他强烈的奋斗精神,上演了一出“落榜生逆袭”的大戏。“学霸丁”的外语极好,除了高中学的俄语外,他又自学了英、德、日三门外语。34岁时,他插入一机部西安机电学院四年级学习,3年后,获取了六年制高压电器专业本科文凭;44岁,调入西安石油学院外语教研室。不久,出任西安石油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46岁,受西安市科协重托,他筹备西安翻译工作者协会,并当选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87年,48岁的丁祖诒决然丢掉了“铁饭碗”,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的前身——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从这里起步,丁祖诒踏上了社会办学的艰难跋涉之路,也拉开了陕西民办高校风起云涌的时代帷幕。
▲创办西翻时的丁祖诒
丁祖诒是个脾气火爆的工作狂,他吃粗茶淡饭,教育不离口,香烟不离手,一身霸气。为了办学校,他不管不顾,引发家庭矛盾,结果和老婆离婚,常年睡在一间15平米的办公室里。那个时候,他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就喝自来水。在西翻,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位猛人的传说:他曾经手持煤气罐准备与“乱摊派”的管理人员同归于尽;为维护学生利益,曾与歹徒搏斗;为扩大招生,他曾被人赶出校门,被人怀疑是“骗子”,还蹲过汉中市的公安局;为了呼吁政府对民办高校的重视,他六上中南海发表演说;为了扩建校园,他力排众议,拿出所有家产、银行贷款、学生家长集资,买下了一家三线企业搬迁进城留下的一大片土地和房舍;就在去世前三天,在心脏已经严重衰竭的情况下,他还做了一场长达2个多小时的报告。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催动了中国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浪潮。现在的人们热衷于买房,90年代的人们则执念于高考,对很多人来说,高考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录取率低导致落榜生无数,于是各路大神便纷纷杀入“民办教育圈”,并收割“落榜生”。如同现在的“炒房团”一样,陕西也有“民办帮”。
在陕西的“民办帮”里,资历最老的当属姜维之。姜维之出身商贾之家,早年随父母从河南到了西安,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从事教育工作。198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含着金钥匙的“西安培华女子学校”诞生了,而且一诞生就有专科学历授予资格,58岁的姜维之出任校长。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 姜波
▲维之图书馆
在丁祖诒杀出一条血路,并被塑造为业界偶像后,一些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一直蛰伏的黄藤瞅准时机,踏着丁祖诒所踩过的脚印,拉上“好搭档”胡建波,依葫芦画瓢,在西安西郊租了几间民房,创办了“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黄藤担任董事长,胡建波则为副董事长。
1994年,53岁的任万钧投资1200万元创办“西安半坡英文学校”,之后与西安怀仁科技培训学院、西安科技培训学院等院校合并,成立了如今的西京学院。
▲西京学院董事长 任万钧
1997年,59岁的医学专家、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步长也进军民办教育领域。他在咸阳北郊原上租了几间房子,创办了步长职业进修学院,这就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前身。
▲赵步长(右)和二儿子赵超(左)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1998年,36岁的周延波经人介绍去西翻考察,看着上万名学生正在军训,喊声震天,大受鼓舞。回去之后,他也依托西安交大的光环,创办了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 周延波
▲西安思源学院
1993年,商界明星来辉武创建的505大学,因为资金雄厚,还购买了上千亩土地建了正规的校园。同一年,记者出身的穆建国也创办了西安三资企业专修学院。穆建国为人低调,正如他的为人一样,三资学院在默默无声之中完美蜕变,更名为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1999年,36岁的胡列也杀入民办高校市场,他以“十八博士”和“2000万投资”吸引眼球,创办了西安高新科技学院。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院长 胡列
1994年,22岁的咸阳小伙子吕明也拉起了陕西服装学院的大旗。吕明算得上“奇才”一枚。据说他只是高中毕业,裁缝出身,被人戏称为“吕裁缝”,其实他的经历最为励志。吕明办学,除了执着和勤奋,可以说一无所有。资金最为困难时,他还收集了一大批学生的身份证,去银行抵押贷款。没有足够大的校园,他用执着感动了来辉武,并真诚地拜来辉武为干爹,最终租下了505大学的校园。那些年,关于吕明的一切传闻,几乎都是笑话。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董事长 吕明
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当年曾经被人取笑的“吕裁缝”,在夹缝之中,艰难地活了下来,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也拥有了本科学位授予权,最终,他将一个笑话变成了一段励志的佳话,把“吕裁缝”变成了“教育家”。而那个商界明星来辉武投入巨资打造,并被寄予厚望的505大学,却早已被摘牌并消散在了历史的烟云里。
随着杀入民办教育圈的大神越来越多,竞争也异常残酷与激烈。对于民办高校说,“生源”就是一切,就是命脉所在。为吸引眼球,扩大招生,他们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使出浑身解数。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是家常便饭,甚至用“不择手段”来形容也不过分。
每年到了招生季,疯狂而激烈的“抢人大战”就开始了。从丁祖诒、任万钧到黄藤、胡建波,无一不披挂上阵,亲自督战,开誓师大会,定招生目标,印招生传单,发动全校师生投入到几乎是教师带教师、学生带学生的传销式招生大会战中。他们不仅招收高考落榜生,有时候连初中生也照收不误。
为了招来学生,除了夸大宣传,民办高校当时在奖励上也是各出奇招。一般每招一名学生,都有三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的奖励。两个月下来,有人能拿到2万元的奖励,他们被称为“招生贩子”。他们基本上什么都敢说,教师数量、占地面积,张口就来,有些民办高校甚至打出“保证毕业后分配工作和安置”的口号,这牛吹得都没边了。
百度百科至今还有一则新闻:2004年,西翻官方网站称,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消息,美国五十州高等教育联盟授予丁祖诒“最受美国大学尊敬的中国民办大学校长”称号。听起来,确实非常唬人,但这却引来了好事者方舟子的找茬,方舟子指出那其实是一则付费广告。后来双方对簿公堂,虽然最终因证据不足,法院判方舟子败诉,但据国外网站维基百科确认,《洛杉矶时报》早已表示那确实是一则付费广告。
2010年以后,全国公办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国外知名大学也以联合办学的方式进入中国,独立学院同时占有公办和民办两方面的政策利益,形成对民办普通高校的夹击之势,民办高校形势急转直下。“生源”数量明显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一些民办院校甚至已经挣扎在生死线上。到了2013年左右,陕西一百多所民办高校,一半以上死在政策整顿和市场及资金短缺的征途上。其中两所未进入国民教育学历系列的学校的多位创办者,因为天价集资犯罪而锒铛入狱,成为一个伟大事业的牺牲品。
除“抢人大战”外,陕西民办院校还遭遇一个艰难的历史机遇:晋升专科和升本。一旦升专科或升本成功,不仅会得到官方认可的学历学位,还会得到国家大笔资金扶持。为了达到升本的标准,民办院校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你死我活。2003年,西安培华成为陕西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两年后,外事、西翻、欧亚和西京也获准升格为本科院,随后又有西安思源、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以及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升本成功。其中的西京学院最牛,还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资格。
▲西京学院院长 任芳
爱恨情仇 往事并不如烟
1988秋,丁祖诒挥师北上延安招生时,组建了一支“招生游击队”。临时招募的队伍之中,有两个杰出的年轻人,一个叫黄藤,另一个叫胡建波。当时,他们均在西安一家大学任职,后来这两位受丁祖诒之邀,在西安翻译学院兼职当老师。招生队伍里,哥俩是最佳拍档,配合得天衣无缝。黄藤点子多,胆子也大,巧舌如簧,口吐莲花,是主攻手;胡建波看上去沉稳、老实,干这种“勾当”,还有些心虚,就在一旁充当助攻手,黄藤那边攻下一个,胡建波收学费,现场盖章签发录取通知,最后约定报到时间。据胡建波后来说,当时住酒店里招生,工商局老来寻事,他们就打一枪换个地方,跟做贼没什么两样。但哥俩都觉得,办学校也没那么神秘,这活儿好干,来钱快,以后瞅准机会,咱也整一个。
四年后,黄藤瞅准了民办大学的广阔市场前景,在摸清了丁祖诒的办学“路数”后,拉着好哥们胡建波依葫芦画瓢,又开了家分店,这就是后来的西安外事学院。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黄藤担任董事长,胡建波则为副董事长,这一年,黄腾34岁,胡建波29岁。
▲西安外事学院
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也许是“外事”与“翻译”词义太近,也许是办学套路大同小异,惹得丁祖诒极为愤怒。丁黄二人从此结下梁子,江湖再见,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西安外事学院不论是出台一个广告口号,还是设置一个外语专业,抑或招来几位教授或者扩大办学规模,都会引发丁祖诒的激烈反应。众多媒体也被迫在新闻或广告宣传中,介入这场或明争暗斗或明火执仗的丁黄大战中。当然,在丁祖诒的主动出击中,黄藤大多数时候采取的策略是隐忍。
但是,一直到丁祖诒去世,隐忍着的黄藤事实上仍没有释怀。
2015年3月,西安翻译学院举行了丁祖诒先生去世三周年追思会。陕西民办高校的掌舵者们几乎集体亮相。这里有民办教育圈的元老,但更多的是“继承者们”,比如姜波、任芳、胡建波。黄藤虽然也应邀参加,但不在组织者们安排的发言人名单上。丁晶当然了解父亲与黄藤的恩怨情仇,但天性善良大气的丁晶发现这一细节后,立刻低头绕过座位,礼貌谦卑地附在黄藤身边耳语了一番,意思是让他也上台讲几句。黄藤也不在意,大方地上台发了言,大概的意思是,“丁祖诒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们这些民办院校创办人的领路者,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在这样严肃的场合,本来话讲到这儿就该结束了,但可能是为了表现出他的骨气,他紧接着又补充道:“虽然丁先生的性格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不和他计较,我也希望我们都不要和他计较。”
“丁黄大战”战火正酣之时,“黄胡暗战”烽火又起。
黄藤和胡建波此前皆任职于当时的西安大学,黄藤是研究员,胡建波是任课老师。黄藤比胡建波大5岁,常以老大自居,虽然哥俩都有宏伟梦想,但家庭出身和行事风格迥然不同。黄腾出身长安农村,从小父母双亡,由哥嫂养大。中专毕业后,当过包工头,卖过唐三彩。上中学时,曾有人设赌:谁敢穿裙子绕学校操场转一圈,谁就可以获得一部收音机。为了得到这部收音机,黄藤毫不犹豫地穿着裙子绕学校操场转了一圈。从底层一路打拼的经历,铸就了黄藤精明老道、隐忍圆滑的性格。后来,他发愤学习,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研究张载关学和王阳明心学,并热衷于著书立说;胡建波生于商贾世家,家境殷实,温文尔雅,心态阳光,处事稳健,可以说学养修养涵养教养俱佳。刚开始两人配合默契,但不久就出现严重分歧。坊间传言是由于股权之争,胡建波和黄腾闹掰了,真实原因至今成谜。
胡建波从外事出走后,另起炉灶,也办了一所学校,名叫“陕西涉外人才培训学校”,后更名为“西安欧亚学院”。虽然胡建波处事稳健,但此时的陕西民办教育圈,早已群雄四起,各路大神杀入,竞争厮杀已经到了高度白热化的程度。但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好处,胡建波遇到的,既有悄无声息的暗自较劲,也有真刀实枪的激烈互怼,还有雪中送炭的侠骨柔情。这个“雪中送炭人”就是胡建波的老东家丁祖诒。
▲西安欧亚学院
老丁对黄藤有多恨,对胡建波就有多爱。1998年,胡建波的欧亚开始第二届招生。当时的他,刚刚四处借贷建了新校舍,结果没招到足够数量学生,胡建波心想这下得玩完了!但是,关键时刻,胡建波没有想到,老东家仗义出手,雪中送炭!据说丁祖诒亲自紧急调拨十几辆大巴车,将学生一车一车拉到了欧亚,民间说数量高达三五千人。这相当于给胡建波送了几千万元的大礼包呀!老东家出手,让胡建波和欧亚学院有了喘息的机会,也才有了后来“陕西第一的西安欧亚学院”的今天。对此,胡建波一直心存感激。2012年,丁祖诒因病去世,远在国外的胡建波得知后,不仅第一时间紧急回国送老丁最后一程,而且捐赠了20万元发起成立了丁祖诒教育基金会,以报当年老丁雪中送炭之恩。如果人世间有爱恨情仇的话,“丁胡佳话”大概属于最佳之篇,没有之一。
创始人之后,陕西民办高校再洗牌
2012年3月12日,一代枭雄丁祖诒猝然离世,享年73岁。临终前,他将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一职传位给了女儿丁晶。此前的2006年,赵步长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董事长传位给了39岁的二儿子赵超;2007年,姜维之将西安培华学院董事长隔代传位给了34岁的孙子姜波;2013年,任万钧将西京学院董事长传位给了41岁的女儿任芳。至此,陕西民办高校进入了创始人之后的交接班时代。
▲丁祖诒和女儿丁晶
在2007年举办的一次民办高校领导参加的活动中,培华学院的一个领导有些自豪地说,“我们现在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黄藤瞥了一眼那人,以教育家的身份,并带着质疑的口吻问:“这就叫解决好了接班人问题吗?”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刚好60岁的黄藤也开始了接班人的交接过渡期。在西安外事学院的董事会决议中已经规定,当黄藤不能行使董事长职权时,由他23岁的儿子、学院执行董事长黄昶力代理董事长职责,由夫人戴奇志代理院长之责。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院长 黄藤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校产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民办高校更多地属于公益事业。十年前黄藤站在民族大义的起点,质疑父业子承时他是正确的,高尚的;但如果把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养大的儿子的监护权拱手送给社会,这是不是另外一种不负责任呢?所以,十年后黄藤遵从了父业子承,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民族大义的正确与高尚呢?从现实层面讲,自己投资又不掌握产权的民办高校,不但监护权有合理继承性,在过渡期里,管理权掌握也有其合理性。
从十年前到现在,陕西的民办高等教育一直雄居全国第一,其第一地位至今无法撼动。这是陕西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但是,陕西能否永远雄居教育老大,这是一个未知数;未来的陕西民办高校又将如何洗牌,诸侯争霸,花落谁家?这也是一个未知数。有民间好事者通过观察分析这些高校掌舵者的微信朋友圈,总结出陕西民办高校掌舵者们的性格:任芳干练利落,丁晶善良内敛,胡建波智慧稳健,黄藤江湖老道,赵超谨小慎微,姜波开放果断,吕明执着坚韧,穆建国老实忠厚。并进而分析,西翻之所以排名位次大幅度后移,既和丁晶的内敛保守性格有关,也和西翻所处的区位有关。
▲欧亚学院董事长、院长 胡建波
这位人士还大胆预测:拥有最佳口碑和极高智慧的胡建波,将在未来坐享全国民办高校老大地位。说到姜波,这位好事者分析,姜波不仅是致公党陕西省副主委、省政协常委、海归博士,各种光环加持,做事高调也最具开放办学理念。他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忙于会见中外各界名流大神,每月都在签订与社会各界的“战略合作协议”,可为何最早拥有学历学位授予权的西安培华学院,却并没能当上陕西民办大学的老大?这位好事者说:“这一点也不奇怪。在同一个趋势的河流上,一把手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公司或学校的座次。”
当然,这类分析和江湖算命先生无异,估计江湖老炮儿姜波黄藤胡建波们一个也不会在意。
江湖上的排行榜毕竟属于江湖,不可不信,但也不可迷信。把西安外事学院排到第三,至少自认“外事坐拥两千多亩校园和全国第一影响力”的黄蕂,以及他的学院教职员工估计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但黄藤本身是江湖老炮儿,他大度地承认:“至少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建得很漂亮,这一点是超过我们外事学院的。”有记者追问胡建波;“西安欧亚学院已经排名陕西第一了吗?”胡建波则展现他一贯的儒雅稳健之风,谦逊地回答:“如果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西京学院应该排第一。”
▲西京学院
看看!这些教育界的江湖老炮儿们啊,还真是大神成精,不服都不行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