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技术催生的问题,还需技术来解决
编者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也同步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迭代共生历程,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显著特征。江苏警官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主任王群教授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11期刊文,针对Web3.0时代具有的去中心化理念与网络意识形态蕴含的虚拟与现实结合属性,重点从技术层面提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应对方法。文章回顾了Web3.0的概念演变过程,分析了Web1.0/2.0/3.0不同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分别从用户、平台和数据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作者认为,智能、个性、互动和精准服务体现了Web3.0的基本特征,也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了实现路径。
自互联网产生以来,基于虚拟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换手段、内容展现形式、用户参与以及互动方式都在随着技术的迭代快速演进。新的网络形态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存在新特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手段和技术应对出现新模式。Web3.0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形态,使承载意识形态的数据生成、存储、访问、搜索、分析等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为此,当关涉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网络传播载体发生变化时,需要秉持问题导向,坚持技术创新,努力探索Web3.0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新特征及安全治理的实现路径,这不仅成为一个日渐凸显且值得高度重视的技术问题,而且对捍卫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Web3.0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与现实社会相融共生的虚拟社会。与此同时,网络意识形态这一基于虚拟网络空间而产生的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交融与互动。
如果说Web1.0的本质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而Web2.0的本质是用户之间的互动,那么Web3.0的本质则是用户劳动价值的创造和分配。从应用层面看,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等互联网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公平获得财富、荣誉、认同等劳动价值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针对网民互动和个性化体验的技术更加完善,各类虚拟资产得到广泛认可,功能丰富的数字货币得到普及并部分实现了与一些国家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这些特征可以被认为是Web3.0的早期应用;从技术层面看,Web3.0网站中的信息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据需要与其他网站中的信息进行实时交互,而且某一平台可以对多个网站中的信息利用Mashup技术针对地图、视频、图像、购物、新闻、微博、探索结果等进行聚合。
同时,快速发展的渐进式语义网也为内容与应用聚合提供了方法参考和实现路径。各种互联网应用更加细分和专业,以个人为中心的Web应用虽然在页面布局上更加简洁,但大量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在互联网各节点上的数据以Widget(微件)方式嵌入页面后提供后台服务。OAuth、OpenID、SAML等开放认证与授权技术规范为Web3.0中用户身份标识的独一性和准确性提供支持,为用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建立起了桥梁。与此同时,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资源授权通过用户反馈机制建立起了一个针对用户身份可信度度量的体系,高可信度的信息和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具有优先推荐权。另外,Web3.0提供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建立用户偏好知识库,对用户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智能化分析,为用户搜索提供最佳的方案,甚至由系统向用户推送“定制化”的服务;从网络信息治理层面看,Web2.0提供的SNS是一种信息容器,信息来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可能会导致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的泛滥。这一问题在Web3.0环境中得到了有效解决。Web3.0提供的针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认证和检查机制确保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被贴上用户身份和可信度标签的信息为互联网用户甄别信息的真伪提供了保障。
网络意识形态除具备传统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外,还充分融入了互联网具有的传播知识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和快捷性、检索的便利性、媒体的综合性、信息的可复制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知识接受的可选择性等特点。同样,Web3.0时代提供了独特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创新了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斗争方式,重构了网络意识形态的观念、思想、价值体系,进而重塑了意识形态的网络生态。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新生态,Web3.0在技术迭代和应用创新过程中也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说Web1.0时代在实现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同时也引入了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Web2.0时代随着各类社交媒体的丰富使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发生了转场,那么Web3.0时代出现的各类创新应用则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态势。在新的网络生态下,新技术布局、舆情特征、信息创造及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式手段也在被重构。另外,Web3.0凭借着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开放认证与授权、用户交互性和信息高度聚合等技术优势,使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传输更加快捷、应用更加生动、隐私保护机制更加可靠,以此加速网络意识形态被重构的进程,从而也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
越是成熟的面向大众的技术,越是表现出对用户的低门槛。基于Web3.0的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使每个人都成为独立的信息发布者、平等的意见表达者,导致舆情事件的关联性、诱发性、隐蔽性和突发性大大增强,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也使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在新技术的庇护下更加隐蔽。因为,Web3.0提供的带有兴趣偏好的信息筛选方式可以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同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这种主动干预和事先介入的信息输出方式使信息的传输更加隐蔽,用户所获取的信息更加单一,同时也弱化了用户对获取信息的主动判断力,为网络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增加了引导上的难度。
针对网民身份管理的挑战和技术应对
从技术层面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目标是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规制和引导网上行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网民主动认可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并将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知,进而自觉抗御西方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在此过程中,网络用户(网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管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管理网民,因为网民是网络信息产生和传播的主体。
分布式数字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DID)是Web3.0有效解决用户身份认证的一种机制,它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用户个人数据和资产的控制,并提供了多平台之间的去中心化共享能力。以DID为例,Web3.0中的身份管理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DID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这样,用户在登录授权系统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只需要提供一次VC后就可以同时管理自己保存在多个系统上的数据,而且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机构;
②DID可以防止用户身份信息泄露。在现实生活中,同一用户具有多个相关联的属性,例如,每个人的身份证上除姓名外,还会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出生年月等信息,在具体应用中一般通过对用户属性的最小化选择公开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DID的VC利用密码学技术实现了在提供有限信息的前提下,做到对用户身份合法性的验证,同时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例如,当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时,需要通过平台同时提供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学习或工作履历、家庭成员等众多信息,可能导致信息被非法收集或泄露。这时,可以使用DID系统,员工只需要使用自己的DID标识向毕业院校申请一个VC,并将该VC提交给要入职单位进行验证,即可快速完成员工的信息审核。在整个过程中,员工不需要向入职单位提供任何个人原始信息。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Web3.0环境中,只要用户确保自己的私钥是安全的,那么任何其他用户都无法拥有其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的使用权,也就无法冒充身份持有者从事与身份不相符的网络活动。同时,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特征,可以方便地对非法网络行为进行取证和溯源,这也有助于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受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各类不法信息的侵扰。
Web3.0时代,针对网络用户管理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建立一套以自然人为主的各类信息实体之间的信任。其主要技术应对是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建立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网络行为之间的对应机制,形成管理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框架,从而在没有第三方权威机构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
针对网络平台管理的挑战和技术应对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表现出日趋复杂的势态,线下传统意识形态与线上网络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交融和影响越来越深入,作为联系线下与线上、实现信息沟通的信息平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由于Web2.0平台的权力几乎被无限放大,所以在当下的大数据条件下,平台拥有者在海量数据中获得巨大的收益,甚至控制着海量数据的使用权及平台上用户的话语权。这种现象,不但引起了用户(尤其是平台活跃用户)的不满,更引起了信息监管部门的关注和警觉。因此,当进入Web3.0时代,用去中心化技术改造甚至是颠覆中心化机制成为技术发展、用户需求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的必然选择。Steemit和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Steemit是建立在公有链平台上的一个去中心化SNS平台。Steemit平台的主要功能表现为:
①为了激励网络用户多发文和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与评论,确保网络的活跃性,Steemit平台对用户发文、评论以及点赞等都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当一个用户发文越多、发文质量越高(点赞数量越多)时,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
②Steemit平台对优质文章的发现和推荐者给予一定的奖励。由于平台对每一个用户在规定时间内的点赞数量都有严格限制,所以浏览者都希望将有限的点赞给予那些自认为质量高的文章,避免点赞的随意性,这样才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奖励。
③为了限制劣质文章的传播,Steemit平台提供了点踩机制。当浏览者发现某篇文章存在问题或对其观点不认同时,可以对其进行点踩。对于某一篇文章来说,点踩数量越多则影响力就会随之越低,当影响力低到某个预设阈值时,系统将隐藏该文章。之后,该文章被纳入劣质文章的范围,虽然仍会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这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决定的),但却无法显示出来。
DAO是一种建立在区块链平台上以智能合约方式实现的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组织的规则和策略全部编码到公开透明的软件中,从而在管理本自治组织内部的成员、资金和其他数字化资源时无需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介入,而是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相对于传统的基于Web2.0的中心化组织模式,充分体现Web3.0思想的DAO具有以下独有的特点:
①DAO的运行是公开透明的。智能合约代码在DAO内部都是公开和可审计的,不存在内部少数成员间的暗箱操作。另外,当决策机制发生改变时,需要修改或重新编写新合约,并通过所有成员的投票决定是否从当前合约转移到新合约上运行。
②所有成员相信代码,而非相信权力。一旦智能合约被激活,所有成员将拥有平等的权力,已有合约是否需要被新合约替代,也需要所有成员进行投票表决。
③传统的组织机构消失。传统组织机构之间的操作流程已全部代码化到合约中,降低了组织的运行成本。
另外,Web3.0将用户偏好作为信息管理与搜索的要素。Web3.0在利用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实现了对用户内容个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了偏好信息处理和个性化引擎技术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可信度高的UGC发布源,同时通过对用户搜索行为习惯的挖掘整理来不断优化页面布局与内容,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搜索体验和结果。与此同时,Web3.0提供了对信息发布者真实身份的核查和认证功能,这使得用户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快速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并完全信任对方发布的信息,这一细粒度的个性化服务可以不断扩展用户的网络社交圈。
通过前文的分析,如何运用好Web3.0平台的功能优势,在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论争愈加激烈和复杂的背景下,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有序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成为Web3.0时代一个主要议题。当前,在信息技术上拥有领先地位的一些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价值诉求和偏好来构建利于自己的话语规则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影响、诱导甚至是控制他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当网络空间成为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争夺话语权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时,如何加强对包括Web3.0在内的新技术和新生态的研究,并通过技术与应用创新抢占制高点,积极探索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规则与话语体系,进而形成符合我国政治和社会要求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制机制,在不断化解各类风险和挑战中切实夯实网络意识形态的根基,将是一项需要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工作。
针对网络数据的挑战和技术应对
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其价值越来越重要。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载体,不同网络环境下数据属性的差异决定着数据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不同。Web3.0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在网络空间中,每个网民既是数据的生产者又是数据的传播者,网民交互过程中形成的数据都以特定格式编码后保存在网络中。相对Web1.0/2.0来说,Web3.0时代在数据产生、存储、传输、获取、内容展现等环节都具有其特殊性。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自己的数字钱包(wallet),并将其作为自己在网络上的唯一身份标识(identity),每个用户的数字资产和数据都与自己的身份标识之间建立关联。因为每个用户的数据都是由用户自己来控制,而非平台所有,而且所有的数字资产和数据都是可以验证的,所以任一平台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来验证数字资产或数据的用户归属。
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暗藏西方价值观的影视、游戏、动漫等对我国进行价值渗透,充斥于网络空间的各种西方文化产品处处都打有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反映西方的价值偏见。这些带有偏见的西方意识形态在网民观看“好莱坞大片”与“动漫”、追“美剧”、玩“网络游戏”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网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这种态势长期蔓延滋长,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
作为社会舆论“风向标”与“晴雨表”的网络舆论,充分体现了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各种意见、态度、言论和情绪以及其累加。随着虚拟空间与物理世界的进一步融合,网络空间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上的先发性优势和霸权地位,频繁在网络空间抹黑中国形象、散布对中国的负面舆论,甚至混淆是非、误导网民,损害和歪曲了中国形象。为了能够在网络空间中使主流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就必须紧密结合互联网环境变迁,深入研究网络舆论的生成和发展规律,掌握网民的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特点,从技术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此来增加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夯实网络意识形态的根基。
(载《传媒观察》2022年11月号,原文约15500字,标题为《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技术应对》,此为节选,注释、图表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21MLD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群,江苏警官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主任,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