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项目同时动工,禅城34个项目签约落户掀起新产业投资热潮
未来,道氏氢能和新材料产业园将打造氢能及新材料产业生态链。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禅城以改革推动项目落地提速。12月15日,道氏氢能及新材料产业园、金意陶总部绿色家居产业园、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二期、佛山四中附属学校等四大项目在禅城区同时动工。其中,道氏、金意陶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政府部门出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前后不到60分钟,开创佛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以来的最快速度,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禅城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有效投资持续扩大。1—10月全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近期共有34个项目签约落户禅城,投资总额达251.98亿元,项目都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深化审批改革
助力项目加快落地
15日上午,从佛山市禅城区政府手上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挖掘机、推土机齐声破土动工,道氏和金意陶的企业负责人激动不已。就在一天前,两家企业才分别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政府相关部门当即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后不到1小时。
道氏和金意陶都是扎根禅城发展多年的龙头企业,此次分别再投10亿元打造的氢能及新材料产业园和绿色家居产业园,都瞄准产业前沿方向,开辟新跑道。
然而,按照常规的流程,一般工业项目从拿地到正式开工,按照常规的审批流程,短则4个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这不仅增大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会贻误了发展商机。
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少跑腿,今年4月,佛山吹响工业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的号角,禅城区积极响应,创新探索意向企业带方案出让模式,实施联合评审,并在全市率先探索以告知承诺制核发施工许可证。各部门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企业提供办事指引,一对一带着企业完成报建全流程,减少审批前置环节,大大压缩了时间。
两个项目于10月19日挂牌出让,分别由道氏技术、金意陶竞得。其间企业同步申请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经各职能部门、意向企业通力配合,两个项目均在签订合同当日成功出具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与改革前相比,企业可提前4—6个月动工,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改革目标。
“‘拿地即开工’为企业重大项目缩短了建设周期,赢得宝贵的时间。”道氏技术董事长荣继华感叹,项目顺利动工建设的背后,是当地政府不断推进和落实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也倒逼着企业加快项目进度,争取早日投产产生效益。
未来,道氏氢能和新材料产业园将打造氢能及新材料产业生态链,投产后预计产值超5亿元,年利税达1.5亿元。而金意陶总部绿色家居产业园也将崛起岩板等集生产研发、定制设计、数字化运营于一体的岩板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
营商环境优化
带动产业投资升温
改革释放的红利提振了企业在禅发展的信心。距离道氏、金意陶项目动工不远处,总投资20亿元的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项目二期也正式开建。
该项目用于建设新一代LED器件及其应用产品生产线,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3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标杆工厂,并将带来新增产值8亿—10亿元,拉动就业岗位3000—5000个。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佛山市第四中学附属学校也在当天启建。该项目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总投资约4.8亿元,可提供2820个学位,预计2022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建成后将大大优化禅西片区教育资源配套,进一步营造更加完善的区域营商环境。
根据佛山市委部署,禅城将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禅城区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做强做优与精品城区相适应的精品产业。得益于政策引领及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禅城区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投资持续升温。
1—10月,禅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近期有34个项目签约落户,投资额达251.98亿元,是佛山五区中唯一完成市下达目标的区。9月以来共有14宗产业项目用地出让,其中工业用地10宗,为近年来最多,且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全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的背后,是禅城发力“大招商、招大商”的结果。今年以来,禅城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推动“禅企回家”。并谋划建设聚锦科创园、东平云谷、凤翔湾都市产业区、广湛高铁枢纽新城、佛山民生保障和跨境保税基地等五大发展平台建设,为招商引资拓展高质量发展载体。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项目推进面临着压力,禅城区专门成立了“9+1+7”重大工程项目总指挥部,统筹全区资源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近期还启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出台21条措施。今后,禅城区还将以“拿地即开工”改革为契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明年有更多工业或高新技术项目从改革中受惠提速。
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