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芳:教育的真义在于爱的交流——从《爱与罪》的故事谈起

  这是中央电视台一个周末栏目《讲述》里讲述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做《爱与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年男性。大概在四五岁的时候,主人公就没有了父母,无人管教的他很小就开始小偷小摸,也因此进过几次监狱。第四次从监狱出来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的他下决心重新做人。后来在北京,他遇到了一位让他心动的导游小姐。为了博取这位小姐的欢心,他隐瞒了自己的过去,极力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两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一年之后,他们到他的家乡武汉结婚了,婚后很快有了孩子。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慢慢地了解到了他的过去,知道他曾经坐过牢,所以对他很不满,说他骗了她。无奈之下,主人公只好继续去偷盗,用偷盗来的钱财挽留妻子的心。

  这样,武汉几乎所有的高档商场他都进去过。终于有一天,他又因此而被送进了监狱,他的妻子也离他和年幼的儿子而去,一去就无音讯,他们的孩子因为没人管,被送进了一家幼儿园,一家三口就这样离散了。这一次刑满释放以后,他打听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于是战战兢兢跑过去。这一天,幼儿园正好组织外出郊游,他在空荡荡的幼儿园里转了一圈,以为没人在。这时,楼上一个管生活的婆婆告诉他说还有一个小孩,他想都没想就知道那肯定是他的孩子。他的儿子就被锁在一间小阁楼里。虽然这个小男孩很小的时候就与父亲分开了,根本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但是当门打开的时候,他见到这个陌生男人,却张口就喊:“爸爸,快接我出去!”看着儿子,父亲止不住眼泪阑珊,他这回真的想好好地做父亲,好好地补偿对儿子的爱。此后,他对儿子百般疼爱。他自己靠摩托车出租谋生,每天从早忙到晚,总不忘给儿子带点东西回来。后来,他又结婚了,妻子对孩子也很好、很关心,周末一家人经常一起出去玩。故事到这里,这个家庭也算是重新找回了幸福,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由于一度没父母管,小男孩也和他的父亲一样学会了偷盗。他偷过家里的钱,到楼上同学家去时也顺手牵羊从同学家里偷了一点东西,所以邻居都不喜欢他,对他们夫妻俩都不太友好。对儿子疼爱有加的父亲自己有过痛苦的经历,所以一旦知道儿子偷东西,就把他打得半死。被痛打之后,小孩保证自己再也不偷了,大家过了一段相安无事的日子。谁知又有一次,儿子的老师告诉这个父亲说,他的孩子偷了同学几块钱去商店买东西吃了。父亲本来已经骑着摩托车出去了,听说这件事,马上又骑车回到家责问儿子。儿子争辩说没有,父亲气愤之下又开始打人,儿子慢慢承认了。父亲还是不解恨,就把他两脚捆在凳子上倒吊起来,拿起衣架子就打,儿子大喊救命,喊痛,喊自己再也不偷了,父亲用爱人的长裤袜捆住儿子的嘴巴又打了几下,孩子的声音突然变小了。父亲发现不对劲,赶紧把孩子解下来,发现孩子已经说不出话来,马上送到医院抢救。医院诊断为颅内出血,抢救了几天,孩子还是死了。

  父亲心底里是很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却因为恨铁不成钢,气愤之下亲手把孩子送走了,他内心的悔恨和苦痛自是无法言说。孩子对父亲的爱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后来,记者找到了小孩的书包,看到小孩生前写下的日记,有几页日记的大意是这样的:父亲他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他只知道做他的事情,和我从来没有过一种朋友式的交流,他根本就不了解我。毋庸置疑,父亲爱他疼他,但父亲爱的形式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呢?――要么就是给他好的东西,尽可能为他谋取到好的条件;要么就是打,用一种暴力的方式让他走上正道,父子之间却从来就没有过一种实实在在的交流与呵护。这样一种畸形的爱所导致的,恰恰是一种畸形的教育和畸形的教育结果。

  

  我们回过头来追问,这究竟是谁的罪呢?是爱的罪吗?爱有没有错?这就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种教育,作为一种真实的教育,作为一种发生在亲子之间的实实在在的教育,必须通过爱来传递,必须在一种爱的氛围中传递心灵之间的一种微妙的感受。你仅仅在心底里很爱自己的儿子,却没有让儿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这种真实的爱,你表达给儿子是威严,是专横,是恐怖,尽管你为他做出了很多,提供了足够的条件,这并不构成亲子间优良的教育,因为这些条件对他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他感受不到其中你的良苦用心,或者感受得不够真切,所以这种亲子间的教育就始终没有触及到孩子心灵的深处。相反,你提供得越多,他感受到的可能正是父子之间隔膜的加深;而从父亲这边言之,好像你给子女提供了好的条件,他(她)就理所当然应该做个好孩子,应该听父母的话。这无意提醒我们,亲子之间,仅有物质层面的关爱,并不构成好的亲子教育。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父子之间的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父子之间真正的充满爱的教育?人世间有多少爱、多少正当的意图,恰恰构成了不正当的后果,变成了适得其反的后果,原因何在?在电影《刺激1995》中有一句话,也许这句话能够提示我们对于前面这个问题的回答:“记住,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且美好的事物永不消失。”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什么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必须是心灵的教育,是敞亮个体内心世界的教育,亲子之间的爱要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子女内心的希望。唯有通过实实在在的爱的交流唤起个体对未来、对生活的一种乐观和希望,可以让心灵获得一种幸福、美好的体验,这种亲子交流才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爱的教育,变成了一种爱与希望的教育,才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充实了个体内在的心智生活。

  《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是世上的光,曾照在山上是作为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爱的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光的教育。只有当这种光实实在在地照亮个体的心灵,那么这种爱的教育才会浸润于个体的心智生活,实实在在地浸染其中,建构个体美好的心智空间。这样,我们凭着爱,敲开个体心灵的门扉,激发深层的智慧,照亮个体朦胧之中的心智空间,把个体引向光明和希望。没有真实的爱的交流,就没有充实、和谐、高贵的教育。

  在教育的世界里,爱不是万能的,没有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有实实在在的爱的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记着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其实不过就是“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