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重点题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就是一个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应用举例:16℃读作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上16℃;-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下16℃.

  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4、在直线上表示数:(1)正数、0和负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与一个数相对应,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2)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1、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

  原价×折扣=现价? ? ? 现价÷折扣=原价? ? ? ? 现价÷原价=折扣

  2、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例如: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3、税率: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圆柱和圆锥

  (一)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即

  S侧=Ch

  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

  即S表=S侧+S底×2

  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

  V=Sh

  (二)圆锥

  1、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2、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3、圆锥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

  4、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5、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6、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1)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3)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7、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的路程(求几个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第四单元? 比例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3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3、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三)比例的应用

  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200000。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

  400000×1/200000=2(cm)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

  2÷1/200000=400000cm=4km。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5、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1、抽屉原理(一):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2、抽屉原理(二):把多于mn(m乘以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m+1的物体。

  3、抽屉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什么抽屉,什么是物体?

  4、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 ?至少数=商+1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1)-500 -150 +3500 -800 -400 -1000

  (2)3800+3500-(450+500+150+800+400+1000)=4000(元)

  答:她家9月份还能节余4000元。

  2、(1)二 五 (2)9 1 (3)-31

  3、+0.1 kg、-0.5 kg、0 kg、+0.2 kg、-0.2 kg

  A、C、D、E袋符合质量要求。

  4、(1)4÷8×100%=50%

  答:这个小组50%的学生能买半价票。

  (2)0.04+0.12+0.03+0.06-0.05-0.03-0.01=0.16(m)

  0.16÷8+1.4=1.42(m)

  答:这个小组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2 m。

  5、700-500=200(米) 600-200=400(米)

  答:小明的位置在少年宫的西面,距离少年宫400米。

  第二单元:

  6、5.7÷(1-85%)=38(元)

  答:这架玩具飞机原价38元。

  7、9×70%×3=123.9(元)

  答:需要付123.9元。

  8、?4000+4000×3×2.75%=4330(元) ???4330<4350

  答:钱不够。

  9、?46×96%=44.16(万元)=441600(元) 441600×1.5%=6624(元)

  答:实际缴纳房款44.16万元,需要缴纳契税6624元。

  10、10.38万元=103800元 103800÷(1+17%)≈88718(元)

  答:这辆汽车的裸车价格约是88718元。

  第三单元:

  11、5÷2=2.5(m)

  3.14×2.52×1.8×31=11.775(m3)

  11.775×500×70%=4121.25(kg)

  答:这堆稻谷能加工大米4121.25 kg。

  12、3÷2=1.5(cm)

  4×43=3(cm)

  3.14×1.52×4+3.14×1.52×3×31=35.325(cm3)

  答:这样的一个陀螺的体积是35.325 cm3。

  13、37.68÷3.14÷2=6(m)

  4 cm=0.04 m

  3.14×62×5×31÷(15.7×0.04)=300(m)

  答:可以铺300 m。

  14、12÷2=6(cm)

  3.14×62×0.5×3÷9=18.84(cm2)

  答:这个圆锥形铅锤的底面积是18.84 cm2。

  15、52×3.14×6+52×3.14×(9-6)×31

  =471+78.5

  =549.5(cm3)

  答:旋转一周后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549.5 cm3。

  第四单元:

  16、180÷15=12(cm)

  17、(1)15÷40000001=60000000(cm)=600(km)

  (2)600÷(85+65)=4(小时)

  18、12×3=36(cm)

  5×3=15(cm)

  36×15=540(cm2)

  (36+15)×2=102(cm)

  19、解:设行完全程还需要x小时。

  5:350=x:(490-350)

  x= ?2

  20、解:设实际提前x天完成。

  40×60=(40+8)×(60-x)

  x= ?10

  21、解:设按时完成任务用x天。

  150×(10+x)=175×(x-5)

  x= ?95

  150×(10+95)=15750(个)

  第五单元:

  22、(1)5÷4=1(个)……1(个)

  1+1=2(个)

  (2)45÷6=7(人)……3(人)

  7+1=8(人)

  (3)(10-1)×5+1=46(人)

  23、抽出3张有如下四种情形:(1)两张偶数一张奇数;(2)两张奇数一张偶数;(3)三张奇数;(4)三张偶数。无论抽到的是上述哪种情形,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偶数。

  24、3×3+1=10(只)

  25、11÷(4+6)=1(名)……1(名) 1+1=2(名)

  所以必有两名学生所借的书类型相同。

  26、3×4+1=13(张)

  进入主页 资料下载?选择年级?就可以直接下载pdf文档打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