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变局即将启动!
2021年12月9日,北京市教委公式公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北京正式把中考体育分数提高到70分。
这意味着北京中考改革将正式启动!
中考改革为什么如此重要?
原因主要在于大学扩招后,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90%,基本上“是个高中生都可以考上大学”,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普及化”。
而中考的“普高录取率”一直都在50%-60%徘徊,意味着每年都有接近50%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普高”,遭到“淘汰”。
北京的“中考普高淘汰率”大概在30%左右,在全国已经非常低了,但依然明显高于高考淘汰率。
所以中考,被称之为“一考定终生”。
中国义务教育的“双减”,关键在于搞定中考,只要搞定中考改革,教育“双减”就会事半功倍。
目前的北京中考的考试科目一共有8门,总分660分。
其中体育是“必考科目”,但总分仅有40分,分为“过程中考核”的10分和“现场考试”的30分。
而这一次的北京中考改革,首先是对“体育科目”下手。
第一,把体育分数从原来的40分提高到70分,整整提高30分。
第二,体育提高的30分,全部放到了“过程中考核”,从原来的10分变成了40分。
其中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体质健康考核,每年10分,一共30分。
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开卷”考核,一共10分。
从这次的“中考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分散各个年度考核,重点放在了“过程中考核”,避免学生“集中培训”获得分数。
第二,技能型考核重于知识考核,关键是要动手动脚,学习技能,而不是鼓励学生重回课堂去学习,知识考核也采取了“开卷”方式降低难度。
经过这次改革后,北京中考总分从原来的660分提高到了690分。
但改革就这样了吗?我们认为这可能仅仅是北京中考改革的开始。
根据北京教委在本次改革中提到的:
“体育改革看似是增加分数和考试次数,但是应试和分数不是目的。而是以此为契机,撬动改变应试教育的形象,切实减轻学生的过度负担。”
很显然,“改变应试教育的形象,减轻学生的过度负担”才是关键。
学生的体育分数增加了,考核次数也增加了,那么其他科目的负担就要“减轻”,甚至要“减少”,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在2021年9月份的时候,就有“网传北京2024年中考改革方案”:
从2024年开始,减少中考考试科目,由现在的8科全开全考减为6科 :语、数、英、物、政、体。
但是这个所谓的“网传北京2024年中考改革方案”并没有被官方确认,本次发布会上,北京教委也没有提及相关改革方向及内容。
但是我们认为,北京中考减少“考试科目”应该是一个趋势,可能会有部分“考试科目”会变成了“考察科目”和“考核科目”,不需要再计入中考成绩。
通过这种“一增一减”,就可以达到“教育双减”的目标。
然而我们也应该要看到,仅仅通过这种“改革”,其实还是很难拉开中考分值,学生依然要重视“文化课”的分数。
“文化课”分数依然是决定“中考”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想最终解决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能还是要走“高中普及化”的道路,从高中阶段实施“分流”,而不是从初中阶段实施分流。
2021年10月12日,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在这个意见中,就提出“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等说法。
这意味着中国的“高中教育普及化”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未来的中国高中可能主要分成两种类型:普高+综合高中。
其实,青岛在2019年就已经试点了“综合高中”教育:
“中考考核”后,一部分学生进入“普高”,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进入“综合高中”学习,但这两种高中,在高一阶段都统一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
也就是说“综合高中”其实在高一阶段,也是“普高学籍”,同样学习高一普通课程,和普高是完全一样的。
高一结束后,再进行考核。
考核及格部分的学生,直接进入普高课程学习,将来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学历型教育,这部分学生就相当于“普高学生”了。
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则进入“职业教育课程”学习,将来参加“职教高考”,进入职业型教育,这部分学生就相当于“职高学生”了。
2021年12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
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
职业本科学位和普通本科学位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很显然,官方已经在为“职教高考”进行背书,职业本科也将授予“学士学位”,而且在价值上等同于普通本科。
这就相当于对于初中生来说,将来有两次“分流”的机会,一次是在“中考”阶段,一次是在“综合高中的高一”阶段。
到了综合高中的高一阶段,如果实在学不下来,再进行“二次分流”,这个二次分流本质上就是“高中阶段的分流”了。
这就相当于任何一个初中生,都可以实现“高中学习”,同时也都可以拿到“本科学位”学历。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每一个年轻的学生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中教育普及化,大学教育普及化,都是中国未来必然的趋势。
从此,中考“一考定终生”被彻底终结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减轻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次北京“中考改革”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依然无法改变“中考定终生”的教育底层逻辑。
但是这次改革的信号却非常强烈,那就是“二次分流”时代可能就要来了,综合高中时代就要来了。
同时,中国的“职业本科”时代也要来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