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教育发展论谈37 | 杨文英:致远高中“十四五”发展之我见

走过弼远楼、存远楼,漫步在思远园中,流连于紫藤架下,七月的阳光从碧绿的藤蔓间流泻而下,映出斑驳的碎金,读着镌刻在石头上的《思远园记》,学校的过去历历在目。创办于1968年的致远高中,历经五十余载,在岁月的沉淀中四易其名,方名曰“致远”。校名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慢慢地凝练出以“人为本,践生成,致中和,达远也”的文化精神,即以人为本,团队共赢的精神;端正心态,理解包容的精神;不畏艰辛,克服困难的精神;鲲鹏展翅,品行高尚的精神;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

学校着眼于文化内涵,立足五十余年办学历史与地处南桥地域特点,既立足现状,又着眼未来发展,探寻学校文化建设的本源,为学校的美好未来描画好蓝图。6月28日,市教委主任王平做客上海“民生访谈”时谈到:“下一步,将以郊区的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培育对象,重点在郊区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一步提升郊区高中发展水平。”这给了正在创建特色高中的致远高中注入了巨大的动力。2020年,是奉贤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筹谋之年,致远高中将紧紧把握特色高中创建的契机,乘着新校址迁建的东风,扶摇直上,焕发生机,充满动能。下面我就学校在“十四五”发展中,学校文化融入物化环境、融入特色课程、融入教师培养三个方面谈些思考。

一、以“文”化“境”,和润以蕴远

物态文化建设指的是将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通过化育,形成一种知识力量的过程。目前,学校的楼以“远”为名,有志远楼、蕴远楼等,校园中有“思远园”“抟”雕塑,教学楼墙面上是学生们临摹的世界名画,这些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以物化致远文化张扬“致远精神”,从而化育师生。

提升艺术创意大楼品质。在充分内化致远学校文化的同时,“十四五”期间结合特色高中创建,对学校的艺创楼进行整体设计和思考布局:整体设计大楼,科学布局;合理定位功能,体现艺术创意特点;结合课程架构,体现艺术创意特质;拓展延伸功能,展示艺术创意成果。

提高校园文化景点品位。根据学校文化的内涵,结合校园原有景致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增加有品味、有特色、有学校文化内涵的景点,整体思考新旧景观之间意义和联系等,发挥艺术特色高中学生的特长,师生团队凝聚智慧,集体创作和设计学校新景,进一步内化学校文化,彰显学校特色,留存学校记忆,彰显文化形象。

提炼校园文化环境品牌。发挥师生的智慧,给校园的道路、池塘、景点、餐厅、书吧等命名,让学校物化环境和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加深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感。除此之外,在温馨班集体建设中,在各类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特长和创意思维,设计班徽、专用信纸、纸袋等文化形象,创新物态文化,强化情感体验,将文化赋予校园事物之中,通过物化形成致远新的文化标记,从而在活动和环境中化育师生。

学校文化融入环境,以文化境,让环境有生命与灵魂,通过文化引领达到学校和谐、共融、师生学校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形成共同的追求和愿景,描绘并实现共同的蓝图和梦想,致中和以达远。

二、以文育生,近思以求远

学校在特色高中创建实践探索中,已经初步建立了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特色课程的架构,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十二艺术创意坊”,进行了课程评价的探索。新的五年,学校将在“人为本,践生成,致中和,以达远”的学校文化引领下,以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为契机,完善涉及三类课程的艺术创意特色课程体系,提炼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促进学生成长,实现学校课程的品质发展。

细化特色育人目标。以特色育人为目标的四大要素(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解)为指向,分层构建分年级目标,使其具体化、条理化、科学化,推动特色育人目标的落实、落细。

完善特色育人组织构架。为了保障特色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学校成立“艺术创意素养培育管理中心”,对内做好“艺术创意素养”培育工作中的顶层设计和决策,对各处室和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对外联络、组织协调校外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及有关的联盟学校的活动。

优化特色课程体系。在已有的基础上,学校从特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六个方面构建较为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以艺术创意培育为主轴,串联起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构建发展学生艺术创意素养的“四大课程群”,体现出选择性和多样性,突出惠及全体、鼓励兴趣、支持拔尖的特色创建要义。

实施四大特色课程群。学校遵循观察、技能、审美、想象、个性、创造的艺术教育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形成课堂教学模式、作品研学模式、环境润学模式、活动展学模式、网络助学模式。

学校文化融入课程,细化特色育人目标,完善特色育人组织构架,优化特色课程体系,实施四大特色课程群,形成特色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长,实现学校特色课程的品质发展。

三、以文培师,心齐以致远

基于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将在教师对学校文化的整体认同度、特色教师培养方面加强力度。

文化引领,增强学校认同感。把学校文化和课程、课堂结合起来,让教师有感受、有共鸣,形成同频共振。开展暖心工程,问需于师。教师提出独立就餐环境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条件,克服困难为教师增设独立餐厅,装修、装饰、命名等各个环节教师融入其中,心暖了,劲就足了。开展特色艺术活动、集体团建、上门慰问等活动,形成有品位、有趣味、有情味的学校团队文化。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宣传栏,在区域、甚至市域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加大宣传策划,提升宣传力度、频度、广度和品质。学校文化为全体教师所熟悉、理解、认同、践行、传播。

拓展平台,培育特色教师。要创建特色高中,必须有一支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美国学者特拉弗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一个宽松和谐、开放高效、积极上进的学校文化环境对特色教师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将引导教师把成为特色教师作为奋斗目标;建立适宜教师发展特色的评估、考核、奖励制度,鼓励教师脱颖而出;将培养特色教师与发展学校特色结合起来,形成一支各具专长和独特教学风格的特色教师队伍。特色教师的成长一般要经历基础积累、特色孕育与特色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学校将给教师搭建发展特色的平台,提供成长空间,开展特色课程研修、特色课题研究等活动中培育、发展、提升教师的特色。

学校文化融入环境,以文化境,打造学校品牌,化育师生心灵;学校文化融入课程,以文育生,实现课程品质发展,培养特色学生个性;学校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以文培师,提升学校认同感,培育特色教师。文化育人,其充实丰盈的精神内涵就像高高飘扬的旗帜,振奋师生的精气神,激荡智慧,引导师生实现新成长。

致远高中的过去,凝聚着一代代致远人的勤勉付出;致远的现在,在一天天发生和生长中;致远的未来,蕴含着无限精彩与可能。学校的一楼一宇、一草一木,都蕴含学校文化,润泽学生的心灵;一堂堂课、一回回体验,文化融入课程,课程培育素养;一次次主题活动,一场场培训,文化凝聚心灵,铸造教师品质。

《思远园记》里这样写道:“冀诸众后嗣学子切记民族复兴之伟业,笃学不倦,近思求远。”这是前辈对我们的期望,唯有不忘来路,方能继往开来。新的五年,新的思考,新的成长,我们致远人在奉贤新成长教育的和风中,在学校文化的浸润熏染下,积极投身于“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的建设中,协力以志远,共济求发展;积流成江海,极目以致远。

(作者系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