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民阅卷”?| 衡阳教育: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11月25日,衡阳市“请人民阅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工作专场举行。
红网时刻衡阳11月25日讯(记者 谭倩 通讯员 贺雪峰)11月25日,衡阳市“请人民阅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工作专场举行。衡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马建新向省、市媒体介绍了衡阳教育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和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衡阳市教育局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着力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优质,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面貌整体提质,优化存量。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体改造提升薄弱学校。“全面改薄”按照2014—2018年规划,衡阳市已全部完成1287所学校的改造任务,同时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近几年安排专项资金38.8亿元,用于1332所义务教育学校、214所教学点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78.68%,名列全省前茅。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施意见》,启动政府投资和开发商配建公办学校双轮驱动模式,更多更快地新建学校。多项教育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衡阳幼高专成功创办、市九中、铁一中等学校成功迁建,华新实验中学等项目成功实施改扩建,全市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发。全市公办幼儿园建设也不断加快,通过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收、盘活各类资源等方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全市公办幼儿园已经达到532所,占园所总数的35%。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9.84万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幼儿9.45万人,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9.19%;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25%,已超额完成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和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均达到80%的任务。
——学位供给保障有力,确保增量。2014年起,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实施化解城区小学大班额专项行动,市中心城区陆续新建衡州、柘里渡、华耀一小等18所城区精品小学,扩建祝融、大立小学、五一路等12所城区优质小学,累计增加公办小学学位近4万个。2018年至2019年,全市通过新建扩建学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3万多个,投资35.2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制订了《2019年-2020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两年行动计划》,明确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151所,增加学位约15万个,投资概算43亿元,目前各个项目校建设正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市1984个超大班额已彻底清零;5220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已经消除4975个,消除比例为95.3%。全市大班额现有比例为1.14%,远低于省定少于5%的标准。
——保障项目强力推进,提升质量。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两类学校建设是乡村学校的重头戏,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55所,其中两类学校占比非常高,尤其是乡镇寄宿制学校。据统计,全市乡镇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总人数的73.2%,所以,抓实两类学校建设对于全市教育脱贫攻坚至关重要。从2019年启动两类学校建设以来,全市两类学校建设全速推进,目前全市两类学校95%以上已经达到了相关标准,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办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反响好。同时,全市6个乡镇芙蓉学校建设有序推进,建设总投资约2.75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2.41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53611平方米,建设进度大大超前。
立足均衡,全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城乡资源共享。全市围绕“名校更强、普校变强、村校补强、民校共强”的目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校联体改革,打通城乡教育共享的“最后一公里”。深化集团校、联盟校,促进城乡学校资源互联互通,市一中教育集团、市八中教育集团、衡南县一中教育集团、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衡阳县的“五校联盟”等联盟体纷纷组建。积极推进城乡校联体建设,衡南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校联体”改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推介。当前,按照市政府部署,衡阳县、衡东县、耒阳市被确定为学习泸溪经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市,相关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积极开展城乡结对,深入落实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确定城乡义务教育帮扶对子154对,实行捆绑式考核,帮助提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教育局与各相关部门联合启动了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市创建100所以上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培养1000名合格的专兼职艺术教育教师,培育10000名以上留守儿童各类艺术爱好者,全市将涌现更多像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这样的乡村学校艺术团体,给乡村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
——教育信息互通。根据《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主动对接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2.0”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全市按照城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建设”思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数据共用,实现“扁平化”管理、现代化教学,让偏远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市针对贫困偏远地区学校,推出了专属资费优惠政策,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其中,通过光纤宽带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校(含教学点)达95%,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开展了全市多媒体教室全覆盖攻坚行动,全市中小学校24034个班级教室已经装备了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达到了17923间,装备率达到了74.6%。
——教师队伍同优。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2016年以来,全市通过公费定向培养、特岗教师计划、编内公开招聘三种主要途径大力补充教师,每年平均补充2200余名教师,其中大部分教师补充到乡村学校。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对高、中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评聘不占当地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城市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以上职称要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年均工资为68171元,比公务员高1.8%;2020年预计也高于公务员。从2015年1月开始,对在乡镇工作的教师根据其在乡镇工作年限发放200-500元/月不等的乡镇工作补贴。所有县市区都按要求落实了乡村教师人才津贴,保障了乡村教师队伍稳定。
立足公平,全方位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精准扶助。积极推广衡东县经验,在全省率先创建“一键式”教育扶贫学生资助管理软件系统,建立起精准识别、实时管理、动态更新的教育扶贫学生资助信息网络平台,确保了“应助尽助、一个不漏”,该系统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介。其他各县市区教育局也出台了多项创新措施,比如衡阳县投资创建了“学生资助及教育扶贫管理云平台”,打通了学生精准资助“绿色通道”。耒阳市研发了Excel数据录入匹配模板,有效确保了“识贫”的精准性、“扶贫”的全面性。全市实现了“线上+线下”精准对接,目前全市共整理归集了71625名在校就读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并根据贫困家庭脱贫与返贫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因贫、厌学等原因辍学、失学的学生,开展了“三帮一”劝学活动,2015年以来全市成功劝返学生678人。针对不能随班就读但又不能到特校读书的残障儿童,专门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每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人数达80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优先保障。各级教育部门为切实保障各类特殊群体少年儿童的入学问题,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优先保障帮扶措施。市教育局畅通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今年秋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含各县市)共有71746人顺利就学。针对一部分文化基础不太好的贫困学生,全面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优质中职学校优先录取,并确保就业。今年,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面向全市招收1000名贫困学子,3年学费、生活费全免,并签订就业合同,合力帮助贫困家庭斩除“穷根”。切实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权益,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5.2%。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有效,今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6%,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祁东县在制定高中招生方案时,明确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实行中考加5分的优惠政策,在分配省市示范性高中定向招生计划时,对贫困乡镇初中学校提高3至5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贫困家庭孩子就读高中的几率。衡山县积极探索实施寄宿制学校周末拓展服务试点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更好的服务平台。
——全面帮扶。衡阳市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各类资助政策全覆盖,按照资助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助学金、补助金。近四年来,衡阳市财政及各县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6.9亿元,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学生192.8万人次。还出台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真正享受到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等优惠政策。市政府还设立了“特困生专项补助”,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予以专项资助。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关爱贫困学子,据不完全统计,衡阳市近4年社会各界帮助贫困学子捐献爱心款达6000多万元,受助学生达8万余人次。全市教育脱贫攻坚成绩突出,11个县市区连续两年在教育扶贫省交叉检查中全部得满分。
【来源:红网衡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