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翻车还是掀车! 从群嘲央视孔乙己到群嘲河南日报春天的麦田
央视网一篇借孔乙己的迂腐来劝告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的文字引来疯狂的嘲讽:
相似的情景又发生在河南日报头上,这篇有点诗意的句子也被疯狂地吐槽:
央视无非就是号召年轻人自力自强克服困难;河南日报无非就是赞美了一下春天的美景
如果撇开附加的情绪,仅仅就这两段文字本身而言,何罪之有?!
难道央祝把孔乙己赞美一番、河南日报只能说大家辛苦才好吗?
狂嘲和狂糟的背后是对现实的不满:
A)是贫富不均:
有个网友发了一张图片:一个小贩艰难地拉着车与一辆跑车对照的图片:
B)是底层民众的艰难:
这狂喷的例证是很确凿的,正因为确凿才引起了底层民众的共情:蜂拥而至地发泄,形成破窗效应
如果单独地看A),这样的事例,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美国的流浪汉大把大把,难道要马斯克负责不成?
如果单独看B),河南日报那段文字恰恰是赞美劳动成果却不被领情
有人说是央视翻车了,河南日报翻车了,与其说是翻车,不如说掀车了,掀车的原因有4:
1)嘲笑主流恐怕是网上言论生与俱来的DNA,反讽官媒出出气,成了某些人的常态,点赞那是意外
所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必有什么大不了的,放下手机,阳光照常明媚
2)乌托邦宣扬的结果(恕不详论)
A)全能政府:我过得不好,你不负责谁负责?
B)不是说共同富裕么?为什么他富我穷呢?
C)市场经济本来强调竞争、强调个人奋斗、优胜劣汰,但长期以来这些被冠以个人主义、冷酷无情,因此,有人就理所当然的以为;我躺平你也要负责啊
当ABC叠加的时候,狂嘲就不可避免!
当然,可能还有准公知借题发挥